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排空静电电荷的具有加热器的燃料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91996发布日期:2021-06-15 21:58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允许排空静电电荷的具有加热器的燃料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领域是燃料过滤器的领域,且更确切地说其中并入例如加热器等至少一个电单元的燃料过滤器的领域。

在流体移动期间,且更确切地说当燃料在过滤器中移动时,流体在过滤介质中通过期间,流体的摩擦导致聚积在滤碗(filterbowl)中的过滤元件附近的电子的损失,从而导致静电电荷的显著集中。因而,有必要提供一条耗散路径来允许耗散这些电荷以免在过滤器和车辆结构(接地)之间形成电弧,而电弧可能会导致过滤器的包层穿孔且因此导致燃料泄漏。

由专利us6,168,713公开的第一种解决方案在于,由导电或耗散材料(例如,填充有导电纤维或粒子的金属或塑料)制造外部过滤器主体,且将过滤器主体连接到车辆接地。然而,当过滤器主体包括例如用于为电单元(例如,加热器或传感器)供电的电连接器时,这种解决方案存在缺点。实际上,如果过滤器主体是导电的,则存在在连接器的端子之间形成短路且改变电单元的效力的风险。

在来自文献ep2,857,669的解决方案中,描述了一种具备用于容纳加热装置的互补套管的柴油过滤器的实例,其中互补套管具有柴油入口且以可移除方式附接到主套管,从而参与对聚积在主套管内部的电荷的耗散。此类型的布局需要主套管的碗(bowl)和加热装置的碗两者均由导电塑料材料制成以便能够排放静电电荷。然而,填充塑料或聚合物/导体的使用尤其昂贵。

因此,本发明的主题是一种燃料过滤器(特定来说,柴油型),其具有简单且低成本的设计且能够容易地实施静电电荷的耗散。

为此,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既定安装于机动车辆中的燃料过滤器,且其包括:

-过滤元件,其包括围绕中心轴线延伸的环形过滤介质和覆盖环形过滤介质的第一轴向端的测定凸缘;

-加热装置;

-套管,其包括原燃料入口和经过滤燃料出口且容纳过滤元件和加热装置的加热构件,应理解,允许加热装置到外部电力的电连接的连接器由套管的一部分支撑;

其中过滤元件是过滤插入件的包括导电装置的部分,其与测定凸缘分开设计且安装成固定到过滤元件;

特殊特征是,被布置成相对于过滤元件轴向固定(一旦过滤插入件安装在套管内部)的导电装置直接与过滤介质接触,加热装置包含耗散接触器(通常为弹性或可弹性变形的)或直接支承在所述耗散接触器上,用于将导电装置的耗散部分电连接到加热装置或连接器的接地,以便在套管内部形成从过滤元件的过滤介质到连接器的耗散路径,且在不使用套管的壁的情况下实现耗散。

因此,有可能实施一种容易设计且成本减小的燃料过滤器,同时保证过滤元件(过滤的上游的侧表面上)和加热器连接器之间的耗散连续性。可能有利的是,将连接器用于加热器,不需要并入特定针对静电放电的连接器。组成用于为过滤罩壳定界的套管壁的材料(通常是塑料)在耗散中未涉及。

此外,凸缘可由非导电材料制成。为了实现薄凸缘和/或稳健且低成本的设计方法,具有吸引力的是能够将凸缘整形为不导电聚合物或塑料层的形式。确切地说,热成形以便粘附到环形过滤材料的相应轴向端不允许容易地使用导电端-屏蔽件/凸缘,因为在所述套管中,材料混合不是最佳的;最终,存在凸缘分离的风险。

当然,表述“分开设计”应在其常见含义上理解,且因此其指代比导电装置的安装更早地设计/制造。更一般地说,非常清楚,凸缘(此处不导电)和导电装置(基于导电材料)的相应“设计”先于导电装置的组装以便其与过滤元件固定。

根据特定特征,热模制基于塑料的测定凸缘,使得过滤介质的纤维材料通过构成测定凸缘的全部或部分的接收层和/或并入在所述接收层中(介质的材料通常包含非编织网,意味着具有随机定向纤维)。

可选地,测定凸缘在电学上不导电,优选地由未填充聚酰胺制成。聚酰胺可(但不限于)基于聚酰胺6或聚酰胺6.6。

优选地,在限定原燃料入口和经过滤燃料出口的套管的内部,在原燃料所通过的过滤介质的上游的区中在入口和测定凸缘之间轴向插入电加热器单元。

根据特定特征,套管包括覆盖件,其形成套管的支撑连接器且包含入口和出口中的一个的部分。通常,套管可围绕纵向轴线在入口和出口之间轴向延伸,其中测定凸缘容纳于覆盖件的内部体积中或覆盖件附近(这使紧凑的加热装置与设计的集成变得容易)。

加热器可定位成最接近于过滤元件,例如呈板堆叠的形式的布置(类似于文献ep0,162,939中描述的组合件,其涉及ptc类型的加热器元件的集成),这构成了尤其紧凑的解决方案。

应了解,过滤器可以是直列式过滤器,例如管件平行且呈相反方向以便形成入口(通常在被用于加热装置的导电线穿越的覆盖件上)和出口。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以下布置中的一个或多个:

-套管包括原燃料入口和经过滤燃料出口,其中电加热装置在原燃料所通过的过滤介质的上游的区中在入口和测定凸缘之间轴向延伸。

-覆盖过滤介质的第一轴向端(最接近于加热装置/单元)的测定凸缘从接近入口的一侧阻挡由过滤介质定界的中空内部空间,以便使上游区与经过滤燃料所通过的中空内部空间(此空间形成过滤的下游的区的全部或部分)分离。

-加热装置的(多个)加热元件位于上游区中。

-过滤元件包括远离加热装置的远侧凸缘,其与测定凸缘相对且覆盖过滤介质的第二轴向端。

-过滤插入件具有与测定凸缘轴向相对且具有至少一个中心开口的远侧凸缘,所述中心开口用于将由过滤介质的内侧表面定界的过滤元件的中空内部空间与出口连接。

-远侧凸缘热熔融或经历热融合以便将过滤介质的一个轴向端粘附在过滤器的出口附近。

-远侧凸缘具有中心管状突起,其与存在于套管中的圆柱形管道(与轴向出口对准或组成轴向出口的圆柱形管道)形成密封连接且与出口连通或形成出口,其中此轴向出口可处于中心,同时被过滤元件的中心轴线(虚拟)穿越。

-中心管状突起具有从连接器的侧表面径向朝外突出的环形圈,以便抵着圆柱形管道的内表面形成环形密封件。

-耗散接触器的至少一个部分形成具有弹簧、线圈或叶片的形状的弹性返回部件,优选地通过被放置成轴向支承于耗散部分上而在导电装置的耗散部分上接触。

-属于耗散接触器的弹性返回部件延伸穿过设置于属于加热装置的支撑结构中的缝隙或开口以便支撑至少一个加热元件。

-套管的支撑连接器的部分为覆盖件,优选为圆顶形,直接安装在套管的槽或碗上。

-覆盖件焊接到碗。

-覆盖件以可移除方式固定到碗。

-覆盖件呈电学上不导电的塑料件的形式,其包含用于连接器的套筒,其中所述套筒优选地沿着平行于纵向轴线的轴向方向朝外伸出。

-导电装置是优选地由金属制成的单件。

-导电装置在横向于中心轴线的壁中具有中心居中孔口,测定凸缘的轴向突起延伸穿过所述中心居中孔口(通常中心轴线经由中心孔口通过导电机构);这使得有可能可靠地定位导电装置,而无在过滤介质和加热装置之间建立连接的风险。

-测定凸缘的平坦/平面径向部分可形成相对于导电装置的轴向止挡表面以便确保导电装置的所要最终定位。

-导电装置是优选地由金属制成的单件。

-形成导电装置的片件是夹持件(举例来说,导电装置具备优选地以均匀分布分布在径向部分的外围上的多个卡爪或夹具)。

-在导电装置于过滤元件上的组装位置中,导电装置具有围绕与过滤元件的中心轴线重合的轴线的旋转对称性。

-导电装置具有平行于测定凸缘的径向部分并且优选地抵着测定凸缘的径向部分支承的平坦/平面环形径向部分。

-测定凸缘的轴向突起可从被导电装置的环形径向部分部分覆盖的凸缘的径向部分突出。

-测定凸缘的轴向突起为管状且从测定凸缘的大体上平面闭合表面(无任何开口)平行于中心轴线伸出。

-测定凸缘的轴向突起可朝向加热装置,确切地说,方式是朝向在上面搁置啮合到覆盖件的母连接器中的至少一个公锚定部件的底部或闭合壁(借助于通过在上面固定一个或多个加热元件(通常为正温度系数元件,通常称为ptc)的支撑堆叠)。

-导电装置具有可径向朝外弹性变形的至少两个突耳,且每一突耳具备用于抵着过滤介质的一个外侧表面径向接触的接触件,其中弹性突耳中的每一个向内施加弹性返回动作。

-导电装置具有可径向朝外弹性变形的至少三个突耳,优选地它们之间均匀地间隔(利用此设置,导电装置的两个连续突耳可成角度地间隔小于或等于100°的角度,并且优选地在30和70°之间的角度,这允许相对于介质的接收待过滤流的表面的均质分布,从而消除静电放电的风险)。

-形成为单件的导电装置具有以下元件和/或由以下元件组成:

-第一环形部分,其优选地形成大体上平面的径向部,一旦由属于耗散接触器的弹性返回部件朝向测定凸缘轴向推动则静置于测定凸缘上;以及

-至少一个第二边际部分(具有垛件形状),其通过延伸到相对于测定凸缘的外部环形边界伸出的边缘端而从第一环形部分径向朝外伸出,其中每一边缘端具有纵向构形,所述纵向构形通常是弯曲的和/或形成将第二边际部分(径向齿)连接到弹性突耳(具有径向间隙的可变形轴向突耳)中的至少一个的肘形链路。

根据特定特征,过滤器属于具有布置在两个相对端处的入口和出口的直列式过滤器的类别。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使用以下选项中的一个或另一个:

-套管具有管状壁,其围绕纵向轴线平行于中心轴线在相对于测定凸缘位于近侧的第一端和套管的第二端之间延伸。

-加热器装置包含加热元件,加热元件完全放置在套管中在套管的第一端和测定凸缘之间,其中耗散接触器在加热元件和测定凸缘之间延伸。

-加热器装置具有两个轴向伸长的导电端子,其各自具有在连接器的外部套筒腔内部延伸的外端(两个端子可延伸且具有相同长度)。

-端子中的一个电连接到固定横向板,所述固定横向板:

-邻近于加热元件;以及

-与耗散接触器接触,优选地与耗散接触器的朝向套管的第一端推动固定横向板的压缩部分接触。

在优选选项中,通常形成为单件的耗散接触器轴向插入在加热装置的两个元件之间,其中这些元件中的一个为加热装置的闭合板。通常,接触器具有相对于加热装置的闭合板轴向突出的弹簧叶片或接触突起。

在一个变型中,耗散接触器是加热装置的一部分,无需添加一个部件,例如通过形成在导电材料的闭合板中径直突出的弹簧叶片或接触突起。可规划在具有耗散接触器功能的此闭合元件上组装例如螺杆(可能是坚硬的塑料和/或经涂覆螺杆或螺杆和闭合板之间的电绝缘中间物)等锚定部件。

当前解决方案的优点在于以下事实:其用以耗散静电电荷且避免在过滤器和车辆的结构之间形成电弧。

另一优点在于,使用可容易变形的耗散接触器(具有至少一个可弹性变形件),这允许占据径向和轴向游隙。

导体装置当具有夹持功能时还可具有这样的优点:由于卡爪或夹具元件的弹性返回力压在过滤介质的侧表面上而占据径向游隙。

又一优点在于,过滤元件容易组装和拆解,不需要特殊的电学技能。

另一优点在于,过滤元件有可能再循环,因为导电装置容易与过滤元件分离。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用于在装配机动车辆(通常机动车)的燃料过滤器的套管中插入导电接口以便在存在于套管中的过滤元件的环形过滤介质和由套管的覆盖件所携载的电连接器供电的加热装置之间形成连接的方法,以便通过在所述接口中使用从过滤元件的测定凸缘的覆盖所述过滤介质的第一轴向端的一侧安装在过滤元件上的形成为单件的导电装置而实现通过套管的壁的静电电荷的耗散,其中测定凸缘是电学上非导电的。

其中在覆盖件闭合时通过由导电装置绕过测定凸缘的非导电材料而从过滤元件的过滤介质向电连接器建立套管内部的耗散路径。

利用该方法,容易组装,且连接装置可适于加热装置的设计类型。举例来说,接触装置可具有围绕过滤元件的纵向轴线对称的环形接触表面部分,这简化了抵着固定到电加热装置的轴向突出点接触器获得电连接。

或者,导电装置可具有轴向突出的突起以便形成连接端子,而一旦安装覆盖件,固定到电单元的接触器就具有围绕过滤元件的纵向轴线对称的环形接触表面部分。

应了解,可在无任何金属或填料材料的情况下设计过滤元件(因为过滤元件不具有任何导电凸缘来形成环形过滤介质的轴向覆盖层)。

根据特定特征,在通过附接到形成套管的碗上而闭合覆盖件之前,将连接装置固定在叠加在测定凸缘的径向部分(优选地为环形)上的过滤元件上,其中导电装置具备一个或多个突耳,所述一个或多个突耳从径向部分轴向下垂以沿循过滤介质的外侧表面,且一旦固定就直接接触此外侧表面上的过滤介质。

通常,通过使用至少部分在加热装置内部且形成为单件的耗散接触器以便将导体装置的耗散部分电连接到加热装置或电连接器的接地,来建立套管内部的耗散路径。

在一个选项中,由一个部分形成的耗散接触器包含弹簧叶片(在第一轴向方向中具有弹性复原力)和至少一个弹性返回部件,所述至少一个弹性返回部件能够在与第一轴向方向相反的第二轴向方向中推动一个或多个加热元件的支撑板。

在参考附图对给定为非限制性实例的本发明的若干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期间将显而易见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附图中:

-图1展示遵照本发明在过滤器的覆盖件和过滤燃料的元件的介质之间插入导电接口的实例。

-图2沿着纵向截面展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燃料过滤器。

-图3是展示一旦插入在套管的碗内部的示例过滤插入件的透视图。

-图4以透视图展示过滤介质和用于耗散静电电荷的加热装置的端子之间的路径中涉及的组件。

-图5以透视图展示组成能够覆盖元件的顶部的导电装置的示例部分。

-图6以透视图展示用于图2的过滤器的加热装置的功能组件,且展示形成耗散接触器的一部分的弹簧叶片。

在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标示相同或类似的项目。

本发明所寻求的技术效果是耗散静电电荷。为此,指示用于限定材料的特性的术语很重要。在导电、耗散、不安定和绝缘材料之间作出区分。绝缘应理解成意味着材料不传导电流且不允许耗散静电电荷。此些材料具有大于1012欧姆的表面电阻率。“不安定”材料具有109和1012欧姆之间的表面电阻率;“耗散”材料具有105和109欧姆之间的表面电阻率,且“导电”材料具有低于105欧姆的表面电阻率。在当前描述中,术语“耗散”也同等地适用于导电且耗散材料,且将指定允许静电放电的特性。

图2是展示根据本发明的燃料过滤器1的截面视图,而图1展示在过滤器1的套管(2、3)中并入加热构件(下文中称为“加热装置”)的方式。电连接器7的套筒7a将被视为属于加热装置6的外部覆盖件,套筒7a与接触件7b(此处,一对接触件)互补,用于形成电连接器7。

此处,套管分解为碗2和固定到碗上(此处通过焊接或可能通过旋拧或其它可移除附接)以便形成罩壳的覆盖件3,在所述罩壳中以围绕单个纵向轴线x对准的方式布置过滤元件ef、电加热装置6和导电装置dc。导电装置dc可变为覆盖过滤元件ef的顶部以便插入于此过滤元件ef的凸缘31和加热装置6之间。

此处,碗2由塑料件通过形成侧向管状壁2b和底部b而制成,且覆盖件3也是单件塑料。所使用的塑料材料通常是坚硬的且可以是聚酰胺,例如pa6.6。当然,套管可以不同方式设计,例如具有三个部分。

应了解,碗2和覆盖件3由绝缘塑料或聚合物制成。

覆盖件3常规地包括未经过滤燃料入口4,但可能不具有出口,因为经过滤燃料出口8与碗2一体地形成在底部b的一端的侧部上。覆盖件3可具有圆顶形状或包含腔,所述腔形成用于容纳中心加热器6的加热组件的内部体积v3。

参见图1,覆盖件3还包含导体7的套筒7a,允许将加热装置6电连接到外部电源。覆盖件3具有环绕用于支撑加热装置6的加热元件(例如,ptc型)的堆叠的侧壁。

还可以看到,过滤元件ef包括第一凸缘或测定凸缘31(称为近侧(相对于加热装置6))、第二凸缘32(称为远侧),以及围绕过滤元件ef的中心轴线a在两个凸缘31、32之间延伸的环形过滤介质5。

参见图2,过滤元件ef还可包含大体上管状形状的支撑件t(通常由不导电塑料制成的穿孔管件),环形过滤介质5布置在其周围。待过滤的燃料可通过环形过滤介质5且到达出口8,方式是从入口4以及从加热装置6相反地通过远侧凸缘32。支撑件t通过径向开口17而穿孔以便允许燃料通过。

过滤介质5具有为过滤的上游的区z1定界的外侧表面5a,电荷可能在过滤器的操作期间在该处聚积。其还具有为过滤元件ef的中空内部空间9定界的内表面5b。过滤介质5插入于近侧凸缘31和远侧凸缘32之间使得与出口8连接的上游区z1和下游区z2(包含空间9)之间的唯一路径是由过滤介质5通过的向心路线(朝向中心轴线a)。

过滤介质5可具有拥有至少两层的结构。多层复合结构改进针对柴油的过滤效力。通过挤压吹塑形成介质5的结构的一部分,使得介质5可包含至少一层微纤维(由挤压/吹塑产生的微纤维)。层中的一个可基于纤维素、浸渍纤维素(例如,用酚系树脂浸渍的纤维素)。在一些选项中,玻璃纤维可设置于两层过滤介质5之间。

可能可以添加聚结毛毡和/或疏水性织物来分离两层介质的上游的水。在此套管中,水聚积区可任选地设置在出口8和/或具有放泄塞的管道附近。

在一个选项中,过滤介质5制成为圆柱体的形状。举例来说,圆柱形形状可以已知方式源自介质的卷绕或折叠(例如,直线、v形线条或曲线)。

可通过热融合形成介质5到凸缘31或32连接,其中每一凸缘31、32是由塑料热模制而成。使介质5的轴向端5c或5d与熔融的塑料/树脂接触,使得过滤介质5的纤维材料通过组成相关凸缘31或32的全部或部分的接收层和/或并入在所述接收层中。

远侧凸缘32具有大体上环形形状的径向部分用于接收过滤介质5的轴向端5d,而近端31可形成盘片,无开口覆盖另一轴向端5c,这将使得有可能使中空内部空间9与其中加热原燃料的上游区分离。

过滤元件ef可支撑延伸到上游区z1中的导电装置dc。此导电装置dc与近侧凸缘31分开设计且安装成固定到过滤元件ef以便形成与套管端3a(此处由覆盖件3形成)相对的轴向支承表面,在该处形成入口4且在该处定位用于连接器7的接触件7b。因此导电装置dc与过滤介质5直接接触。

举例来说,接触器装置dc可借助于柔性突耳24或通过从覆盖凸缘31的轴向支承部分形成延伸部的类似下垂部件而与侧向外表面5a的多个互相成角度分离的区接触。

导电装置dc可具有环形径向部分pr用于为支承表面定界且覆盖凸缘31,方式是形成过滤插入件15的导电轴向端的全部或部分。此处与过滤元件ef叠加(通过从覆盖中空内部空间9的顶部的近侧凸缘31的外侧固定,如尤其在图3中可以看出)的导电装置dc的先前放置实际上用以将包含过滤元件ef和导电装置dc的过滤插入件15作为单个单元插入到碗2中。

有利的是,在将过滤元件ef放置在碗2中之前将导电装置dc安装在过滤元件ef上,因为这允许在放置期间过滤元件ef周围存在导电装置dc的弹性部分的间隙,而此在碗2内部在高组装速率下实施可能更需要技巧。

可通过使用环形密封件例如借助于凸缘32的突起上的外环胎圈来获得出口8和中空内部空间9之间的密封,使得经过滤燃料可选择性地通过中心开口o2或穿过远侧凸缘32的其它通路以便径直到达出口8。

在一些变型中,过滤元件ef可首先安装于碗2中,从而在出口8和为远侧凸缘32的中心开口o2定界的突起之间形成密封。接下来,导电装置dc到达朝向凸缘31的位置,使得一旦组装过滤器1,导电装置dc就位于插入在加热装置6和凸缘31之间的位置中。

更一般地说,在来自图1和2的非限制性套管中可以看出,应了解,一旦组装导电装置dc就可相对于过滤元件ef轴向固定,使得通常包含在加热装置6中的耗散弹性连接器12可接触导电装置dc的支承表面以便将导电装置dc的环形径向部分pr或其它耗散部分电链接到加热装置6或连接器7的接地。优选地,通过弹簧叶片或其它弹性返回部件16以直接抵靠完全围绕中心轴线a呈环形的径向部分pr的支承表面成轴向接触的方式按压耗散接触器12。以此方式,接触器可在朝向接触区的弹性返回力的作用下变形(为了朝向导电装置轴向接触,可通常向下施加弹性返回力)。

连接器7具有端子61、62,其中一个(端子61)例如经由支撑加热元件19的结构间接电连接到耗散弹性接触器12。以此方式,通过经过支撑结构(pf、p1、p2、v)形成在套管(2、3)内部的从过滤元件ef的过滤介质5到连接器7的耗散路径。

耗散接触器12可以是例如金属或导电的部件,其是支撑结构(pf、p1、p2、v)的组成部分,同时还通过突出部分形成变为轴向对接到导电装置dc的支承表面上的接触区。

现将在下文参见图2、3、4和5更详细地描述导电装置dc的非限制性实例。

如图3和5中所展示,导电装置dc可在相对于中心轴线a的横向壁中具有中心居中孔口o,近侧凸缘31的轴向突起31p延伸穿过所述中心居中孔口。由于凸缘31的中心阻挡部分31c的缘故,轴向突起31p的内部空间不通向内部空间9。因此,来自入口的循环的原燃料可接着通过在外侧围绕近侧凸缘31行进而立即重导向。装置dc不中断此重导向效应。

中心孔口o可例如通过使用从中心孔口o的边界33(此处为圆形)径向朝内突出的突耳35以凹口/垛定界。此些突耳35类似于锥体的基底而倾斜(导向加热器6,然而不到达此单元6,也不超出突起31p)。此些突耳35可限制突起31p和导电装置dc之间的径向游隙,如图3中可以看出,而无轴向支承在可大于由突耳35定界的通路的突起31p的基底部分上的风险。

导电装置dc可形成为单件,例如以便形成金属夹持部分。金属片可经切割以便形成中心孔口o及导电装置dc的外部突耳之间的空间。接下来,进行折叠步骤,确切地说,使得外部突耳大体沿着垂直于中心孔口o的平面的方向延伸。

此处,导体装置dc具有沿直径方向相对或位于相对角区中的至少一对外部弹性突耳24。导电装置dc可具有至少两个或三个弹性突耳24,其可径向朝外变形,且各自具有接触件24c用于抵着过滤介质5的外侧表面5a径向接触。以此方式,弹性突耳24中的每一个施加向内弹性返回动作。

通常,弹性突耳24在其间定界接触件24c附近的内切圆。此内切圆的直径小于(例如,略小几毫米)环形过滤介质5的外径。因此,弹性突耳24在外侧表面5a上,此处在接触件24c的区中施加压力。

弹性突耳24中的每一个可连接到轴向覆盖过滤元件ef的环形径向部分pr。沿着构成导电装置dc的片件的纵向截面,如例如图2中所见,径向部分pr通过朝向开口8折叠的延伸部而朝外延伸。

径向部分pr可形成用于耗散接触器12的支承基底。一旦装置dc组装到过滤元件ef上,径向部分pr就可具有连续的且围绕中心轴线a对称的环形带。以此方式,耗散接触器12的突出元件的任何角位置可以允许接触以实现导电,这使覆盖件3的附接更容易(覆盖件3的连接更具变通性)。

图3、4和5展示出在这些延伸部弯曲之后,所述部件具有:

-由径向部分pr组成的第一环形部分,其在此处为大体上平坦的,以便一旦由耗散接触器12朝向此凸缘31轴向推动就能够搁置在近侧凸缘31上;

-多个第二边际部分26,其各自通过从径向部分pr延伸到相对于凸缘31的环形外边界31d突出的边缘端27而基本上径向朝外突出;以及

-弹性突耳24,其各自通过大体上轴向下垂到环绕过滤介质5的外围区中而从边缘端27中的一个延伸。

如图5所示,每一边缘端27可构成将第二边际部分26连接到弹性突耳24中的至少一个的肘形链路。尽管来自图5的部件包含具有宽度与塑料突耳24相同的垛/凹口形状的边际部分26,但应了解,边际部分26可更宽,由若干弹性突耳共享,或作为变型比弹性突耳24窄。

应理解,弹性突耳24(此处具备波纹)沿着过滤介质5的外侧表面5a延伸。此处,弹性突耳24的一个自由端在横向折叠线(例如,垂直于中心轴线a)附近折叠。此自由端可具有v形纵向构形(v的点在折痕上),从而形成从较接近凸缘31的另一折叠线朝向内部的返回。

弹性突耳24的此类型的结构用以在突耳的朝向过滤介质5的表面上形成近侧内浮凸,所述近侧内浮凸形成接触件24c。因为边际部分26相对于凸缘31朝外突出,所以突耳24的邻近于边际部分26的部分保持离开/远离过滤介质5。

更一般地说,接触件24c可从凸缘31轴向移开至少5mm,使得接触件不会导致过滤介质5相对于凸缘31分离的风险。

径向部分pr可具有任何合适的形式,优选地具有使过滤元件ef相对于凸缘31居中和/或相对于凸缘31导引过滤元件ef的功能,同时保持导电装置dc离开套管(2、3)的壁。尽管图式展示径向部分pr中的中心孔口o,但可使用其它附接形状将导电装置dc定位成离开套管壁:举例来说,凸缘31上的突出浮凸可充当支座和/或引导件以用于滑动导电装置dc的居中或偏心的环形突耳,以便以预定方式将此导电装置置于适当位置,且防止相对于过滤元件ef径向摆动。

现将在下文参见图4和6更详细地描述耗散接触器12(所谓的弹性接触器)的非限制性实例。

可通过弯曲金属片或导电材料的类似片件来获得耗散接触器12。通过适当切割,形成外部分支14,且仅在这些分支14上进行弯曲。

举例来说,耗散接触器12的弹性返回部件16接合接触器12的环形部分,所述环形部分可环绕附接螺杆v或用于将加热构件附接到套管件(例如覆盖件3)的类似锚定部件。此螺杆v或锚定部件属于支撑结构(pf、p1、p2、v),其在此处支撑均匀地分布在过滤器1的纵向轴线x周围的多个加热元件9(其中通常轴线x与中心轴线a重合)。此环形部分使得以板pf、p1、p2的堆叠的方式并入耗散弹性接触器12更容易。

接触器12的环形部分构成穿孔中心主体,所述穿孔中心主体具有供螺杆v穿过的中心开口且还可具有朝向螺杆v的螺杆头部定向的略微凹状。此凹状可由类似于台板的环形边沿的环形边沿产生。若干分支14大体符合蜘蛛架,分支14中的每一个具有升起(相对于主体/环形部分的水平面的升起)以便允许接触支撑加热元件19的导电的邻近板p1。在图式中,加热元件具有厚度通常小于4或5mm的盘片形状。分支14通过支承在板p1上而加入耗散路径。

在图4和6中可见,端子61、62轴向延伸且通过覆盖件3的不导电塑料壁,外端在连接器7的外部套筒腔内突出。这些端子61、62可部分通过堆叠且在此处具有相同长度。

与属于加热装置6的加热构件的支撑结构的板(分别p1或p2)的连接对应于这些端子61、62中的每一个。连接器7的最接近的板p2可具有侧向延伸部,其具有返回部以便在相比于板p2距连接器7轴向更远的区域中(此处,在与板p1相同的区域中)与端子62连接。因此,端子62邻近于板p1,考虑到其长度等同于端子61,但不触碰此板p1(此处,其占据属于板p1的壳层部分38的空区或腔)。

在所展示的实例中,覆盖件3或套管的类似轴向件可在内部体积v3内形成用于堆叠的接收腔。横向板p2可直接支承在覆盖件3的塑料上,例如在轴向销的肩部上。

加热元件19在相比于第一横向板p2更接近过滤元件ef的另一横向板p1之间延伸,这两个板通常是平行的。端子61例如电连接到横向板p1,其:

-邻近于加热元件19;以及

-与耗散接触器12接触,优选地与耗散接触器12的压缩部分14a接触,从而在套管的第一端3a的方向上轴向推动此横向板p1。

另一端子62电连接到第二板p2。板p1任选地具有比板p2的较小表面积大的表面积,因为此板p2比第一板p1的穿孔更多(多个开口o1在图3中可见),以便使得原燃料更容易进入板间空间以进行加热。实际上,所有加热元件19可位于此空间中在两个板p1、p2之间。

板p1的穿孔较少,特定来说是为了避免使燃料泄漏到过滤介质5周围的外围区中的太短的线路,这实现跨越加热装置6的燃料(柴油)的更均质加热。

耗散接触器12(通常为单件)具有:

-相对于加热装置6的闭合板pf位于相同侧的部分或分支14,其可抵着横向板p1形成压缩部分14a;以及

-至少一个肘状突耳,其用于形成至少部分位于闭合板pf的另一侧上的弹性返回部件16。

螺杆v直接支承在闭合板pf上,这构成堆叠的端部横向壁,与正面接收导引通过入口4的燃料通量的横向板d2相对。

耗散弹性接触器12在此处以金属件的形式表示,优选地从其中形成入口4的套管3a的端部看呈星形。或者,耗散弹性接触器12可能由包含弹性返回部件16的金属件的组合件组成。

在优选的任选实施例中,耗散接触器12具有分支14,优选的是至少三个或四个分支14,每一分支支承在横向板p1上。在所展示的实例中,提供附接到同一环形部分的五个或六个分支14(所述分支中的一个可形成用于接收来自导电装置dc的电子的元件,而其它分支经由板p1朝向端子中的一个传输电子)。一个或若干壳层部分38可设置于支撑结构中,以便容纳端子61、62的相应内端且保护它们以使它们免于被分支14接触。

每一分支14中的波纹用以获得弹性返回力以便朝向板p2推动板p1,这有助于将加热元件19紧紧地固持在这些板19之间,包含在径向远离用于插入螺杆v或类似的锚定部件的中心通路(由堆叠的板的相应中心开口定界的通路,其中耗散接触器12的环形部分通常围绕此通路居中)的区中。板p2可直接或间接轴向支承抵着覆盖件3或包含入口4的类似套管组件。

在图4和6上可见,可支承/凹入于导电装置dc上的弹性返回部件16通常形成弹簧叶片。在所展示的选项中,弹性返回机构16延伸穿过设置于支撑结构(pf、p1、p2、v)中的缝隙f6或开口,此处在形成加热装置6的与入口4相对的一端的闭合板pf中。或者,弹性返回部件16可呈在导电装置dc的耗散部分pr上凹入的螺旋弹簧的形式。

过滤器1中燃料的循环如下:一旦安装于车辆中(安装可以是水平分量,或可能是垂直分量),过滤器1就与用于内燃机的供应回路链接且可构成直列式过滤器(阻挡出口8的插塞80显然被适当的连接替代,正如入口4)。燃料被抽吸到过滤器1中且通过入口4(此处,通过套管3a的末端轴向地)进入罩壳。其立即由加热装置6的加热构件加热,且接下来汇入过滤介质5的外围区,方式是通过外侧的凸缘31以到达介质5的外围区,以便被向心地过滤。在已到达中空内部空间9之后,通过管状支撑件t,燃料流向开口o2以便到达出口8。

在图2中展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过滤器1中静电电荷的循环如下:燃料在介质5中通过会导致电子损失,电子朝向导电装置dc的接触部分24c迁移,经过耗散弹性接触器12的弹簧叶片16到达电气供应的端子61中的一个可直接附接到的加热装置的支撑结构(pf、p1、p2、v),其中此端子61的一端在连接器7内朝外突出。换句话说,电子上升到连接器7,在该处电子通常通过地线或通过合适的连接排空。

导电装置dc提供过滤介质5和电加热装置6之间的耗散连续性,而无需增加显著体积且与低成本过滤器套管(2、3)兼容。

(根据弹性闩锁)将导电装置dc夹持到过滤元件ef上已足够,所述过滤元件使用胶合剂、粘合剂材料或分离的附接部件/插入件消除,使过滤插入件15的组装变复杂。

实施实例仅出于说明的目的而提供且决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结合说明性图式描述的实施实例中,电单元为加热装置6。还可通过使用既定针对燃料过滤器1的其它电单元来实施本发明,例如传感器,其具有相同类型的连接器7且具有大致类似于燃料入口4的锚定模式,例如使用闭合板和螺杆v。

作为变型,连接器7还可由碗2例如从底部b的入口所处的一侧支撑,而不是覆盖件3。

使用弹簧叶片在电单元(此处为加热器)和过滤元件ef上凹入的导电装置dc之间形成弹性返回部件16,这一案例是为了说明而提供。此耗散接触还可通过简单的接触、通过电线连接或来自耗散接触器的侧部的间断的接触来实施。

可改变耗散材料和导电材料之间的选择以建立用于耗散的路径;这些材料有效地为静电电荷的耗散服务。

有利的是,使用可变形弹性部分用于实施耗散接触器12可以确保过滤元件20和加热装置6的连接器7之间的耐久接触。耗散弹性连接器12当在导电装置dc的支承表面附近按压在过滤插入件15上时变形,且保持持续地支承抵着导电装置dc。耗散弹性接触器12的变形足以构成轴向和/或径向游隙,其无需还经历应力,应力可能损害过滤器1的组装或操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