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角度交叉轴传动内啮合锥形齿轮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文档序号:32859432发布日期:2023-01-07 00:2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小角度交叉轴传动内啮合锥形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齿廓均呈锥形结构的内齿轮(1)与外齿轮(2),内齿轮(1)与外齿轮(2)的啮合方式为空间摆线式啮合,且内齿轮(1)与外齿轮(2)的轴向线相交,呈设定角度;所述内齿轮(1)与外齿轮(2)的啮合面为连续闭合的空间曲面,内齿轮(1)绕外齿轮(2)进行啮合运动时同时发生自转与公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小角度交叉轴传动内啮合锥形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轮(1)的啮合面为滚圆锥面,所述外齿轮(2)的啮合面为定圆锥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小角度交叉轴传动内啮合锥形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建立所述内齿轮(1)与外齿轮(2)的节圆锥空间坐标系ox1y1z1与ox2y2z2,内齿轮(1)的滚圆锥面在外齿轮(2)的定圆锥面外侧做无滑移的滚动运动时,内齿轮(1)的滚圆锥面母线上边缘的一点c1轨迹为空间外摆线,内齿轮(1)的滚圆锥面在外齿轮(2)的定圆锥面内侧做无滑移的滚动运动时,内齿轮(1)的滚圆锥面母线上边缘一点c2的轨迹为空间内摆线,则:空间外摆线的方程为:空间内摆线的方程为:式中,δ表示定圆锥面的锥角,q
h
和q
e
分别表示产生空间内摆线和空间外摆线的滚圆锥面锥角,内齿轮(1)与外齿轮(2)相对运动时,齿面上各点距节锥顶点o的距离保持不变,即在球面上运动,r是球面摆线所在的球体半径,通过r大小的变化形成齿轮的锥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小角度交叉轴传动内啮合锥形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按比例改变球面摆线所在的球体半径r生成不同大小的齿廓曲线,通过不同大小的齿廓曲线生成内齿轮(1)与外齿轮(2)的锥度,进行空间上的放样得到内齿轮(1)与外齿轮(2)的齿廓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小角度交叉轴传动内啮合锥形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内齿轮
(1)与外齿轮(2)摆线面积较小的一端为小端,摆线面积较大的一端为大端,小端齿廓曲线与大端齿廓曲线分度圆锥角相同,形成齿数相同,分度圆锥半径不同,根据所需齿厚进行选择。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小角度交叉轴传动内啮合锥形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设定内齿轮(1)大端分度圆锥半径r1,节锥角δ1,以内齿轮(1)大端分度圆锥为定圆锥,齿数为z1,滚圆锥滚动360
°
后,产生空间外摆线c
11
和空间内摆线c
12
组合的空间曲线为内齿轮(1)大端齿廓曲线;设定外齿轮(2)大端分度圆锥半径r2,节锥角δ2,以外齿轮(2)大端分度圆锥为定圆锥,齿数为z2,滚圆锥滚动360
°
后,产生的空间外摆线c
21
和空间内摆线c
22
组合的空间曲线为外齿轮大端齿廓曲线;按照相同的方式,生成内齿轮(1)与外齿轮(2)的小端齿廓曲线。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小角度交叉轴传动内啮合锥形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轮(1)与外齿轮(2)的分度圆锥半径满足如下关系式:所述内齿轮(1)与外齿轮(2)的分度圆锥轴交角为:φ=δ1+δ2在内啮合齿轮传动中,为了形成一个整齿,滚圆锥按一定锥角滚过基圆一周,取型线形状参数为c,q
h
表示产生空间内摆线的滚圆锥面锥角,内齿轮(1)的齿数按下式计算: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小角度交叉轴传动内啮合锥形齿轮结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给定传动比i
hv
,内齿轮(1)的齿数z1=-i
hv
,其中传动比为整数;给定空间摆线型线形状参数c,内齿轮(1)分度圆锥角δ
′1,大端圆锥半径r1;通过下式求得内齿轮(1)大端齿廓曲线e1:
选择齿厚,根据tanδ1得到小端齿廓基圆半径,按同样方式得到小端齿廓曲线e2,将两端齿廓进行曲面放样得到齿廓曲面,并通过实际安装环境进行齿轮的模型设计与实物加工;根据齿数得到外齿轮(2)参数,并用同样方法得到外齿轮(2)齿廓曲面以及对应实物。

技术总结
一种小角度交叉轴传动内啮合锥形齿轮结构及其设计方法,锥形齿轮结构包括齿廓均呈锥形结构的内齿轮与外齿轮,内齿轮与外齿轮的啮合方式为空间摆线式啮合,且内齿轮与外齿轮的轴向线相交,呈设定角度;所述内齿轮与外齿轮的啮合面为连续闭合的空间曲面,内齿轮绕外齿轮进行啮合运动时同时发生自转与公转。所述内齿轮的啮合面为滚圆锥面,所述外齿轮的啮合面为定圆锥面。齿轮型线求解过程中的独立变量为:传动比i


技术研发人员:王潇 何志龙 胡汪锋 李丹童 邢子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交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9.23
技术公布日:2023/1/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