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杆转子设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302487发布日期:2022-11-23 08:5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螺杆转子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转速及真空度要求设计得到螺杆转子的型线;s2、分三段加工螺杆转子的螺纹导程,三段螺纹导程包括螺距依次降低布置且型线相同的进气段(12)、渐变压缩段(13)以及排气段(14),进气段(12)以及排气段(14)的螺距呈等距设计,渐变压缩段(13)的螺距沿轴向逐渐缩小且渐变压缩段(13)的首尾处的螺距分别与对应进气段(12)以及排气段(14)处的螺距相等;s3、取预定长度的进气段(12)、渐变压缩段(13)以及排气段(14)依次镶嵌固定在中心轴(11)上;螺杆转子的型线包括依次布置且首尾相连的第一外摆线ab、第一内摆线bc、齿根圆线cd、第二内摆线de、齿顶圆线ef以及第二外摆线ef,其中齿根圆线cd是以半径为r
r
的圆弧线,齿顶圆线ef是以半径为r
t
的圆弧线;所述第一外摆线ab的坐标函数:x1=120cos(t1)-60cos(2t1);y1=-120sin(t1)+60sin(2t1);t1=[0.83,0];所述第一内摆线bc的坐标函数:x2=120cos(t2+¢)-78cos(2t2+¢);y2=78sin(2t2+¢)-120sin(t2+¢);t2=[0,0.44];所述第二内摆线de的坐标函数:x3=-120cos(t3+¢)+78cos(2t3+¢);y3=78sin(2t3+¢)-120sin(t3+¢);t3=[-0.44,0];¢可由(r
t
+r
r
)cos(t2+¢)-r
t cos(2t2+¢)=0或(r
t
+r
r
)cos(t3+¢)-r
t
cos(2t3+¢)=0求得;所述第二外摆线ef的坐标函数:x4=-120cos(t4)+60cos(2t4);y4=-120sin(t4)+60sin(2t4);t4=[-0.8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杆转子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r
t
=78mm,r
r
=42mm,齿根圆线cd圆心与齿顶圆线ef圆心间的距离为120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螺杆转子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进气段(12)长度为160mm,螺距为80mm,啮合间隙为0.25mm;所述渐变压缩段(13)长度为122.5mm,螺距自80mm均匀缩小至18mm,啮合间隙0.21mm;所述排气段(14)的长度为99mm,螺距为18mm,啮合间隙0.15m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杆转子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转速及真空度要求设计得到螺杆转子的型线;S2、分三段加工螺杆转子的螺纹导程,三段螺纹导程包括螺距依次降低布置且型线相同的进气段、渐变压缩段以及排气段,进气段以及排气段的螺距呈等距设计,渐变压缩段的螺距沿轴向逐渐缩小且渐变压缩段的首尾处的螺距分别与对应进气段以及排气段处的螺距相等;S3、取预定长度的进气段、渐变压缩段以及排气段依次镶嵌固定在中心轴上。本发明设计的螺杆转子密封性好且可在高转速下实现对小分子气体的抽气作业。子气体的抽气作业。子气体的抽气作业。


技术研发人员:周良峰 黄鑫 张大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斯凡克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29
技术公布日:2022/11/2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