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点胶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87030发布日期:2020-06-30 19:4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调节点胶头机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前侧安装有数控中心(2),所述壳体(1)的顶端中心位置沿前后方向安装有水平移动平台(3),所述水平移动平台(3)的移动端顶端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壳体(1)的顶端后侧通过支架安装有十字移动平台(4),所述十字移动平台(4)的左侧安装有储胶机构(5),所述十字移动平台(4)的移动端安装有多向转动机构(6),所述多向转动机构(6)的底端安装有电动点胶阀(7),所述电动点胶阀(7)的前侧顶端螺接有软管的一端,所述软管的另一端与储胶机构(5)的前侧相螺接;

所述多向转动机构(6)包括基座(601)、第一转轴(602)、第一齿轮(603)、第一电推杆(604)、第一齿条(605)、矩形块(606)、第二转轴(607)、第二齿轮(608)、第二电推杆(609)、第二齿条(610)和u形杆(611);

所述十字移动平台(4)的移动端安装有基座(601),所述基座(601)的底端中心位置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602),所述轴承的内环与第一转轴(602)的外壁过盈配合,且轴承的外环与基座(60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602)的外壁底端过盈配合有第一齿轮(603),所述基座(601)的底端且位于第一转轴(602)的后侧沿左右方向安装有第一电推杆(604),所述第一电推杆(604)的左侧沿左右方向安装有与第一齿轮(603)相啮合的第一齿条(605),所述第一转轴(602)的底端螺钉连接有矩形块(606),所述矩形块(606)的内腔中心位置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607),所述轴承的内环与第二转轴(607)的外壁过盈配合,且轴承的外环与矩形块(606)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607)的前后两侧延伸出矩形块(606)的前后两侧并设置有u形杆(611),所述第二转轴(607)的外壁前侧过盈配合有第二齿轮(608),所述基座(601)的底端左前侧沿上下方向设置有第二电推杆(609),第一电推杆(604)和第二电推杆(609)均与数控中心(2)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推杆(609)的底端沿上下方向安装有与第二齿轮(608)相啮合的第二齿条(610),所述u形杆(611)的底端中心位置安装有电动点胶阀(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点胶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u形板(8)、第一圆形板(9)、步进电机(10)、第二圆形板(11)和夹具(12);

所述水平移动平台(3)的移动端顶端安装有u形板(8),所述u形板(8)的内腔左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一圆形板(9),所述u形板(8)的右侧安装有步进电机(10),所述步进电机(10)与数控中心(2)电性连接,所述步进电机(10)的输出端延伸进u形板(8)的内腔右侧并螺钉连接有第二圆形板(11),所述第一圆形板(9)的右侧和第二圆形板(11)的左侧上下两端均安装有夹具(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点胶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块(606)的长度小于u形杆(611)的内腔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调节点胶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形板(9)和第二圆形板(11)相对于u形板(8)的中心左右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调节点胶头机构,其特征在于:上下两个所述夹具(12)相对于第一圆形板(9)和第二圆形板(11)的轴承上下对称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调节点胶头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侧安装有数控中心,所述壳体的顶端中心位置沿前后方向安装有水平移动平台,所述水平移动平台的移动端顶端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壳体的顶端后侧通过支架安装有十字移动平台,所述十字移动平台的左侧安装有储胶机构,所述十字移动平台的移动端安装有多向转动机构,所述多向转动机构的底端安装有电动点胶阀,所述电动点胶阀的前侧顶端螺接有软管的一端。该调节点胶头机构,可对点胶阀点胶角度进行多向调整,进而可法对较为复杂的工件表面进行点胶,提高装置适用性,并且在对工件进行双面点胶时,可自动对工件进行翻面,提高加工效率,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周强;李强伟;史熠;孙建;吕德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尤诺克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01
技术公布日:2020.06.3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