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蚯蚓粪和益生菌配施修复污染土壤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222407发布日期:2022-11-16 11:0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蚯蚓粪和益生菌配施修复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改性蚯蚓粪生物炭制备:s1-1、热解烘干:将蚯蚓粪烘干并粉碎,得到粒径为0.1~0.2mm的蚯蚓粪粉末,将蚯蚓粪粉末置于烘箱中在550~600℃下热解2h,得到蚯蚓粪生物炭;s1-2、高锰酸钾氧化处理:将步骤s1-1中得到的蚯蚓粪生物炭通过与高锰酸钾溶液混合改性,得到高锰酸钾氧化处理后的蚯蚓粪生物炭;s1-3、磁化处理:将步骤s1-2中得到的高锰酸钾氧化处理后的蚯蚓粪生物炭置于去离子水中,同时加入fecl3·
6h2o和feso4·
7h2o,高锰酸钾氧化处理后的蚯蚓粪生物炭、去离子水、fecl3·
6h2o和feso4·
7h2o的质量比为2:40~50:1~1.3:0.8~1,通过磁搅拌的方式在110~120℃条件下持续搅拌,磁搅拌的同时持续加入摩尔浓度为1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混合溶液的ph为10~11,继续磁搅拌1-2h,冷却过滤得到磁化处理的蚯蚓粪生物炭,将磁化处理的蚯蚓粪生物炭使用去离子水持续过滤洗涤,再进行烘干,即得到所述改性蚯蚓粪生物炭;s2、改性蚯蚓粪生物炭及益生菌初次配施:将步骤s1-3中得到的改性蚯蚓粪生物炭以6~8t/hm2的施配量翻拌施配到待修复土壤中,再将益生菌制备成发酵菌液以1l/m2的施配量施配到待修复土壤中,优选地,所述益生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菌液中活菌含量为1.5~1.7
×
108cfu/ml,静置1~2周,随后将待修复土壤翻拌并灌溉,直至待修复土壤中表层土壤的含水率为25~28%;s3、益生菌二次配施及农作物种植:将步骤s2中的待修复土壤静置并自然曝晒,直至待修复土壤中表层土壤的含水率达到适墒状态,再将益生菌制备成发酵菌液以0.7~1l/m2的施配量施配到待修复土壤中,优选地,所述益生菌为巨大芽孢杆菌,发酵菌液中活菌含量为1.4~1.6
×
108cfu/ml,静置1~2周,完成待修复土壤的第一阶段修复,随后在待修复土壤内种植农作物;s4、改性蚯蚓粪生物炭再进行多次配施:在农作物生长期间每隔15~20d进行一次改性蚯蚓粪生物炭配施,施配量为0.1~0.2t/hm2,同时在本步骤s4中的第一次改性蚯蚓粪生物炭配施时施配化肥,化肥的施配量为5~8kg/hm2,在农作物生长至90~105d时将农作物移除,完成待修复土壤的第二阶段修复;s5、蚯蚓粪再利用:将第二阶段修复完成后的土壤中引入蚯蚓进行培养,培养124~187天,完成土壤的最终修复,并将得到的蚯蚓粪进行回收,回收的蚯蚓粪可返回至步骤s1-1中,用于下一次污染土壤的修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蚯蚓粪和益生菌配施修复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中蚯蚓粪选用赤子爱胜蚓蚯蚓粪,蚯蚓粪的制备方法为:将赤子爱胜蚓以50~60g/m2的密度接种到市政污泥中,堆肥处理2~3个月,直至市政污泥全部转化为污泥源蚯蚓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蚯蚓粪和益生菌配施修复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高锰酸钾氧化处理的具体步骤为:将步骤s1-1中得到的蚯蚓粪生物炭置于质量浓度为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蚯蚓粪生物炭与高锰酸钾溶液的质量比为1~1.5:100,在常温条件下搅拌4~6h,随后过滤出蚯蚓粪生物炭后使用去离子水持续过滤洗涤,再将蚯蚓粪生物炭烘干得到高锰酸钾氧化处理后的蚯蚓粪生物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蚯蚓粪和益生菌配施修复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s1-2、s1-3中,烘干的温度均为75~85℃,所述步骤s1-2和s1-3中去离子水持续过滤洗涤直至洗涤后的去离子水ph无变化则洗涤完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蚯蚓粪和益生菌配施修复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灌溉的方式为滴灌,灌溉速度为0.3~0.5m3/m2·
h。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蚯蚓粪和益生菌配施修复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适墒状态的含水率为15.5~18.5%。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蚯蚓粪和益生菌配施修复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春季选择的农作物为番茄,夏季选择的农作物为空心菜或生菜,秋季选择的农作物为萝卜或菠菜,冬季选择的农作物为油菜或白菜。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蚯蚓粪和益生菌配施修复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化肥为尿素、磷酸二氢铵或氯化钾。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蚯蚓粪和益生菌配施修复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引入蚯蚓进行培养的方法为:s5-1:将第二阶段修复完成后的土壤中施加赤子爱胜蚓饲料,以0.5~0.7t/hm2的施配量翻拌施配到土壤中,放入赤子爱胜蚓养殖,赤子爱胜蚓的养殖密度为2.8~3.1kg/m2,养殖28~31天后第一次收集表层土壤蚯蚓粪,表层土壤蚯蚓粪厚度为10cm;s5-2:继续养殖并每隔24~26天收集一次表层土壤蚯蚓粪,重复4~6次;s5-3:最后一次收集表层土壤蚯蚓粪结束后,采用自然光照法将成年赤子爱胜蚓收集以便重复利用,将幼蚓和蚓卵保留在土壤中,完成待修复土壤的最终修复。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蚯蚓粪和益生菌配施修复污染土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改性蚯蚓粪生物炭制备:S1-1、热解烘干;S1-2、高锰酸钾氧化处理:将步骤S1-1中得到的蚯蚓粪生物炭通过与高锰酸钾溶液混合改性,得到高锰酸钾氧化处理后的蚯蚓粪生物炭;S1-3、磁化处理;S2、改性蚯蚓粪生物炭及益生菌初次配施;S3、益生菌二次配施及农作物种植;S4、改性蚯蚓粪生物炭再进行多次配施;S5、蚯蚓粪再利用。本发明将蚯蚓粪与两种益生菌进行复配施加到待修复的土壤中,并对配施过程进行了优化,降低了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含量,同时为土壤增加养分,还能促进土壤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微生物生态环境,从而维持或提高农田土壤肥力和功能潜力。潜力。潜力。


技术研发人员:应蓉蓉 张亚 夏冰 季文兵 芦园园 冯艳红 赵彩衣 张晓雨 胡哲伟 尹爱经 陈红枫 张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2.08.16
技术公布日:2022/11/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