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管与硬管组合式汽车制动管路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97541发布日期:2023-01-03 22:46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管与硬管组合式汽车制动管路总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为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管与硬管组合式汽车制动管路总成。


背景技术:

2.车用制动软管是用来连接制动硬管与制动器的一种柔性管路,用于传送制动液,以保证汽车制动的顺利进行。汽车的液压制动软管总成包括制动软管和制动软管接头,制动软管属于柔性部件。
3.汽车制动软管是使用在汽车制动系统中的零部件,其主要作用是在汽车制动中传递制动介质,保证制动力传递到汽车制动蹄或制动钳产生制动力,从而使制动随时有效,制动系统中除管接头之外用于传输或存储供汽车制动器加力的液压、气压或真空度的柔性输送导管,通过接头将导管固定在气缸和制动装置之间。但是现有的软管与硬管组合式汽车制动管路总成依然存在着在长时间的使用中,软管的连接处容易发生折弯裂痕,同时在机器的震动下,连接头容易松动,从而造成泄漏的问题。
4.因此,发明一种软管与硬管组合式汽车制动管路总成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软管与硬管组合式汽车制动管路总成,以解决现有的软管与硬管组合式汽车制动管路总成依然存在着在长时间的使用中,软管的连接处容易发生折弯裂痕,同时在机器的震动下,连接头容易松动,从而造成泄漏的问题。一种软管与硬管组合式汽车制动管路总成,包括软管,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硬管,下连接头,上连接头,下限位器和上限位器,其中:软管表面的两端呈镜像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所述硬管的两端呈镜像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下连接头和上连接头,且硬管的一端通过下连接头与软管一端的第二连接头进行连接;所述下限位器和上限位器分别设置有两个,且下限位器和上限位器呈镜像的位置分别设置在下连接头和上连接头表面的两侧。
6.所述第一连接头包括外螺纹头,内芯,固定箍和内螺纹孔,且内芯设置在外螺纹头内部的中间,该内芯的一端通过固定箍嵌套固定在软管一端的内部;所述内螺纹孔开设在内芯表面内部的中间,且内螺纹孔与软管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组成结构相同。
7.所述下连接头包括外筒,内筒和空腔,且内筒嵌套固定在外筒内部的中间,该外筒的内表面和内筒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螺纹;所述空腔设置在外筒和内筒之间;所述下连接头与上连接头组成结构相同。
8.所述下限位器包括支撑座,活动柱,限位板,卡柱,旋转轴,连接板和顶柱,且支撑座内部一侧的中间嵌套有活动柱,该支撑座表面的一侧设置有卡孔;所述限位板采用l状,且限位板表面的一侧与活动柱的一端进行连接,该限位板表面另一侧的中间通过弹簧嵌套有卡柱;所述旋转轴的一端与活动柱的另一端进行连接,且旋转轴的另一端与连接板表面
的一端进行连接,该连接板表面另一端的下方与顶柱的一端进行连接;所述下限位器与上限位器组成结构相同。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0.1.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头的设置,有利于使软管与硬管进行连接,同时能够对第一连接头与软管的连接处进行密封保护,避免大量的灰尘粘附在连接处,从而使其老化时间边长,使其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
11.2.本实用新型下连接头的设置,有利于能够与第一连接头进行嵌套密封连接,使第一连接头置于下连接头的内部,从而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避免使第一连接头与下连接头连接处的软管发生来回折弯的动作,从而防止过早的产生裂痕,从而提高整体的密封性和实用性。
12.3.本实用新型下限位器的设置,有利于能够在机器震动的情况下,保证第一连接头与下连接头连接处的稳定性,防止其发生松动,从而有效的避免其脱落的麻烦,从而使其更加的安全。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软与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结构示意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下连接头结构示意图。
17.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下限位器结构示意图。
18.图中:
19.软管1,第一连接头2,外螺纹头21,内芯22,固定箍23,内螺纹孔24,第二连接头3,硬管4,下连接头5,外筒51,内筒52,空腔53,上连接头6,下限位器7,支撑座71,活动柱72,限位板73,卡柱74,旋转轴75,连接板76,顶柱77,上限位器8。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22.实施例一
23.参照图1-5,一种软管与硬管组合式汽车制动管路总成,包括软管1,第一连接头2,第二连接头3,硬管4,下连接头5,上连接头6,下限位器7和上限位器8,其中:软管1表面的两端呈镜像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头2和第二连接头3;硬管4的两端呈镜像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下连接头5和上连接头6,且硬管4的一端通过下连接头5与软管1一端的第二连接头3进行连接;下限位器7和上限位器8分别设置有两个,且下限位器7和上限位器8呈镜像的位置分别设置在下连接头5和上连接头6表面的两侧。
24.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头2包括外螺纹头21,内芯22,固定箍23和内螺纹孔24,且
内芯22设置在外螺纹头21内部的中间,该内芯22的一端通过固定箍23嵌套固定在软管1一端的内部;内螺纹孔24开设在内芯22表面内部的中间,且内螺纹孔24与软管1的内部相连通;第一连接头2和第二连接头3组成结构相同;内螺纹孔24的位置与内筒52的位置相对应,且内螺纹孔24通过螺纹与内筒52进行嵌套连接。
25.下连接头5包括外筒51,内筒52和空腔53,且内筒52嵌套固定在外筒51内部的中间,该外筒51的内表面和内筒52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螺纹;空腔53设置在外筒51和内筒52之间;下连接头5与上连接头6组成结构相同;内筒52与硬管4的内部相连通,且内筒52嵌套在内螺纹孔24的内部,该外筒51与外螺纹头21通过螺纹进行嵌套连接;外筒51的长度大于外螺纹头21的长度1厘米到2厘米,且内筒52的顶端与外筒51内部的中间相平齐;通过外筒51结构的设置,能够把外螺纹头21与软管1的连接处置于空腔53中,从而避免连接处直接发生来回折弯的动作,从而提高其使用的寿命。
26.下限位器7包括支撑座71,活动柱72,限位板73,卡柱74,旋转轴75,连接板76和顶柱77,且支撑座71内部一侧的中间通过弹簧嵌套有活动柱72,该支撑座71表面的一侧设置有卡孔;限位板73采用l状,且限位板73表面的一侧与活动柱72的一端进行连接,该限位板73表面另一侧的中间通过弹簧嵌套有卡柱74;旋转轴75的一端与活动柱72的另一端进行连接,且旋转轴75的另一端与连接板76表面的一端进行连接,该连接板76表面另一端的下方与顶柱77的一端进行连接;下限位器7与上限位器8组成结构相同;下限位器7与上限位器8分别通过支撑座71呈镜像的位置固定在下连接头5和上连接头6表面的两侧,且在使用时顶柱77嵌套在空腔53中,该卡柱74嵌套在卡孔中。
27.本实施例中,使用时,外拉卡柱74,使卡柱74脱离卡孔的内部,这时即可按动活动柱72,使顶柱77从空腔53中脱出,然后在通过旋转轴75把顶柱77旋转到外筒51表面的外侧,以同样的方式调节上限位器8即可;然后让硬管4的一端通过下连接头5与软管1一端的第二连接头3进行对应连接,连接好后,使下限位器7进行复位即可,这时顶柱77便会与第二连接头3的一端相接触,从而顶住第二连接头3,防止其松动脱落;然后在以同样的方式通过连接头2和上连接头6与其他部件进行连接即可。
28.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