一种轻薄型新风机的风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82068发布日期:2022-09-30 18:2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轻薄型新风机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换热芯以及相互分隔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换热芯竖向设置于所述壳体中部且与所述壳体的三个侧壁具有间隔,所述换热芯内设置有流向空间上相互垂直的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第一风道的第一端口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换热芯上方的位置,所述第一风道的第二端口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换热芯中部的位置,所述第二风道的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对应的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换热芯的上方和下方,所述换热芯的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的中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薄型新风机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芯的第一换热通道和所述第二换热通道均为相对新风机安装面水平的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薄型新风机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第四个侧壁上设置所述第二端口,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一端对应所述第二端口所在位置与所述壳体的第四个侧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另一端自所述换热芯背对所述第二端口的一侧向上连通所述第一端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薄型新风机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芯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上隔板和下隔板,所述上隔板和所述下隔板将所述壳体内分隔为上层、换热层和下层,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均位于所述上层,所述第二端口位于所述换热层,所述第四端口位于所述下层;所述换热芯背向所述第二端口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换热芯的侧边缘密封连接的两个第一纵隔板,两个所述第一纵隔板将所述换热芯与所述壳体之间的所述换热层空间分隔为左侧空间、右侧空间和后侧空间,所述上隔板上方设置有第二纵隔板,所述第二纵隔板的下边缘设置于所述左侧空间和所述后侧空间之间的位置,且上边缘分隔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所述下隔板上位于所述右侧空间的位置设置有连通所述下层与所述右侧空间的连通口,所述右侧空间通过所述第二换热通道连通所述左侧空间,所述上隔板位于所述左侧空间的位置设置有连通所述左侧空间与所述上层的连通口;所述上隔板上对应所述后侧空间的位置设置有连通所述后侧空间与所述上层的连通口,所述后侧空间通过所述第一换热通道连通所述第二端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轻薄型新风机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中所述第二纵隔板右侧位置设置有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一端口密封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轻薄型新风机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中设置有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第四端口密封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轻薄型新风机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中所述第二纵隔板的两侧各设置一个具有三通孔道的风道件,两个所述风道件分别连通所述上层与所述第一端口以及所述上层与所述第三端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轻薄型新风机的风道结构,包括壳体、换热芯以及相互分隔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换热芯竖向设置于壳体中部且与壳体的三个侧壁具有间隔,换热芯内设置有空间上相互垂直的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第一风道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对应的设置于壳体上换热芯的上方以及壳体对应换热芯的中部,第二风道的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对应的设置于壳体上换热芯的上方和下方,换热芯的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分别位于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中部,本实用新型的风道结构将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竖向立体交叉设置,从而使具有该风道结构的新风机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大大缩小新风机的宽度和厚度,缩小占地面积,使新风机易于室内布置和安装。机易于室内布置和安装。机易于室内布置和安装。


技术研发人员:杨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呼博仕智能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16
技术公布日:2022/9/2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