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增力缸及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230535发布日期:2023-08-25 00:30阅读:31来源:国知局
气液增力缸及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动力驱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气液增力缸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1、气液增力缸是一种能够利用气体和液体相互作用的装置,即其将气压和液压作用于工作活塞上,以增加输出力的装置,通过气液增力缸的应用,能够实现加工效率的提升;气液增力缸在许多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机械制造、工程机械、航空航天等领域,能够提供运动的平稳加速和减速,在实际应用中,气液增力缸具有易于安装、结构简单、提升工作效率的优点。

2、目前,现有的气液增力缸需要通过与液体输送泵、空气压缩设备的配合才能进行工作,其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的消耗将导致气液增力缸的能效降低;

3、具体来说:气液增力缸中需要使用气体对增力液体进行压缩,以产生高压力液压力,而压缩气体的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气液增力缸在工作时需要与空气压缩设备相配合,另外,为了保证液体输送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气液增力缸还需要与液体输送泵相配合,而液体输送泵也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

4、因此,目前亟需一种能够减少压缩气体消耗,且提高活塞杆运动效率,进而提高气液增力缸工作效率的气液增力缸。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发明的一种气液增力缸及其工作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液增力缸,包括:前进组件,包括前进缸体、第一活塞件,所述前进缸体开设有第一运动腔、第一气口,所述第一运动腔内设有缓冲件,所述第一气口与第一运动腔相连通;所述第一活塞件安装于第一运动腔内,且所述第一活塞件的两端分别穿过前进缸体;工作液压缸体,其安装于前进缸体、增力缸体之间,且所述工作液压缸体开设有储液腔、注液口、第二气口,所述储液腔内储存有增力液体,所述注液口与储液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气口与第一运动腔相连通;增力组件,包括增力缸体、第二活塞件、弹簧件、电磁铁件,所述增力缸体开设有第二运动腔,所述第二活塞件至少部分插入于第二运动腔内,所述弹簧件安装于第二运动腔内,且与第二活塞件抵触;所述电磁铁件分别安装于增力缸体、第二活塞件,通过电磁铁件增加第二活塞件的运动速度,且为储液腔提供预压力;控制单元,其分别与前进缸体、工作液压缸体、增力缸体相连接。

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活塞件包括工作活塞、第一活塞杆、第二活塞杆,所述工作活塞安装于第一运动腔内,所述第一活塞杆的一端与工作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杆的另一端穿过前进缸体;所述第二活塞杆的一端与工作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另一端至少部分插入于储液腔内。

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活塞件包括增压活塞、储液活塞、第三活塞杆,所述增压活塞、储液活塞分别安装于第二运动腔的两端,所述第三活塞杆的一端与增压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活塞杆的另一端穿过储液活塞,且至少部分插入于储液腔内。

5、进一步地,所述增压活塞、储液活塞的外周尺寸大于第三活塞杆的外周尺寸,且所述储液活塞与第二运动腔内壁抵触。

6、进一步地,所述弹簧件套设于第三活塞杆上,且位于增压活塞、储液活塞之间,所述弹簧件的外周尺寸小于增压活塞、储液活塞的外周尺寸,且大于第三活塞杆的外周尺寸。

7、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铁件包括第一磁铁、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安装于增力缸体内,且与增力缸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磁铁安装于储液活塞上,且与储液活塞相连接,通过第一磁铁、第二磁铁的配合,增加第三活塞杆的运动速度,且为储液腔提供预压力。

8、进一步地,还包括发电装置,所述发电装置包括直线式发电单元、永磁铁件,所述直线式发电单元安装于前进缸体输出端,且所述直线式发电单元与蓄电池相连接;所述永磁铁件套设于第一活塞杆上,通过第一活塞杆带动永磁铁件运动,进而通过永磁铁件与直线式发电单元配合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9、进一步地,所述直线式发电单元包括定子铁芯、定子绕组,所述定子铁芯安装于前进缸体、增力缸体内,且开设有绕组槽,若干个绕组槽沿定子铁芯的轴向呈阵列式布置;所述定子绕组安装于绕组槽内。

10、进一步地,所述永磁铁件包括动子磁轭、动子磁极,所述动子磁轭套设于第一活塞杆上;所述动子磁极安装于动子磁轭上,且若干个动子磁极沿动子磁轭的轴向呈阵列式布置。

11、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阀、第一调速阀、第二调速阀、力行程供给源、第三调速阀、节流阀,所述第一调速阀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气口、控制阀相连通;所述第二调速阀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气口、控制阀相连通;所述力行程供给源安装于增力缸体上,且与第二运动腔相连通;所述第三调速阀的两端分别与力行程供给源、第二气口相连通;所述节流阀的两端分别与力行程供给源、第一气口相连通。

12、进一步地,所述前进组件还包括第一密封单元、第二密封单元,所述第一密封单元安装于前进缸体输出端,通过第一密封单元形成第一密封层;所述第二密封单元安装于第一运动腔与前进缸体输出端之间,且与第一活塞杆抵触,通过第二密封单元形成第二密封层。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单元包括密封环、驱动件,所述密封环安装于前进缸体输出端,且与气源相连通;所述密封环开设有气孔,若干气孔沿密封环内周呈阵列式布置;所述驱动件安装于密封环上,且与密封环运动端相连接,通过气源将压缩空气导入气孔,进而通过驱动件驱动密封环运动端转动,将气孔喷出的压缩空气形成气膜;所述第二密封单元采用至少一个密封垫圈,所述密封垫圈与第三活塞杆抵触。

1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气液增力缸的工作方法,使用所述的一种气液增力缸,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通过向第二气口导入压缩空气,驱动第一活塞件向待加工工件方向运动,将待加工工件抵触;步骤s2:待第一活塞件与待加工工件抵触后,通过压缩空气挤压第二活塞件向第一活塞件方向运动,同时通过电磁铁件增加第一活塞件运动速度,进而通过第二活塞件挤压储液腔内的增力液体,形成高压增力液体带动第一活塞件产生增力行程;步骤s3:通过向第一气口导入压缩空气,驱动第一活塞件向增力缸体方向运动,将第一活塞件复位,同时通过弹簧件、电磁铁件带动第二活塞件向增力缸体方向运动,将第二活塞件快速复位。

15、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第一活塞件向待加工工件方向运动的方法为:步骤s10:通过向第二气口导入压缩空气,驱动工作活塞带动第一活塞杆向待加工工件方向运动,通过工作活塞带动第二活塞杆同步运动;步骤s11:在第一活塞杆运动时,通过第一活塞杆带动动子磁轭的动子磁极同步运动,进而通过动子磁极于定子铁芯的定子绕组之间运动产生电能;步骤s12:在第一活塞杆运动预设距离时,通过向第一气口导入压缩空气预设时间,为工作活塞提供运动缓冲。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活塞件向第一活塞件方向运动的方法为:步骤s20:通过压缩空气挤压增压活塞向待加工工件方向运动,通过增压活塞带动第三活塞杆同步运动,将第三活塞杆穿过储液活塞,且至少部分插入于储液腔内与第二活塞杆抵触;步骤s21:通过向第一磁铁、第二磁铁通电,增加第三活塞杆的运动速度,进而通过第三活塞杆挤压储液腔内的增力液体,形成高压增力液体;步骤s22:通过高压增力液体为工作活塞提供增力行程,形成冲压力输出。

17、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8、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气液增力缸及其工作方法,能够为气液增力缸提供安全、准确、可靠的工作,且降低工作噪音;还能够在气路关闭时,保证增力液体存在一定的预压,由此保证在任何安装方向和位置,气液增力缸都能可靠地工作;且通过弹簧件与电磁铁件的配合,还能够降低气液增力缸在工作时的空气消耗量,即气液增力缸活塞回到起始位置是非气动的,无需耗费压缩空气,能够降低气液增力缸的能耗;

19、2、还能够通过电磁铁件辅助第三活塞杆运动,提高第三活塞杆的工作效率;

20、3、能够在第一活塞杆运动时,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进行存储,进一步降低气液增力缸能耗;

21、4、采用喷出的压缩空气形成气膜,利用气膜形成密封,同时,利用压缩空气的喷出,还能够避免增力液体附着于第一活塞杆表面产生泄漏,减少增力液体对环境的污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