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机动车内油路传输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1756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机动车内油路传输的连接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动车管路/管道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机动车内油路传输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是一种用来输送气体、液体等流体的装置,通常连接器是由管子、管子连接件、阀门等连接而成;现有技术中,为了方便连接器的布置及安装,通常采用导管接头的方式来完成,现有接头的连接方式有螺纹连接、焊接及卡压等,在实际的操作安装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接头制造,安装不方便、装卸困难、安装速度慢、锁紧扣件保持力不够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快速连接器应运而生。

在目前现有的连接器中,把锁紧扣件全部没入母接头这类快速连接器,有相当一部分锁紧扣件对公接头产生的保持力不足以确保管路的可靠连接。同时多次拆装后,锁紧扣件容易失去原有保持力,所以会使连接断开。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快速连接器技术存在锁紧扣件产生的保持力不够,提供一种带有对称结构设计的锁紧扣件,且具有安装/拆卸高效、保持力足够强劲、性能优良以及具有智能化功能的应用于机动车内油路传输的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产品中不足,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机动车内油路传输的连接器,包括公接头和母接头,所述公接头通过锁紧扣件与母接头固定连接;所述公接头为空心导管,该公接头依次是由公连接管、第一环形凸起、第二环形凸起、第三环形凸起和第一软管连接部一体连接而成的;在第一环形凸起与第二环形凸起之间形成能够与锁紧扣件相配合的卡接槽部;在公连接管的外壁面上套设有能够与母接头保持密封状态的密封装置。

所述母接头是由卡接头部、母接头中部和第二软管连接部一体连接组成的;在将公接头的公连接管延伸进入母接头内通孔时,公连接管的外壁面通过密封装置与母接头的母接头中部内壁面密封连接;锁紧扣件向下贯穿通过卡接头部的敞口顶面端并与已嵌置在母接头内的公接头中卡接槽部相配合连接;卡接头部的敞口顶面端设有侧边横向卡扣件通槽、纵向开口固定部、中部开口固定部。

所述锁紧扣件呈中心对称结构设计,具体地:该锁紧扣件包括手取底板部、两对侧边卡扣部、两根纵向固定卡条、加强筋板、加强筋以及与该加强筋连接成一体的半圆弧形插件头;所述两对侧边卡扣部、两根纵向固定卡条、加强筋板、加强筋分别固定在手取底板部的同一侧面上;两对侧边卡扣部分别设置在手取底板部同侧两端面上,两根纵向固定卡条也分别设置在手取底板部同侧两端面上,且两根纵向固定卡条分别位于对应一对侧边卡扣部中间;加强筋以及与该加强筋连接成一体的半圆弧形插接头均分别位于两对侧边卡扣部之间以及两根纵向固定卡条之间;所述半圆弧形插接头包括半圆弧槽口部以及位于该半圆弧槽口部底端相连接的包边扣;该结构的设计能够有效地包裹住公接头上的卡接槽部,以防止卡接槽部以及整个公接头在横向(即前后或者左右)方向上摇摆或波动。

两对侧边卡扣部分别与对应的侧边横向卡扣件通槽嵌套配合连接;在侧边横向卡扣件通槽的左右两侧部开设有能够与每对侧边卡扣部上缺口相配合的弧形开口;其中:每对侧边卡扣部是由第一卡接副和第二卡接副并排而成的,第一卡接副是由第一连接筋条与第一弧形弹接部一体连接而成的,第二卡接副是由第二连接筋条与第二弧形弹接部一体连接而成的;第一弧形弹接部与第一连接筋条之间连接处形成向上45°夹角的缺口A;第二弧形弹接部与第二连接筋条之间连接处形成向上45°夹角的缺口B;纵向固定卡条设置于第一卡接副与第二卡接副之间;在将锁紧扣件向下贯穿通过卡接头部的敞口顶面端时,半圆弧形插接头同时贯穿通过卡接头部的敞口顶面端并向下卡扣住已嵌置在母接头内的公接头中卡接槽部;加强筋嵌置进入中部开口固定部内,同时位于加强筋下端的半圆弧形插接头与中部开口固定部相抵扣;这样的结构设计也有效地保证了锁紧扣件在纵向(即上下)方向上的稳固性。

每对侧边卡扣部嵌置进入对应的侧边横向卡扣件通槽内,每对侧边卡扣部的第一卡接副上的第一弧形弹接部、第二卡接副上的第二弧形弹接部分别卡扣接入位于侧边横向卡扣件通槽左右两侧部上的弧形开口内;而且两根纵向固定卡条嵌置进入对应的纵向开口固定部内。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外O型橡胶密封圈、内挡圈、内O型橡胶密封圈;所述外O型橡胶密封圈、内挡圈、内O型橡胶密封圈依次从外到内紧密地夹设在公连接管的外壁面与母接头的内壁面之间;从而保证了该连接器的密封性。

作为优选,第二环形凸起的外径大于第三环形凸起的外径,以及第三环形凸起的外径大于第一环形凸起的外径。

作为优选,在母接头中部的内壁面下端侧设置有射频识别标签、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由于在公连接管的外壁面与母接头的母接头中部内壁面之间通过密封装置实现连接;考虑到:密封装置是由外O型橡胶密封圈、内挡圈、内O型橡胶密封圈依次从外到内紧密地夹设在公连接管的外壁面与母接头的内壁面之间;密封装置在经过长时间持续使用而导致老化,位于公接头及母接头的空心管道内液体可能存在着渗透到母接头中部的内壁面与公连接管的外壁面之间连接处,因此将射频识别标签设置在母接头中部的内壁面下端侧主要作用是进行预警,使得在发生液体泄漏后射频识别标签能够及时传递相关报警信息,达到第一时间预警效果。同时考虑到液体自重或者本来液体流动时自然地贴合在管道下侧面。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中的母接头中部下端面上开设有一个能够嵌置进入射频识别标签、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的槽口,且针对该槽口配合设有一槽口封装盖,该槽口封装盖包括便于工作人员操作的封装盖手取部和两根嵌入式螺纹柱,在将射频识别标签、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嵌置进入母接头中部内壁面后,然后通过槽口封装盖的两根嵌入式螺纹柱与母接头中部外壁面螺纹配合连接,同时实现对槽口的密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器中采用了呈对称结构设计的锁紧扣件,避免了现有自锁器或者锁紧扣件在正向还是反向上的调整所耗费安装时间,即在降低成本、提高安装/拆卸效率的同时,又保证了本实用新型中的锁紧扣件的性能;同时在将该锁紧扣件应用到应用于机动车内油路传输的连接器中保证该机动车内油路传输的连接器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RFID射频识别标签和相关传感器,其作用有:RFID射频识别标签能够用于检测有无液体泄漏;由于温度传感器或者压力传感器与密封圈(即外O型橡胶密封圈、内挡圈或内O型橡胶密封圈)的最底面的间接一般一毫米不到,并由温度传感器来检测离最近点的温度变化;同时压力传感器由于发生泄漏肯定有中部液体积累现象,必然导致压力变大。另外RFID射频识别标签以及温度传感器或者压力传感器可以监测工作环境的温度变化和工作空气的颗粒浓度及接头工作时间。RFID射频识别标签还可以记录工作时间、标记产品型号(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在LED显示屏中显示合格通过与否)RFID射频识别标签还能够实现产品追溯,因为射频识别标签能记录使用情况,方便后期研究和使用情况追踪,为后续改进提供材料。使用RFID射频识别标签以及温度传感器或者压力传感器.实现了产品智能化,可以在汽车仪表盘上显示管道的流体温度、流速情况、周围环境温度,也可用于引擎盖各处温度采集用或输送管道各段温度和流速采集,最终能让车主、维修人员、设计人员、试验人员通过手机下载APP直接知道接头处液体温度、有无泄漏、液体流速、周边工作环境监测等等。预防事故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整体结构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锁紧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母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槽口封装盖(4)的结构示意图。

图6、图7和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整体不同剖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机动车内油路传输的连接器,具体地:如图 1和图6~8所示,该连接器包括公接头1和母接头2,所述公接头1通过锁紧扣件3与母接头2固定连接;所述公接头1为空心导管,该公接头1依次是由公连接管15、第一环形凸起11、第二环形凸起13、第三环形凸起14和第一软管连接部一体连接而成的;在第一环形凸起11与第二环形凸起13之间形成能够与锁紧扣件3相配合的卡接槽部12;在公连接管 15的外壁面上套设有能够与母接头2保持密封状态的密封装置。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所述母接头2是由卡接头部21、母接头中部23和第二软管连接部一体连接组成的;在将公接头1的公连接管15延伸进入母接头2内通孔时,公连接管15的外壁面通过密封装置与母接头2的母接头中部23内壁面密封连接;锁紧扣件3向下贯穿通过卡接头部21的敞口顶面端并与已嵌置在母接头2内的公接头1中卡接槽部12相配合连接;卡接头部21的敞口顶面端设有侧边横向卡扣件通槽211、纵向开口固定部212、中部开口固定部213;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锁紧扣件3呈中心对称结构设计,具体地:该锁紧扣件3包括手取底板部31、两对侧边卡扣部32、两根纵向固定卡条33、加强筋板34、加强筋35以及与该加强筋35连接成一体的半圆弧形插接头36;所述两对侧边卡扣部32、两根纵向固定卡条33、加强筋板34、加强筋35分别固定在手取底板部31的同一侧面上;两对侧边卡扣部32分别设置在手取底板部31同侧两端面上,两根纵向固定卡条33也分别设置在手取底板部31同侧两端面上,且两根纵向固定卡条33分别位于对应一对侧边卡扣部32中间;加强筋35以及与该加强筋35连接成一体的半圆弧形插接头36均分别位于两对侧边卡扣部32之间以及两根纵向固定卡条33之间;所述半圆弧形插接头36包括半圆弧槽口部361以及位于该半圆弧槽口部361底端相连接的包边扣362;该结构的设计能够有效地包裹住公接头1上的卡接槽部12,以防止卡接槽部12以及整个公接头1在横向即前后或者左右方向上摇摆或波动。

如图2所示,两对侧边卡扣部32分别与对应的侧边横向卡扣件通槽211嵌套配合连接;在侧边横向卡扣件通槽211的左右两侧部开设有能够与每对侧边卡扣部32上缺口相配合的弧形开口22;其中:每对侧边卡扣部32是由第一卡接副和第二卡接副并排而成的,第一卡接副是由第一连接筋条322a与第一弧形弹接部321a一体连接而成的,第二卡接副是由第二连接筋条322b与第二弧形弹接部321b一体连接而成的。第一弧形弹接部321a与第一连接筋条322a之间连接处形成向上45°夹角的缺口A323a;第二弧形弹接部321b与第二连接筋条322b之间连接处形成向上45°夹角的缺口B323b;纵向固定卡条33设置于第一卡接副与第二卡接副之间。

如图2和图6~8所示,在将锁紧扣件3向下贯穿通过卡接头部21的敞口顶面端时,半圆弧形插件头36同时贯穿通过卡接头部21的敞口顶面端并向下卡扣住已嵌置在母接头2内的公接头1中卡接槽部12;加强筋35嵌置进入中部开口固定部213内,同时位于加强筋35 下端的半圆弧形插接头36与中部开口固定部213相抵扣;这样的结构设计也有效地保证了锁紧扣件3在纵向即上下方向上的稳固性。每对侧边卡扣部32嵌置进入对应的侧边横向卡扣件通槽211内,每对侧边卡扣部32的第一卡接副上的第一弧形弹接部321a、第二卡接副上的第二弧形弹接部321b分别卡扣接入位于侧边横向卡扣件通槽211左右两侧部上的弧形开口22内;而且两根纵向固定卡条33嵌置进入对应的纵向开口固定部212内。

如图1所示,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外O型橡胶密封圈231、内挡圈232、内O型橡胶密封圈233;所述外O型橡胶密封圈231、内挡圈232、内O型橡胶密封圈233依次从外到内紧密地夹设在公连接管15的外壁面与母接头2的内壁面之间;从而保证了该连接器的密封性。第二环形凸起13的外径大于第三环形凸起14的外径,以及第三环形凸起14的外径大于第一环形凸起11的外径。

在母接头中部23的内壁面下端侧设置有射频识别标签、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由于在公连接管15的外壁面与母接头2的母接头中部23内壁面之间通过密封装置实现连接;考虑到:密封装置是由外O型橡胶密封圈231、内挡圈232、内O型橡胶密封圈233依次从外到内紧密地夹设在公连接管15的外壁面与母接头2的内壁面之间;密封装置在经过长时间持续使用而导致老化,位于公接头1及母接头2的空心管道内液体可能存在着渗透到母接头中部23的内壁面与公连接管15的外壁面之间连接处,因此将射频识别标签设置在母接头中部23的内壁面下端侧主要作用是进行预警,使得在发生液体泄漏后射频识别标签能够及时传递相关报警信息,达到第一时间预警效果。同时考虑到液体自重或者本来液体流动时自然地贴合在管道下侧面。

如图1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母接头中部23下端面上开设有一个能够嵌置进入射频识别标签、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的槽口,且针对该槽口配合设有一槽口封装盖4,该槽口封装盖4包括便于工作人员操作的封装盖手取部41和两根嵌入式螺纹柱42,在将射频识别标签、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嵌置进入母接头中部23内壁面后,然后通过槽口封装盖4的两根嵌入式螺纹柱42与母接头中部23外壁面螺纹配合连接,同时实现对槽口的密封。

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器中采用了呈对称结构设计的锁紧扣件,避免了现有自锁器或者锁紧扣件在正向还是反向上的调整所耗费安装时间,即在降低成本、提高安装/拆卸效率的同时,又保证了本实用新型中的锁紧扣件的性能;同时在将该锁紧扣件应用到应用于机动车内油路传输的连接器中保证该机动车内油路传输的连接器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RFID射频识别标签和相关传感器,其作用有:RFID射频识别标签能够用于检测有无液体泄漏;由于温度传感器或者压力传感器与密封圈(即外O型橡胶密封圈231、内挡圈232或内O型橡胶密封圈233)的最底面的间接一般一毫米不到,并由温度传感器来检测离最近点的温度变化;同时压力传感器由于发生泄漏肯定有中部液体积累现象,必然导致压力变大。另外RFID射频识别标签以及温度传感器或者压力传感器可以监测工作环境的温度变化和工作空气的颗粒浓度及接头工作时间。RFID射频识别标签还可以记录工作时间、标记产品型号(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在LED显示屏中显示合格通过与否) RFID射频识别标签还能够实现产品追溯,因为射频识别标签能记录使用情况,方便后期研究和使用情况追踪,为后续改进提供材料。使用RFID射频识别标签以及温度传感器或者压力传感器.实现了产品智能化,可以在汽车仪表盘上显示管道的流体温度、流速情况、周围环境温度,也可用于引擎盖各处温度采集用或输送管道各段温度和流速采集,最终能让车主、维修人员、设计人员、试验人员通过手机下载APP直接知道接头处液体温度、有无泄漏、液体流速、周边工作环境监测等等。预防事故发生。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