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体细胞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044951发布日期:2020-08-28 18:3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微流体装置,包括:

用于引入包含细胞的溶液的输入机构;

与所述输入机构流体连通的微流体腔室,其中,所述微流体腔室包括多排支柱,其中,每排支柱包括沿着相对于所述微流体腔室对角线方向的线分布的多个支柱;以及

至少两个与所述微流体腔室流体连通的输出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输出机构具有比所述第二输出机构更大的横截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装置,其中,对于每一排,所述多个支柱中的每个支柱沿着所述线按间距排列,以使所述细胞侧向朝向所述腔室的一侧偏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装置,其中,对于每一排,所述多个支柱中的每个支柱沿着所述线按间距排列,以将大于特定尺寸的细胞保留在路径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装置,其中,每个支柱具有长度和宽度,并且其中,所述长度大于所述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流体装置,其中,每个支柱具有相对于所述腔室的一侧以逆时针方向限定的旋转角,其中,所述旋转角为:

(a)1至89度之间;

(b)15至55度之间;

(c)25至45度之间;

(d)30至40度之间;或者

(e)35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装置,其中,对于每一排,所述多个支柱中的每个支柱沿着所述线以均匀间隔的间距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装置,其中,每排沿着垂直于所述腔室侧面的轴线以规则间隔的间距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装置,其中,所述细胞在相邻排的支柱之间的路径中流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装置,其中,所述支柱被成形为矩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装置,其中,所述支柱被成形为椭圆形。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装置,其中,所述支柱的长度为:

(a)比所述支柱的宽度大1.1至10倍;

(b)比所述支柱的宽度大1.1至5倍;

(c)比所述支柱的宽度大2至4倍;或者

(d)比所述支柱的宽度大3至4倍。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装置,其中,所述输入机构经由管道连接到注射器,并且其中,使用手动施加的来自所述注射器的柱塞按压的压力来驱动包含细胞的溶液通过所述微流体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装置,其中,所述输入机构通过管道连接到泵,并且其中,使用来自所述泵的施加压力驱动包含细胞的溶液通过所述微流体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装置,其中,通过所述微流体装置的所述溶液的流速高达10毫升/小时、20毫升/小时、30毫升/小时或40毫升/小时。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装置,其中,与通过所述输入机构进入所述微流体装置的细胞浓度相比,使用所述第二输出机构离开所述微流体装置的细胞浓度至少增加了10倍。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装置,其中,使用所述第二输出机构离开所述微流体装置的细胞浓度大于或等于105个细胞/毫升。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装置,还包括用于将第二溶液引入所述微流体装置的第二输入机构,并且其中,所述细胞悬浮在所述第二溶液中离开所述第二输出机构。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装置,还包括用于将第二溶液中的结合分子引入所述微流体装置的第二输入机构,并且其中,所述细胞结合到所述结合分子上离开所述第二输出机构。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装置,还包括用于将第二溶液中的结合分子引入所述微流体装置的第二输入机构,以及用于将不同于所述第一溶液和所述第二溶液的第三溶液引入所述微流体装置的第三输入机构,并且其中,所述细胞结合到所述结合分子上悬浮在所述第三溶液中离开所述第二输出机构。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装置,其中,离开所述第二输出机构的细胞被送入第二腔室,其中与所述第二腔室流体连通的第二输入机构被配置用于将第二溶液引入所述第二腔室。

22.一种微流体装置,包括:

用于引入包含细胞的溶液的输入机构;

与所述输入机构流体连通的微流体腔室,其中,所述微流体腔室包括多排支柱,其中,至少一排支柱包括沿着相对于所述微流体腔室对角线方向的线分布的多个支柱;和

与微流体腔室流体连通的至少两个输出机构。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微流体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输出机构具有比所述第二输出机构更大的横截面积。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微流体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排的多个支柱沿着所述线按间距排列,以使所述细胞侧向朝向所述腔室的一侧偏转。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微流体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排的多个支柱沿着所述线按间距排列,以将大于特定尺寸的细胞保留在路径内。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微流体装置,其中,每个支柱具有长度和宽度,并且其中,所述长度大于所述宽度。

27.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微流体装置,其中,每个支柱具有相对于所述腔室的一侧以逆时针方向限定的旋转角,其中,所述旋转角为:

(a)1度至89度之间;

(b)15至55度之间;

(c)25至45度之间;

(d)30至40度之间;或者

(e)35度。

28.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微流体装置,其中,对于所述至少一排,所述多个支柱中的每个支柱沿着所述线以均匀间隔的间距设置。

29.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微流体装置,其中,所述支柱被成形为矩形。

30.一种使用微流体装置浓缩细胞的方法,包括:

通过输入机构将包含细胞的溶液引入微流体腔室,其中,所述腔室与所述输入机构流体连通;

施加压力以使包含所述细胞的溶液流过所述微流体腔室,其中,所述微流体腔室包括多排支柱,其中,每排支柱包括沿着相对于微流体腔室对角线方向的线分布的多个支柱;和

通过成排的支柱将细胞偏转到腔室的一侧,以消耗离开所述第一输出机构的溶液中的细胞,并富集离开所述第二输出机构的溶液中的细胞。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输出机构具有比所述第一输出机构更小的横截面积。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支柱具有长度和宽度,并且其中,所述长度大于所述宽度。

3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支柱具有相对于所述腔室的一侧以逆时针方向限定的旋转角,其中,所述旋转角为:

(a)1度至89度之间;

(b)15至55度之间;

(c)25至45度之间;

(d)30至40度之间;或者

(e)35度。

34.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对于每一排,所述多个支柱中的每个支柱沿着所述线以均匀间隔的间距设置。

35.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每排沿着垂直于腔室一侧的轴线以规则间隔的间距设置。

36.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细胞沿着相邻排的支柱之间的路径流动。

37.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支柱的长度为:

(a)比支柱的宽度大1.1至10倍;

(b)比支柱的宽度大1.1至5倍;

(c)比支柱的宽度大2至4倍;或者

(d)比支柱的宽度大3至4倍。

38.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包括通过管道将所述输入机构连接到注射器,并且使用手动施加的来自所述注射器的柱塞按压的压力来驱动包含细胞的溶液通过所述微流体装置。

39.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包括通过管道将所述输入机构连接到泵,并且使用来自所述泵的施加压力来驱动包含所述细胞的溶液流过所述微流体装置。

40.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通过第二输入机构将第二溶液引入微流体腔室;

使用成排的支柱将细胞偏转到第二溶液中;和

收集悬浮在通过第二输出机构离开腔室的第二溶液中的细胞。

4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通过第二输入机构将第二溶液中的结合分子引入微流体腔室;

使用成排的支柱将所述细胞朝向所述结合分子偏转,其中,所述结合分子附着到所述细胞的表面;和

收集与结合分子结合的细胞,所述细胞通过所述第二输出机构离开所述微流体腔室。

4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通过第二输入机构将第二溶液中的结合分子引入所述微流体腔室;

通过第三输入机构将第三溶液引入所述微流体腔室;

使用成排的支柱将所述细胞朝向所述结合分子偏转,其中,所述结合分子附着于所述细胞的表面;

使用成排的支柱将附着于所述结合分子的细胞偏转到所述第三溶液中;和

收集与结合分子结合的悬浮在第三溶液中的细胞,其通过第二输出机构离开微流体腔室。

4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局部耗尽细胞的溶液离开所述第一输出机构,而局部富集细胞的溶液离开所述第二输出机构。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其中,离开所述第二输出机构的溶液被供给到第二腔室中,用于额外的分选。

45.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相邻支柱之间的间隙距离被配置为允许小于阈值的细胞进入相邻路径,并保留大于阈值的细胞。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间隙距离被配置为保留活化的t细胞。

47.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间隙距离被配置为保留用于转染的活性细胞。

48.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方法,其中,活化的t细胞通过使用对cd3和cd28有特异性的抗体来激活。

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活化的t细胞是通过将t细胞在特异于cd3和cd28的抗体中暴露至少两天的时间而产生的。

50.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相邻支柱之间的间隙距离被配置用于保留产生生物制品的细胞,所述细胞作为制造规模生物制品过程的一部分。

5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可以调节流速和/或间隙距离以保留特定尺寸的细胞。

52.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活化的t细胞通过使用病毒抗原或肿瘤抗原来激活。

53.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病毒抗原是巨细胞病毒pp65。

54.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肿瘤抗原是新表位肽。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使用微流体装置以快速方式浓缩细胞、更换缓冲液、基于大小分选细胞和/或分离特定类型细胞的系统和方法。细胞流入支柱的矩阵中,其中,支柱在腔室中沿着对角线分布。细胞以侧向方式朝向腔室的一侧偏转,并且在离开腔室时被收集。

技术研发人员:Y-C·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纳诺卡夫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1.10
技术公布日:2020.08.2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