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松结构以及包括其的行程可调气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25556发布日期:2022-01-29 15:4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松结构,所述防松结构用于固定行程调节套和活塞杆相对位置,所述活塞杆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活塞杆、第二活塞杆和第三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穿设于缸筒,所述第二活塞杆用于与所述行程调节套可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松结构包括:至少一个防脱杆;防回转卡套,所述防回转卡套上设置有依次连通的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上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固定槽,所述防脱杆能够连接在所述固定槽内,且与进入所述第二限位槽内的第三活塞杆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至少局部包覆所述行程调节套,所述行程调节套至少相对两侧表面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内壁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行程调节套间隙配合,所述第二限位槽与所述第三活塞杆间隙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防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杆包括杆体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杆体相对两端的限位端和连接端,所述杆体上设置有限位卡,所述限位卡和所述限位端之间设置有回位弹簧,所述连接端用于与所述第三活塞杆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防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均沿着所述防回转卡套的轴向方向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防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沿着所述防回转卡套的径向方向延伸。7.一种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防松结构的行程可调气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所述缸体至少一端设置有端盖;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能够沿着所述缸体的轴向方向往复移动,所述活塞杆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活塞杆、第二活塞杆和第三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穿设出所述端盖;行程调节套,所述行程调节套套设在所述第二活塞杆上,且与所述第二活塞杆可移动连接;防松结构,所述防松结构的第一限位槽包覆所述行程调节套,所述第三活塞杆穿设于所述防松结构的第二限位槽,所述防松结构的防脱杆连接在所述防松结构的固定槽内,且与所述第三活塞杆可拆卸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行程可调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的外壁面上设置有刻度线,所述刻度线沿着所述端盖的轴向方向延伸。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行程可调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调节套与所述第二活塞杆螺纹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行程可调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活塞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沿着周向方向均匀分布的安装槽,所述防脱杆与所述安装槽可拆卸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松结构以及包括其的行程可调气缸,防松结构包括:所述防松结构用于固定行程调节套和活塞杆相对位置,所述活塞杆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活塞杆、第二活塞杆和第三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穿设于缸筒,所述第二活塞杆用于与所述行程调节套可移动连接,所述防松结构包括:至少一个防脱杆;防回转卡套,所述防回转卡套上设置有依次连通的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上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固定槽,所述防脱杆能够连接在所述固定槽内,且与进入所述第二限位槽内的第三活塞杆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松结构以及包括其的行程可调气缸,来解决现有的行程可调气缸的防松结构提供的防松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想的问题。想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马清海 韩志远 何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SMC(中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6
技术公布日:2022/1/2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