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差速器用行星齿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84043发布日期:2020-07-14 17:09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差速器用行星齿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齿轮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差速器用行星齿轮。



背景技术:

汽车差速器能够使左、右(或前、后)驱动轮实现以不同转速转动的机构,其主要由左右半轴齿轮、两个行星齿轮及齿轮架组成。

现有的汽车差速器中的行星齿轮包括齿轮本体,齿轮本体中部轴向开设有穿设孔,穿设孔中穿设有半轴且齿轮本体通过半轴连接在齿轮架上,该齿轮本体与半轴旋转配合,齿轮本体与半轴旋转配合的润滑效果不好,导致齿轮本体与半轴旋转配合面磨损严重,致使齿轮本体在半轴上颤动,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齿轮本体与半轴旋转配合润滑效果好,齿轮本体的轴孔不易磨损,使用寿命长的差速器用行星齿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差速器用行星齿轮,包括齿轮本体,所述的齿轮本体上设有倾斜于齿轮本体轴线方向的外轮齿,相邻两个外轮齿之间形成齿槽,所述的齿轮本体上具有贯穿于齿轮本体轴线方向的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本体内设置有连通轴孔的通油道,所述的齿轮本体上设置有当齿轮本体啮合传动轮齿抵靠于齿槽时,能调节通油道出油于齿轮本体的轴孔的通油调节装置。

本差速器用行星齿轮主要在齿轮本体上设置有通油调节装置,通过通油调节装置使齿轮本体啮合传动轮齿抵靠于齿槽时进行出油调节,润滑油被调节挤出作用在齿轮本体的轴孔内,对齿轮本体的轴孔进行润滑且减少齿轮本体的轴孔磨损,使用寿命长。

在上述的一种差速器用行星齿轮中,所述的通油道包括总通油孔和总通油孔连通的支通油孔,所述的总通油孔的内端与轴孔连通,所述的总通油孔的外端与齿槽连通,所述的支通油孔的一端与总通油孔连通,所述的支通油孔的另一端与轴孔连通。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使齿轮本体的轴孔润滑均匀。

在上述的一种差速器用行星齿轮中,所述的通油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活塞,其中一个齿槽的槽底设置有与总通油孔轴向连通的圆形调节槽,所述的调节活塞设置于圆形调节槽内且该调节活塞的一端伸出圆形调节槽置于齿槽内,所述的调节活塞的另一端伸进总通油孔内并与总通油孔密封配合,所述的调节活塞和圆形调节槽之间设置有当调节活塞在轮齿抵靠作用轴向位移时,能轴向复位的弹性复位装置。通过调节活塞在总通油孔内挤出调节,结构较为稳定,润滑效果好。

在上述的一种差速器用行星齿轮中,所述的调节活塞的一端为圆柱头部,所述的调节活塞的另一端为圆柱穿设部,所述的圆柱头部的直径大于圆柱穿设部的直径,所述的圆柱头部置于圆形调节槽内并与圆形调节槽适配,所述的圆柱穿设部置于总通油孔内并与总通油孔适配。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使调节活塞在与圆形调节槽、总通油孔轴向配合时,不存在径向间隙,调节结构稳定。

在上述的一种差速器用行星齿轮中,所述的弹性复位装置包括复位弹簧,所述的圆形调节槽和总通油孔之间的齿轮本体内还具有同一轴向扩径形成的圆形复位弹簧槽,所述的圆形调节槽和总通油孔两者通过圆形复位弹簧槽连通,所述的复位弹簧设置于圆形复位弹簧槽内并弹性作用于调节活塞使调节活塞具有轴向向外运动趋势,所述的调节活塞和齿轮本体之间还具有防止调节活塞轴向脱离圆形调节槽的轴向限位装置。这样设置的目的是能有效保证调节活塞及时轴向复位,结构稳定。

在上述的一种差速器用行星齿轮中,所述的轴向限位装置包括带有内螺纹的限位环,所述的限位环设置于圆形复位弹簧槽内,所述的调节活塞的圆柱头部的内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的限位环通过内螺纹与调节活塞的圆柱头部的外螺纹螺纹连接,当限位环与调节活塞的圆柱头部相固连时,且该限位环轴向抵靠在圆形调节槽、圆形复位弹簧槽形成的轴向抵靠台阶上。这样设置的目的是能有效保证调节活塞在圆形调节槽内轴向移位,结构稳定。

在上述的一种差速器用行星齿轮中,所述的复位弹簧为圆锥螺旋弹簧,该复位弹簧的小端弹性抵靠在所述的调节活塞的圆柱头部上,所述的复位弹簧的大端弹性抵靠在所述的圆形复位弹簧槽的槽底。这样设置的目的是调节活塞在圆形调节槽内弹性复位稳定。

在上述的一种差速器用行星齿轮中,所述的调节活塞的圆柱穿设部上嵌设有橡胶密封环,当调节活塞的圆柱穿设部穿设于总通油孔内时,且该橡胶密封环密封作用于总通油孔的内壁上。这样设置的目的是能保证调节活塞的圆柱穿设部和总通油孔的密封有效性。

在上述的一种差速器用行星齿轮中,所述的外轮齿的外沿加工呈倒角。倒角的设置便于外轮齿的啮合,传动过程稳定,且增强了齿廓处的抗压能力,使用寿命长。

在上述的一种差速器用行星齿轮中,所述的轴孔的一端孔口设有呈扩口状的导向面。这样便于本行星齿轮导向安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差速器用行星齿轮的优点为:通油调节装置,使齿轮本体用于与半轴旋转配合且该齿轮本体通过轮齿与齿槽抵靠挤出总通油孔、支通油孔润滑油润滑,齿轮本体与半轴旋转配合的润滑效果较好,不易磨损,使用寿命长;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简单,润滑效果好,磨损小,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工作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差速器用行星齿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齿轮本体;2、外轮齿;3、齿槽;4、轴孔;5、总通油孔;6、支通油孔;7、圆柱头部;8、圆柱穿设部;9、复位弹簧;10、圆形复位弹簧槽;11、限位环;12、橡胶密封环;13、倒角;14、导向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差速器用行星齿轮主要由齿轮本体1组成,齿轮本体1上设有倾斜于齿轮本体1轴线方向的外轮齿2,相邻两个外轮齿2之间形成齿槽3,齿轮本体1上具有贯穿于齿轮本体1轴线方向的轴孔4,齿轮本体1内设置有连通轴孔4的通油道,在实际制造时,该通油道主要由总通油孔5和总通油孔5连通的支通油孔6组成,总通油孔5的内端与轴孔4连通,总通油孔5的外端与齿槽3连通,支通油孔6的一端与总通油孔5连通,支通油孔6的另一端与轴孔4连通。

齿轮本体1上设置有当齿轮本体1啮合传动轮齿抵靠于齿槽3时,能调节通油道的总通油孔5出油于齿轮本体1的轴孔4的通油调节装置。在实际制造时,该通油调节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为:主要由调节活塞组成,其中一个齿槽3的槽底设置有与总通油孔5轴向连通的圆形调节槽,调节活塞设置于圆形调节槽内且该调节活塞的一端伸出圆形调节槽置于齿槽3内,调节活塞的另一端伸进总通油孔5内并与总通油孔5密封配合,在实际应用时,该调节活塞的一端为圆柱头部7,调节活塞的另一端为圆柱穿设部8,圆柱头部7的直径大于圆柱穿设部8的直径,圆柱头部7置于圆形调节槽内并与圆形调节槽适配,圆柱穿设部8置于总通油孔5内并与总通油孔5适配。

调节活塞和圆形调节槽之间设置有当调节活塞在轮齿抵靠作用轴向位移时,能轴向复位的弹性复位装置。在实际应用时,该弹性复位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为:主要由复位弹簧9组成,圆形调节槽和总通油孔5之间的齿轮本体1内还具有同一轴向扩径形成的圆形复位弹簧槽10,圆形调节槽和总通油孔5两者通过圆形复位弹簧槽10连通,复位弹簧9设置于圆形复位弹簧槽10内并弹性作用于调节活塞使调节活塞具有轴向向外运动趋势,调节活塞和齿轮本体1之间还具有防止调节活塞轴向脱离圆形调节槽的轴向限位装置。

在实际制造时,该轴向限位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为:主要由带有内螺纹的限位环11组成,限位环11设置于圆形复位弹簧槽10内,调节活塞的圆柱头部7的内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限位环11通过内螺纹与调节活塞的圆柱头部7的外螺纹螺纹连接,当限位环11与调节活塞的圆柱头部7相固连时,且该限位环11轴向抵靠在圆形调节槽、圆形复位弹簧槽10形成的轴向抵靠台阶上。

在实际应用时,该复位弹簧9为圆锥螺旋弹簧,该复位弹簧9的小端弹性抵靠在所述的调节活塞的圆柱头部7上,复位弹簧9的大端弹性抵靠在所述的圆形复位弹簧槽10的槽底。

在实际设计时,调节活塞与总通油孔5密封配合的具体设计结构为:该调节活塞的圆柱穿设部8上嵌设有橡胶密封环12,当调节活塞的圆柱穿设部8穿设于总通油孔5内时,且该橡胶密封环12密封作用于总通油孔5的内壁上。

在实际应用时,该外轮齿2的外沿加工呈倒角13;轴孔4的一端孔口设有呈扩口状的导向面14。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