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减震器内骨架。
背景技术:
在汽车底盘悬架系统中,多连杆独立悬架是汽车悬架的重要结构形式,而减震器总成是多连杆独立悬架的主要零件。现有技术中的减震器总成包括减震器、转向节、上下弹簧座及设置在弹簧座上的弹簧,其中,所述转向节承受汽车前部载荷,支承并带动前轮绕主销转动而使汽车转向;所述减震器用来缓解路面带来的冲击,迅速吸收颠簸时产生的震动,使车辆恢复到正常行驶状态;所述上下弹簧座及弹簧用以过滤路面颠簸,提高车辆舒适性或者提高操控性。
现有技术汽车减震支架由内骨架、外骨架和橡胶体组成,减震支架起减震作用,但现有的减震支架沿径向刚度偏低,降低了整车的乘坐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减震器内骨架,重新设计内骨架的结构,加强其径向上的结构强度,并实现轻量化。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减震器内骨架,包括环形结构的内骨架本体,所述的内骨架本体的内圈向轴心设置有多个一体成型的弧形片,所述的弧形片的两侧面为向外侧倾斜的倾斜面,弧形片为梯形结构,所述的弧形片的内侧面与两侧面之间圆弧过渡,弧形片的两侧面与内骨架本体的内圈弧形过渡,与弧形片对应的内骨架上设置有腰形孔,所述的腰形孔位于内骨架本体的中心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腰形孔的宽度与内骨架本体的宽度的比值是8:18。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腰形孔的宽度与腰形孔外侧内骨架的宽度的比值是8:5。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弧形片的宽度与腰形孔的宽度的比值是1:2。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弧形片的长度大于腰形孔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内骨架本体的内圈设置有四个弧形片,四个弧形片均匀分布在内骨架本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内骨架本体的内圈向轴心设置有多个一体成型的弧形片,设置弧形片结构即为了加强内骨架本体径向的结构强度。弧形片的两侧面为向外侧倾斜的倾斜面,且弧形片的内侧面与两侧面之间圆弧过渡,弧形片的两侧面与内骨架本体的内圈弧形过渡。由此本实用新型的轴向强度也得到了提升。弧形片对应的内骨架上设置有腰形孔,腰形孔位于内骨架本体的中心位置。在此处增设腰形孔,在达到结构强度的同时,实现轻量化。事实上,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中,相比于单纯的圆环结构件,本实用新型的质量更轻。本实用新型重新设计内骨架的结构,加强其径向上的结构强度,并实现轻量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汽车减震器内骨架,包括环形结构的内骨架本体1,内骨架本体1的内圈向轴心设置有多个一体成型的弧形片2,弧形片2的两侧面为向外侧倾斜的倾斜面,弧形片2为梯形结构,弧形片2的内侧面与两侧面之间圆弧过渡,弧形片2的两侧面与内骨架本体1的内圈弧形过渡,与弧形片2对应的内骨架上设置有腰形孔3,腰形孔3位于内骨架本体1的中心位置。
腰形孔3的宽度与内骨架本体1的宽度的比值是8:18。腰形孔3的宽度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结构强度的同时,达到轻量化。
腰形孔3的宽度与腰形孔3外侧内骨架的宽度的比值是8:5。
弧形片2的宽度与腰形孔3的宽度的比值是1:2。弧形片2的宽度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加强本实用新型结构强度的同时,达到轻量化。
弧形片2的长度大于腰形孔3的长度。
内骨架本体1的内圈设置有四个弧形片2,四个弧形片2均匀分布在内骨架本体1上。四个弧形片2是优选数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