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选择性加氢脱氯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4703279发布日期:2021-04-16 12:4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高选择性加氢脱氯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包括:载体,所述载体为活性炭;负载于载体的活性金属,所述活性金属选自钯、铂、铱、镍的至少一种;负载于载体的第二金属,所述第二金属选自铜、锡、银、锌中的一种;所述催化剂为呈核壳结构的包裹型双金属粒子,核部为活性金属,壳层为第二金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选择性加氢脱氯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金属的负载量为0.05~5.0%,第二金属的负载量为0.1~8.0%,且第二金属的负载量不低于活性金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选择性加氢脱氯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活性金属与第二金属的质量比为1:1~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选择性加氢脱氯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部活性金属粒子尺寸≤65nm,壳层厚度≤10n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选择性加氢脱氯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为颗粒状活性炭或柱状活性炭,比表面积≥1000m2/g,灰份≤3.0wt%。6.权利要求1

5任一所述高选择性加氢脱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1.活性金属粒子制备按负载量配置活性金属盐的浸渍液,在25~95℃,超声下浸渍0.5~10小时后离心分离,获得活性金属粒子;所述浸渍液为乙二醇水溶液、甲醛水溶液或葡萄糖水溶液中的至少一种;a2.第二金属粒子包裹将活性金属粒子、按负载量配置的第二金属盐溶液加入还原试剂中,搅拌下通入氢气,氢气压力为0.1~2.0mpa,控制温度100~300℃,1~10小时后离心分离,获得包裹型双金属粒子;a3.双金属粒子负载将所述包裹型双金属粒子置于去离子水中,搅拌状态下加入活性炭载体,浸渍、过滤、洗涤,获得活性炭负载的双金属粒子;浸渍温度为20~80℃,浸渍时间为1~10小时;a4.干燥将活性炭负载的双金属粒子置于氮气气氛下,以0.5~2.0℃/min的速率从室温开始升温,至110~150℃后恒温干燥2~5小时,获得催化剂前体;a5.还原将催化剂前体置于氢气气氛下,以0.1~2.0℃/min的速率升温至250~450℃,恒温1~5小时,获得所述加氢脱氯催化剂。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高选择性加氢脱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1步骤的超声频率为30~50khz,功率为300~1000w。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高选择性加氢脱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金属盐为活性金属硝酸盐或活性金属氯化物;第二金属盐溶液为第二金属硝酸盐溶液或第二金属氯化物溶液,浓度为0.1~2.0mol/l。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高选择性加氢脱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乙二醇水溶
液、甲醛水溶液或葡萄糖水溶液的质量含量为1~20wt%。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高选择性加氢脱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试剂为乙二醇、硼氢化钠或水合肼中的至少一种,且所述还原试剂与第二金属的质量比为1:20~100。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高选择性加氢脱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试剂为质量含量为5~50wt%的还原试剂水溶液。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高选择性加氢脱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a3步骤中将包裹型双金属粒子置于去离子水中,超声5~20分钟、搅拌0.5~1小时后,在搅拌状态下加入活性炭载体。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高选择性加氢脱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a1步骤和a2步骤中离心分离后均采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14.根据权利要求6

13任一所述高选择性加氢脱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获得的所述加氢脱氯催化剂中,≥80%的活性金属粒子呈包裹型双金属结构。15.权利要求1

5任一所述高选择性加氢脱氯催化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用于三氟三氯乙烷、1,1,2

三氯

氟乙烷、1,2

二氯四氟乙烷、2,3

二氯

1,1,1,4,4,4

六氟
‑2‑
丁烯的加氢脱氯反应。16.一种三氟氯乙烯的连续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

5任一所述的核壳结构的加氢脱氯催化剂,以三氟三氯乙烷和氢气为原料经加氢脱氯反应制备获得三氟氯乙烯。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三氟氯乙烯的连续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三氟三氯乙烷与氢气的摩尔比为1:1~4。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三氟氯乙烯的连续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温度为150~300℃,原料空速为10~1200h
‑1。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