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原高寒隧道施工通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81423发布日期:2022-10-21 23:1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原高寒隧道施工通风装置,包括矩形的通风管(1)和位于通风管(1)中心处圆柱形的固定筒(10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筒(102)的前端外侧和通风管(1)侧壁之间封闭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筒(102)的圆周侧壁上左右对称设有两个弧形的第一通风槽(103),后侧端上下对称设有两个扇形的第二通风槽(107),且第一通风槽(103)和第二通风槽(107)中均固定有滤网,所述通风管(1)的侧壁上对应第一通风槽(103)的位置固定有电加热器(105),且电加热器(105)电连接有电源和开关;所述固定筒(102)的侧壁设有清理组件,外侧套接有转动筒(2),转动筒(2)的后侧端固定有转动板(201),转动板(201)的中心处设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筒(2)上对应第一通风槽(103)的位置设有第一连通槽(206),转动板(201)上对应转动筒(2)的外侧位置对称设有两个第二连通槽(207),且内侧对称设有两个扇形的第三连通槽(208),第三连通槽(208)的位置与第二通风槽(107)的位置错开,所述通风管(1)的后侧段中固定有固定台(104),固定台(104)的中心处设有圆形槽口,圆形槽口的两侧对应第二连通槽(207)的位置设有扇形槽(1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原高寒隧道施工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组件包括固定于固定筒(102)后侧端中心处的圆筒状的固定箱(106)和转动连接于固定筒(102)后侧端中心处的驱动轴(302),所述驱动轴(302)的后侧端伸入固定箱(106)中,并固定有第二齿轮(303),第二齿轮(303)的底部啮合有第三齿轮(304),且第三齿轮(304)连接有电机,所述驱动轴(302)的前侧端沿固定筒(102)的半径方向固定有第二刷板(301),第二刷板(301)的内侧面上设有刷毛,并通过刷毛与固定筒(102)的内侧端接触,所述第二刷板(301)的外侧端沿固定筒(102)的长度方向固定有弧形的第一刷板(3),第一刷板(3)上均布有刷毛,并通过刷毛与固定筒(102)的内侧壁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原高寒隧道施工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刷板(301)的内侧面上对应驱动轴(302)的位置设有环形槽(305),环形槽(305)的圆心与驱动轴(302)的圆心重合,所述环形槽(305)中设有环形板(306),且环形板(306)的内侧面通过均匀设置的多个弹簧与环形槽(305)内侧端连接,外侧面与固定筒(102)的内侧端面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原高寒隧道施工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固定于转动板(201)后侧端中心处的圆筒状的转动箱(202),转动箱(202)的端部内侧中心处固定有驱动筒(203),驱动筒(203)与固定箱(106)的后侧端中心处转动连接,且内侧端伸入固定箱(106)中,伸入段侧壁上固定有齿圈(204),齿圈(204)的上部啮合有第一齿轮(205),且第一齿轮(205)连接有电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原高寒隧道施工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302)的外侧端套接于驱动筒(203)中。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高原高寒隧道施工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筒(102)的前侧端和通风管(1)的侧壁之间固定有导流板(101),且导流板(101)向固定筒(102)端部倾斜。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隧道施工技术领域的一种高原高寒隧道施工通风装置,包括通风管和固定于通风管中的固定筒,固定筒上设有第一通风槽、第二通风槽和滤网,并对应滤网的位置设有清理组件,固定筒的外侧设有转动筒和转动板,转动板上设有转动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组件使转动板和转动筒转动,切换第一通风槽和第二通风槽的开闭状态,当第二通风槽打开时,空气直接通过第二通风槽流通,当第一通风槽打开时,空气通过电加热器加热后进行流通输送,以便根据对应区域对通风温度的需要选择不同的通风途径和工作状态;通过第一通风槽和第二通风槽中的滤网对空气进行过滤,并通过通过清理组件对滤网进行清理,避免滤网堵塞等。避免滤网堵塞等。避免滤网堵塞等。


技术研发人员:王源源 杨波 祝群 王苗 宋丽 张欣 谢雷 杜润洋 李虎刚 李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河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18
技术公布日:2022/10/2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