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污泵注油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49744发布日期:2022-06-29 01:32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污泵注油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润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污泵注油设备。


背景技术:

2.排污泵是一种泵与电机连体,并同时潜入液下工作的泵类产品,与一般卧式泵或立式污水泵相比,排污泵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安装维修方便,大型的排污泵一般都配有自动藕合装置可以进行自动安装,安装及维修相当方便,连续运转时间长,排污泵由于泵和电机同轴,轴短,转动部件重量轻,保持良好的润滑和工况使用寿命可以达到很久。
3.目前大部分排污泵的润滑和上油主要依靠人工操作,通过人工对轴承部分润滑上油,但是人工操作粗糙,难以做到根据工况进行及时补充上油,而且人工操作效率低,实际操作中容易遗漏导致忘记上油影响排污泵的运行和导致磨损加重影响排污泵的工作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排污泵注油设备。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排污泵注油设备,包括排污泵轴承箱,所述排污泵轴承箱通过两端的法兰固定安装于排污泵的内部,所述排污泵轴承箱内腔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排污泵轴承,所述排污泵轴承箱的顶端位于所述排污泵轴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排污泵注油箱,所述排污泵注油箱的内侧固定套接有排污泵传动轴,所述排污泵注油箱的内侧底部固定安装有注油腔,所述排污泵注油箱的内侧由底端到顶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内啮合齿圈、第二内啮合齿圈和第三内啮合齿圈,且所述排污泵注油箱的内侧与所述第二内啮合齿圈底部平行的位置通过可转动轴固定套接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排污泵注油箱的内侧与所述第三内啮合齿圈底部平行的位置通过可转动轴固定套接有第三传动齿轮。
7.优选地,所述排污泵传动轴的表侧壁活动套接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排污泵传动轴的内侧活动套接有l型调节杆,所述l型调节杆的表侧壁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内侧壁通过矩形板相连接,且所述排污泵传动轴的侧面还开设有供矩形板滑动的槽。
8.优选地,所述第二内啮合齿圈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外侧壁相啮合,所述第三内啮合齿圈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三传动齿轮的外侧壁相啮合,所述第一传动齿轮沿所述排污泵传动轴的方向可以与所述第一内啮合齿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三传动齿轮相啮合。
9.优选地,所述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三传动齿轮的齿宽相等,所述第一内啮合齿圈、所述第二内啮合齿圈和所述第三内啮合齿圈的齿宽相等且大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齿宽的两倍。
10.优选地,所述排污泵传动轴的内侧壁在垂直方向由下到上依次开设有第一档位槽、第二档位槽和第三档位槽,且所述第一档位槽、所述第二档位槽和所述第三档位槽的底
部为与所述l型调节杆表侧壁相匹配的弧形设计。
11.优选地,所述注油腔的内腔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贴近所述注油腔外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调节滑块,所述矩形槽的底部还开设有渗油孔。
12.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1、工作时通过排污泵传动轴的转动带动排污泵注油箱转动,带动注油腔转动,调节滑块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矩形槽朝注油腔的外侧方向运动,对压缩弹簧进行压缩,注油腔内部的润滑油液通过渗油孔渗出进入对排污泵轴承进行润滑,无需人工操作,随机械运作进行自动同步上油,节约了人工成本,实现了自动上油操作,保证了机械整体的稳定运行。
14.2、根据工作状况和排污泵需要的润滑条件不同,通过对l型调节杆在垂直方向调节,可以将l型调节杆的顶端挂载于第一档位槽、第二档位槽或第三档位槽,可以对应调节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一内啮合齿圈、第二传动齿轮或第三传动齿轮相啮合,可以对排污泵注油箱和注油腔的转动速度进行调节,通过改变注油腔的转速,可以调节调节滑块受到的离心力和对压缩弹簧的压缩量,从而调节渗油孔的开口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上油量进行调节,不仅保证了机械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也减少了润滑油料的浪费。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排污泵注油设备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排污泵注油设备的排污泵注油箱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排污泵注油设备的l型调节杆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排污泵注油设备的出油量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排污泵注油设备的注油腔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排污泵轴承箱;2、排污泵轴承;3、排污泵传动轴;4、排污泵注油箱;5、注油腔;6、第一传动齿轮;7、第一内啮合齿圈;8、第二内啮合齿圈;9、第三内啮合齿圈;10、第二传动齿轮;11、第三传动齿轮;12、l型调节杆;13、第一档位槽;14、第二档位槽;15、第三档位槽;16、矩形槽;17、压缩弹簧;18、调节滑块;19、渗油孔;20、矩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参照图1-5,一种排污泵注油设备,包括排污泵轴承箱1,排污泵轴承箱1通过两端的法兰固定安装于排污泵的内部,排污泵轴承箱1内腔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排污泵轴承2,排污泵轴承箱1的顶端位于排污泵轴承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排污泵注油箱4,排污泵注油箱4的内侧固定套接有排污泵传动轴3,排污泵注油箱4的内侧底部固定安装有注油腔5,排污泵注油箱4的内侧由底端到顶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内啮合齿圈7、第二内啮合齿圈8和第三内啮合齿圈9,且排污泵注油箱4的内侧与第二内啮合齿圈8底部平行的位置通过可转动轴固定套接有第二传动齿轮10,排污泵注油箱4的内侧与第三内啮合齿圈9底部平行的位置通过可转
动轴固定套接有第三传动齿轮11。
23.如图3,排污泵传动轴3的表侧壁活动套接有第一传动齿轮6,排污泵传动轴3的内侧活动套接有l型调节杆12,l型调节杆12的表侧壁与第一传动齿轮6的内侧壁通过矩形板20相连接,且排污泵传动轴3的侧面还开设有供矩形板20滑动的槽。
24.如图2,第二内啮合齿圈8的内侧壁与第二传动齿轮10的外侧壁相啮合,第三内啮合齿圈9的内侧壁与第三传动齿轮11的外侧壁相啮合,第一传动齿轮6沿排污泵传动轴3的方向可以与第一内啮合齿圈7、第二传动齿轮10和第三传动齿轮11相啮合。
25.如图2,第一传动齿轮6、第二传动齿轮10和第三传动齿轮11的齿宽相等,第一内啮合齿圈7、第二内啮合齿圈8和第三内啮合齿圈9的齿宽相等且大于第一传动齿轮6齿宽的两倍。
26.如图4,排污泵传动轴3的内侧壁在垂直方向由下到上依次开设有第一档位槽13、第二档位槽14和第三档位槽15,且第一档位槽13、第二档位槽14和第三档位槽15的底部为与l型调节杆12表侧壁相匹配的弧形设计。
27.如图5,注油腔5的内腔开设有矩形槽16,矩形槽16贴近注油腔5外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压缩弹簧17,压缩弹簧17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调节滑块18,矩形槽16的底部还开设有渗油孔19。
28.本实用新型中,工作时通过排污泵传动轴3的转动带动排污泵注油箱4转动,带动注油腔5转动,调节滑块18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矩形槽16朝注油腔5的外侧方向运动,对压缩弹簧17进行压缩,注油腔5内部的润滑油液通过渗油孔19渗出进入对排污泵轴承2进行润滑,无需人工操作,随机械运作进行自动同步上油,节约了人工成本,实现了自动上油操作,保证了机械整体的稳定运行;
29.根据工作状况和排污泵需要的润滑条件不同,通过对l型调节杆12在垂直方向调节,可以将l型调节杆12的顶端挂载于第一档位槽13、第二档位槽14或第三档位槽15,可以对应调节第一传动齿轮6与第一内啮合齿圈7、第二传动齿轮10或第三传动齿轮11相啮合,可以对排污泵注油箱4和注油腔5的转动速度进行调节,通过改变注油腔5的转速,可以调节调节滑块18受到的离心力和对压缩弹簧17的压缩量,从而调节渗油孔19的开口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上油量进行调节,不仅保证了机械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也减少了润滑油料的浪费。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