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发动机的预供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13003发布日期:2022-09-23 19:58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发动机的预供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预供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发动机的预供油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新装发动机在首次启动时,由于各运动件没有充足的润滑油进行预润滑操作,导致机器关键零部件异常磨损,进而使得发动机发生故障,缩短了使用寿命。针对于上述问题,现有技术在发动机启动之前,利用电动油泵为发动机供给机油并提供润滑,具体为将电动油泵置于油底壳机油液面以下并与主油道联通,在启动前利用控制电路通断来实现电动油泵的运转,提供预供油操作。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方案是利用机器运转时主油道的机油压力进行储能,采用加储油缸的方式来进行预供油操作。
3.但是,上述现有技术的成本较高、安全性及稳定性较差。同时需要改动机器机油管路或结构才能实现预供油操作,进而使得整体结构较为复杂。另外,上述现有技术不是单独的一套供油设备,无法进行移动以及多用途使用,无法实现多台机器的切换使用,通用性和适用性较低,同时需要发动机进行电控操作,自动化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预供油系统无法移动和通用性差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发动机的预供油装置,包括:
6.可移动式车体,所述可移动式车体内具有容置腔;
7.预供油单元,所述预供油单元位于所述容置腔内且包括油箱组件、机油滤清器、机油泵、电控组件和快装接头,所述油箱组件的出口端与所述机油滤清器的进口端相连通,所述机油滤清器的出口端与所述机油泵的进口端相连通,所述机油泵的出口端与所述快装接头的进口端相连通,所述电控组件与所述机油泵电连接。
8.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应用于发动机的预供油装置,采用移动式车体和预供油单元的组合结构,预供油单元设于移动式车体内,能够使得预供油单元进行移动并对不同位置的发动机进行供油,提升了便捷性,还能够切换多个发动机进行供油操作,提升了通用性和适用性,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控组件能够直接对机油泵进行独立控制和供电,进而直接对发动机进行预供油操作,提升了整体预供油装置的独立操作性能和自动化程度,另外,油箱组件能够存储一定的机油,机油滤清器能够对机油进行过滤操作,快装接头能够实现与发动机的快速连接并为发动机提供润滑机油,提升了可靠性。
9.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发动机的预供油装置,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油箱组件包括油箱、加热组件和液位计,所述油箱内具有油腔,所述加热组件部分设于所述油腔内,所述液位计连接于所述油箱的外
壁面且与所述油腔相连通。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组件包括温度计和与所述电控组件电连接的加热器,所述加热器部分设于所述油腔内并能够对所述油腔内的机油进行加热,所述温度计连接于所述加热器的顶端并能够检测所述加热器的温度。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预供油单元还包括第一三通阀,所述可移动式车体上设有进油口,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口端与所述油箱组件相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二口端与所述进油口相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三口端与所述机油滤清器相连通。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预供油单元还包括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的进口端与所述机油泵相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一出口端与所述油箱组件相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二出口端与所述快装接头相连通。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预供油单元还包括止回阀,所述止回阀连通于所述第二三通阀和所述快装接头之间。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预供油单元还包括泄压阀,所述泄压阀的进口端与所述止回阀相连通,所述泄压阀的第一出口端与所述油箱组件相连通,所述泄压阀的第二出口端与所述快装接头相连通。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预供油单元还包括压力表和流量计,所述压力表和所述流量计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二三通阀和所述快装接头之间,所述流量计与所述电控组件电连接。
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控组件包括蓄电瓶和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输入端与所述蓄电瓶电连接,所述继电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机油泵电连接。
1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可移动式车体包括车体部和若干滑轮部,所述车体部内具有所述容置腔,若干所述滑轮部间隔连接于所述车体部的底端且能够带动所述车体部进行移动。
附图说明
19.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20.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应用于预供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中各标号表示如下:
22.11、车体部;111、容置腔;112、进油口;12、滑轮部;
23.211、油箱;2111、油腔;2121、加热器;2122、温度计;213、液位计;22、机油滤清器;23、机油泵;241、蓄电瓶;242、继电器;25、快装接头;26、第一三通阀;27、第二三通阀;281、止回阀;282、泄压阀;291、压力表;292、流量计。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
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25.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26.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27.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
……
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28.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应用于预供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发动机的预供油装置。本实用新型中的应用于发动机的预供油装置包括可移动式车体和预供油单元,可移动式车体内具有容置腔111,预供油单元位于容置腔111内且包括油箱组件、机油滤清器22(能够对机油进行有效过滤,保障预供的机油干净无杂质,保护机器各零部件不受磨损)、机油泵23、电控组件和快装接头25,油箱组件的出口端与机油滤清器22的进口端相连通,机油滤清器22的出口端与机油泵23的进口端相连通,机油泵23的出口端与快装接头25的进口端相连通,快装接头25的出口端用于与发动机相连通,电控组件与机油泵23电连接。
29.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应用于发动机的预供油装置,采用移动式车体和预供油单元的组合结构,预供油单元设于移动式车体内,能够使得预供油单元进行移动并对不同位置的发动机进行供油,提升了便捷性,还能够切换多个发动机进行供油操作,提升了通用性和适用性,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控组件能够直接对机油泵23进行独立控制和供电,进而直接对发动机进行预供油操作,提升了整体预供油装置的独立操作性能和自动化程度,另外,油箱组件能够存储一定的机油,机油滤清器22能够对机油进行过滤操作,快装接头25能够实现与发动机的快速连接并为发动机提供润滑机油,提升了可靠性。
3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油箱组件包括油箱211、加热组件和液位计213,油箱211内具有油腔2111,加热组件部分设于油腔2111内,液位计213连接于油箱211的外壁面且与油腔2111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油箱211的油腔2111能够进行机油液的存储,加热组件能够对油腔2111内的机油液进行加热,进而满足不同温度下机油的预供及试验需求的使用。液位计213与油腔2111相连通,能够实时得知油腔2111内机油液的液位高度,在液位较低时便于工作人员对油箱211进行加油操作。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在机器油底壳取油,不用再改动拆卸机器油路,直接在预供油装置的油箱211内取油,避免了机器备件及管路改造安装时间,提升改造效率。
3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加热组件包括温度计2122和与电控组件电连接的加热器2121,加热器2121部分设于油腔2111内并能够对油腔2111内的机油进行加热,温度计2122连接于加热器2121的顶端并能够检测加热器2121的温度。在本实施例中,加热器2121能够对油腔2111内的机油液进行加热,进而满足不同温度下机油的预供及试验需求的使用,温度计2122能够实时检测加热器2121的温度,进而能够间接得知油腔2111内机油液的温度,便于作业人员对预供的机油液信息进行得知,便于后续进行响应的操作。
3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预供油单元还包括第一三通阀26,可移动式车体的车体部11上设有进油口112,第一三通阀26的第一口端与油箱组件中的油箱211相连通,第一三通阀26的第二口端与进油口112相连通,第一三通阀26的第三口端与机油滤清器22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三通阀26能够对每个端口进行开关状态的控制,当需要对外部发动机进行预供油操作时,第一三通阀26的第一口端和第三口端相连通,第二口端关闭,这样能够将油箱211内的机油液依次通过机油滤清器22和机油泵23,并最终输送至外部的发动机,进而完成预供油操作。而当预供油装置没有进行供油操作且油箱211内的机油液通过液位计213测得的高度不满足预设值时,作业人员能够通过进油口112并通过第一三通阀26进行对油箱211的加液操作(此时的第一三通阀26的第一口端和第二口端保持开启状态,第三口端保持关闭状态),最终完成油箱211的补液操作。
3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预供油单元还包括第二三通阀27,第二三通阀27的进口端与机油泵23相连通,第二三通阀27的第一出口端与油箱组件相连通,第二三通阀27的第二出口端与快装接头25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三通阀27能够对每个端口进行开断状态的控制,当需要进行预供油操作时,关闭第二三通阀27的第一出口端,连通并开启第二三通阀27的进口端和第二出口端。当需要进行预供油装置的内部试验等操作时,关闭第二三通阀27的第二出口端,连通并开启第二三通阀27的进口端和第一出口端。
34.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三通阀26和第二三通阀27的相互配合可实现内外部不同场景及试验需求的快速切换使用,可给发动机预供油,切换后也可以给自带的油箱211进行补油等。
3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预供油单元还包括止回阀281,止回阀281连通于第二三通阀27和快装接头25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止回阀281能够防止机油液倒流和机油泵23反转,保证液体单向流动,不会出现发动机的润滑油液流向油箱211的现象,提升了可靠性。
3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预供油单元还包括泄压阀282,泄压阀282的进口端与止回阀281相连通,泄压阀282的第一出口端与油箱组件相连通,泄压阀282的第二出口端与快装接头25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当由油箱211流向发动机的机油液压力较大时,泄压阀282的第一出口端会受到压力并达到开启状态,进而将过压的机油液返送至油箱211,形成一个闭环控制保护,保证油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7.进一步地,止回阀281及泄压阀282能够保障预供油操作安全进行,还能够有效的保障发动机使用寿命,大大提升试验改造效率。
3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预供油单元还包括压力表291和流量计292,压力表291和流量计292分别连通于第二三通阀27和快装接头25之间,流量计292与电控组件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压力表291能够检测止回阀281和快装接头25之间的机油液压力,流量计292能够检测出止回阀281和快装接头25之间的机油液流量,便于工作人员方便直观的对油箱211和发动机之间的油路信息进行获得,便于后续进行记录或其他操作。
3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电控组件包括蓄电瓶241和继电器242,继电器242的输入端与蓄电瓶241电连接,继电器242的输出端与机油泵23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蓄电瓶241能够对继电器242进行电力的提供,且继电器242能够分别对机油泵23、加热器2121和流量计292进行电路控制,即能够直接对机油泵23、加热器2121和流量计292进行独立控制和供电,进而直接对发动机进行预供油操作,提升了整体预供油装置的独立操作性能和自动化程度。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控组件安全有效,一键开关启用设备,不需要单独连接电源,不受地点及供电限制。
4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可移动式车体包括车体部11和若干滑轮部12,车体部11内具有容置腔111,若干滑轮部12间隔连接于车体部11的底端且能够带动车体部11进行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滑轮部12为万向轮,若干万向轮设于车体部11的底端,能够带动车体部11进行各个方向的位移,进而实现整体可移动式车体的移动,使得位于容置腔111的预供油单元对不同位置的发动机进行供油,不受地点影响,随用随取,方便快捷,安全高效,还能够切换多个发动机进行供油操作,提升了通用性和适用性。
41.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预供油装置与发动机通过快装接头25进行连通,安装方式和拆卸操作更为便捷。其中,本实用新型中各个部件之间的管路使用专用机油编织软管,各连接头密封连接可靠,可快速拆装使用,管路不存在密封不良、可靠性低的问题。另外,快装接头25与发动机之间的进油管使用编织加长油管,满足远距离发动机也能有效连接。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