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型管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67472发布日期:2023-03-24 14:38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良型管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式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良型管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2.管式换热器是以封闭在壳体中管束的壁面作为传热面的间壁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结构较简单,操作可靠,可用各种结构材料(主要是金属材料)制造,能在高温、高压下使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类型。目前,管式换热器的外壳部分通常是由壳体、前安装盖和后安装盖组成,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16011862u所公开的一种管式换热器,该管式换热器的外壳部分是由壳体、前安装盖和后安装盖组成,但在对管式换热器的内部进行维修时,由于前安装盖和后安装盖均是通过多个螺栓进行固定的,进而导致维修人员在拆装前安装盖和后安装盖时较为麻烦,从而不便于维修人员对管式换热器内部进行维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目前,管式换热器的外壳部分通常是由壳体、前安装盖和后安装盖组成,但在对管式换热器的内部进行维修时,由于前安装盖和后安装盖均是通过多个螺栓进行固定的,进而导致维修人员在拆装前安装盖和后安装盖时较为麻烦,从而不便于维修人员对管式换热器内部进行维修,而提出的一种改良型管式换热器。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改良型管式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表面和壳体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壳体的左侧贴合设置有前安装盖,所述壳体的右侧贴合设置有后安装盖,所述前安装盖的表面和后安装盖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壳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锁死支架,所述通孔的内壁和固定板的侧面均与锁死支架的表面接触,所述前安装盖的内壁和后安装盖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空心筒,所述空心筒的表面与壳体的内壁接触。
6.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与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远离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空心板,所述第一空心板的内壁与壳体的表面接触,所述第一空心板远离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内部开设有斜孔,所述斜孔的内壁与锁死支架的表面接触。
7.优选的,所述锁死支架包括第二空心板,所述第二空心板的内壁与壳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空心板位于第一空心板与固定板之间,所述第二空心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条形孔,所述第一条形孔的内壁、通孔的内壁和固定板的侧面均贴合设置有l形滑块,所述l形滑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第二空心板的左右两侧均与限位环的侧面接触,所述l形滑块靠近调节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u形柱,所述u形柱的表面与斜孔的内壁接触。
8.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
9.优选的,所述支撑腿包括第一垫块,所述第一垫块的上表面与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垫块的底部贴合设置有第二垫块,所述第二垫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t形柱,所述第一垫块的底部开设有t形槽,所述t形槽的内壁与t形柱的表面接触,所述第一垫块的前后两侧和第二垫块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表面、第一垫块的前后两侧和第二垫块的前后两侧均贴合设置有条形环。
10.优选的,所述斜孔与垂直面之间夹角为45
°
,且斜孔位于导向块的中部。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板、通孔、调节机构、锁死支架和空心筒,其中,当固定板和通孔均与锁死支架上的l形滑块接触时,通过l形滑块、通孔、固定板和空心筒的配合,将前安装盖和后安装盖均固定在壳体上,当固定板与l形滑块分离时,前安装盖和后安装盖均能从壳体上拆卸下来,同时,通过调节机构和锁死支架的配合,使维修人员在调节l形滑块与壳体之间距离时较为方便,进而通过固定板、通孔、调节机构、锁死支架和空心筒的配合,使该管式换热器上的前安装盖和后安装盖在拆装时较为方便,从而便于维修人员对该管式换热器的内部进行维修。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t形柱、t形槽、螺纹孔、螺栓和条形环的配合,使第一垫块与第二垫块之间能拆装,同时,当第二垫块固定在第一垫块上时,通过第二垫块使支撑腿的高度增大,将第二垫块与第二垫块分离后,支撑腿的高度降低,进而使用者可通过拆装第二垫块,使该管式换热器的高度能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正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板的侧视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调节机构的正视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锁死支架的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支撑腿的正视图;
20.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6中a-a处剖视图。
21.图中:1、壳体;2、换热管;3、支撑板;4、前安装盖;5、后安装盖;6、固定板;7、通孔;8、调节机构;81、连接块;82、电动推杆;83、第一空心板;84、导向块;85、斜孔;9、锁死支架;91、第二空心板;92、第一条形孔;93、l形滑块;94、限位环;95、u形柱;10、空心筒;11、支撑腿;111、第一垫块;112、第二垫块;113、t形柱;114、t形槽;115、螺纹孔;116、螺栓;117、条形环。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实施例一:
25.参照图1-5,一种改良型管式换热器,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换热管2,换热管2的表面和壳体1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壳体1的左侧贴合设置有前安装盖4,壳体1的右侧贴合设置有后安装盖5,前安装盖4的表面和后安装盖5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固定板6的内部开设有通孔7,壳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8,壳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锁死支架9,通孔7的内壁和固定板6的侧面均与锁死支架9的表面接触,前安装盖4的内壁和后安装盖5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空心筒10,空心筒10的表面与壳体1的内壁接触,当前安装盖4和后安装盖5均与壳体1接触时,通过空心筒10对前安装盖4和后安装盖5进行支撑。
26.调节机构8包括连接块81,连接块81的底部与壳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连接块8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82,电动推杆82远离连接块8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空心板83,第一空心板83的内壁与壳体1的表面接触,通过电动推杆82控制第一空心板83左右移动,第一空心板83远离连接块8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块84,导向块84的内部开设有斜孔85,斜孔85与垂直面之间夹角为45
°
,且斜孔85位于导向块84的中部,斜孔85的内壁与锁死支架9的表面接触。
27.锁死支架9包括第二空心板91,第二空心板91的内壁与壳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第二空心板91位于第一空心板83与固定板6之间,第二空心板9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条形孔92,第一条形孔92的内壁、通孔7的内壁和固定板6的侧面均贴合设置有l形滑块93,l形滑块9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94,第二空心板91的左右两侧均与限位环94的侧面接触,l形滑块93靠近调节机构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u形柱95,u形柱95的表面与斜孔85的内壁接触,当导向块84与连接块81之间距离增大时,通过斜孔85、u形柱95、第一条形孔92、l形滑块93和限位环94的配合,使l形滑块93与壳体1之间距离减小,当导向块84与连接块81之间距离减小时,通过斜孔85、u形柱95、第一条形孔92、l形滑块93和限位环94的配合,使l形滑块93与壳体1之间距离增大。
28.实施例二:
29.参照图1-7,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1,支撑腿11包括第一垫块111,第一垫块111的上表面与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垫块111的底部贴合设置有第二垫块112,第二垫块1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t形柱113,第一垫块111的底部开设有t形槽114,t形槽114的内壁与t形柱113的表面接触,第一垫块111的前后两侧和第二垫块112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螺纹孔115,螺纹孔115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栓116,螺栓116的表面、第一垫块111的前后两侧和第二垫块112的前后两侧均贴合设置有条形环117,通过t形柱113、t形槽114、螺纹孔115、螺栓116和条形环117的配合,使第一垫块111与第二垫块112之间能拆装,同时,当第二垫块112固定在第一垫块111上时,通过第二垫块112使支撑腿11的高度增大,将第二垫块112与第二垫块112分离后,支撑腿11的高度降低,进而使用者可通过拆装第二垫块112,使该管式换热器的高度能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30.本实用新型中,使用者维修该管式换热器时,先通过电动推杆82使导向块84与连
接块81之间距离增大,并通过斜孔85、u形柱95、第一条形孔92、l形滑块93和限位环94的配合,使l形滑块93与壳体1之间距离减小,当l形滑块93与固定板6分离后,前安装盖4和后安装盖5均与壳体1分离,此时,即可对该管式换热器内部进行维修,当使用者需要将前安装盖4和后安装盖5固定在壳体1上时,先使前安装盖4和后安装盖5均与壳体1接触,并使l形滑块93位于通孔7内,然后,通过电动推杆82使导向块84与连接块81之间距离减小,并通过斜孔85、u形柱95、第一条形孔92、l形滑块93和限位环94的配合,使l形滑块93与壳体1之间距离增大,当l形滑块93与固定板6接触时,通过l形滑块93、固定板6、通孔7和空心筒10的配合,将前安装盖4和后安装盖5均固定在壳体1上。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3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