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固定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升降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缆固定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电缆滑车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施工升降机又叫建筑用施工电梯,其是建筑中经常使用的载人载货施工机械,主要用于高层建筑的内外装修、桥梁、烟囱等建筑的施工。现有的施工升降机在使用时均需要采用一电缆为施工升降机内进行供电,现有用于施工升降机的电缆通常是采用一个与施工升降机一体的电缆滑车带动电缆随着施工升降机移动。现有用于施工升降机上的电缆滑车大多需要在施工升降机的运行轨道架下端设置一个滑行机构,而这就会导致施工升降机的运行轨道架下端需要留有一个较大的余量以保证施工升降机不会碰触到该滑行机构,这使得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在施工升降机的入口处修筑一条较长的坡道,以保证施工人员能够较佳地向施工升降机装料,坡道的设置不仅会占据施工空间为施工带来不便,而且在施工完成后还需要耗费人力财力对坡道进行拆除,提高了施工成本。另一方面,现有的施工电缆在设置时通常采用护线环或滑触线的形式进行安装,其中,采用护线环时需要间隔设置多个护线环以对电缆进行导向、保护,而电缆在上下运行过程中极易对护线环产生破坏,使得护线环需要频繁维护;而采用滑触线时,虽然滑触线能够较佳、较稳定的对电缆进行保护,但是,滑触线的安装成本较为昂贵、安装耗时较长,从而大大的提高了施工升降机的安装成本,故未能够广泛的运用于实际生产中。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某种或某些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缆固定装置。
[000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缆固定装置,其包括构造成筒状的套体,套体腔内在同一水平位置处相配合的设有第一顶块和第二顶块,第一顶块和第二顶块分别对应通过第一调节螺杆和第二调节螺杆设置在套体侧壁上;第一顶块和第二顶块构造成用于相互配合对待固定电缆进行锁定,第一调节螺杆和第二调节螺杆均构造成用于分别带动第一顶块和第二顶块在套体腔内作径向运动。
[0005]本实用新型的电缆固定装置中,第一顶块和第二顶块能够用于将相邻的两根待固定电缆压合在一起,从而使得该相邻的两根待固定电缆之间能够相互牵制,从而实现对该相邻的两根待固定电缆的锁定。另外,由于第一顶块和第二顶块均能够分别在第一调节螺杆和第二调节螺杆的带动下作径向的调整,从而使得能够通过调整第一顶块和第二顶块实现对相邻的两根待固定电缆的压合松紧度进行调整,从而能够根据实际要求对相邻的两根待固定电缆进行实时的调整。
[0006]作为优选,第一调节螺杆和第二调节螺杆均构造成用于分别与第一顶块的外侧和第二顶块的外侧与转动连接,第一调节螺杆和第二调节螺杆均构造成分别与套体侧壁螺纹配合。
[0007]本实用新型的电缆固定装置中,第一调节螺杆和第二调节螺杆均能够构造成例如用于分别与第一顶块的外侧和第二顶块的外侧与转动连接,第一调节螺杆和第二调节螺杆均能够构造成例如分别与套体侧壁螺纹配合,通过上述结构,使得通过转动第一调节螺杆或第二调节螺杆即可较佳地调整第一顶块或第二顶块的位置。
[0008]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电缆固定装置的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调节螺杆或第二调节螺杆的一端能够构造成用于与设于第一顶块或第二顶块上的盲孔或通孔进行配合的光滑端,第一调节螺杆或\和第二调节螺杆的另一端上沿径向设有通孔,从而使得第一调节螺杆或\和第二调节螺杆能够较佳地转动。
[0009]作为优选,第一顶块和第二顶块的内侧均构造成向外侧凹陷以形成用于对待固定电缆进行定位的弧形工作面。
[0010]本实用新型的电缆固定装置中,第一顶块和第二顶块的内侧均能够构造成例如向外侧凹陷以形成用于对待固定电缆进行定位的弧形工作面,这种构造使得,第一顶块和第二顶块能够较佳地与待固定电缆进行配合,较佳地保证了待固定电缆不会从第一顶块或第二顶块中滑出。
[0011 ] 作为优选,套体侧壁上沿轴向设有用于放入待固定电缆的安装口,安装口处设有锁口机构,锁口机构包括分别设于安装口两侧的转动轴和定位轴,转动轴上可转动的设有一构造成板状的锁口栓,锁口栓用于卡合在定位轴上。
[0012]本实用新型的电缆固定装置中,套体侧壁上能够设有例如安装口,从而使得待固定电缆能够较为便捷的置入第一顶块和第二顶块间,另外,安装口处还能够设有例如锁口机构,从而进一步的保证了待固定电缆不会从套体上滑出,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电缆固定装置的工作稳定性。
[0013]作为优选,第一顶块和第二顶块的上方分别设有用于为待固定电缆导向的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分别通过第一滑轮轴和第二滑轮轴设置在套体内;第一滑轮的两端均沿径向设有通孔,第二滑轮的两端均沿径向设有盲孔;第一滑轮轴和第二滑轮轴的同一侧轴端上共同设有一构造成马蹄形的松紧架,松紧架的开口处与第一滑轮轴端处的通孔通过销轴连接,松紧架的中梁上设有第三调节螺杆,第三调节螺杆构造成用于与松紧架螺纹配合且端头插入第二滑轮轴端处的盲孔内。
[0014]本实用新型的电缆固定装置中,第一顶块和第二顶块上能够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这是因为第一顶块和第二顶块所锁定的两根相邻的待固定电缆间会存在一个分开的角度,通过设置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能够保证第一顶块和第二顶块上方的电缆不会因直接与第一顶块和第二顶块接触而导致电缆磨损。另外,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上能够通过松紧架调节相互间的位置,从而使得通过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的配合能够较佳地对待固定电缆间进行抱紧和锁定角度。
[0015]作为优选,第一顶块和第二顶块的下方分别设有用于为待固定电缆导向的第三滑轮和第四滑轮,第三滑轮和第四滑轮分别通过第三滑轮轴和第四滑轮轴设置在套体内;第三滑轮轴构造成与第一滑轮轴的结构相同,第四滑轮轴构造成与第二滑轮轴的结构相同;第三滑轮轴和第四滑轮轴的同一侧轴端上采用相同构造的设有松紧架。
[0016]本实用新型的电缆固定装置中,第一顶块和第二顶块的下方能够设有第三滑轮和第四滑轮,第三滑轮和第四滑轮能够较佳地对待固定电缆位于第一顶块和第二顶块下部位置进行抱紧和锁定角度。
[0017]作为优选,套体的外侧设有吊环。
[0018]本实用新型的电缆固定装置中,套体的外侧能够设有吊环,吊环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电缆固定装置能够便于搬运和设置于高空。
[0019]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某种或某些缺陷,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自导滑车。
[00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导滑车,其包括用于设于吊笼上方的定滑轮,电缆自设于地面的储缆器引出并经定滑轮设于吊笼上;定滑轮与吊笼间的电缆上设有一动滑轮,动滑轮下方设有配重物,动滑轮通过一连接杆和定滑轮与储缆器间的电缆滑动连接,定滑轮下方设有用于对定滑轮两侧电缆进行固定的固定装置。
[0021]本实用新型的自导滑车能够独立的与吊笼设置,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自导滑车不需要在行程架下方设有余量,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自导滑车能够便于安装、使用。另夕卜,定滑轮与吊笼间的电缆上能够设有一动滑轮,动滑轮下方设有配重物,这种构造使得,动滑轮能够保证定滑轮与吊笼间的电缆始终处于绷直状态,从而较佳地保证了电缆的随动,另一方面,动滑轮能够通过一连接杆和定滑轮与储缆器间的电缆滑动连接,这就使得定滑轮与储缆器间的电缆能够为动滑轮进行导向,从而使得动滑轮能够按照固定的路线运行,进一步保证了电缆不会发生较大幅度的摆动。除上述之外,定滑轮下方还能够设有固定装置,从而较佳地保证了定滑轮两侧的电缆不会产生移位。
[0022]本实用新型的自导滑车中,电缆能够绕过定滑轮后设置在吊笼的远墙面端,这就有效地避免了因电缆与墙体碰触而造成的电缆损坏,虽然现有技术人员均知晓电缆与墙体远离能够有效地避免电缆的损坏,但是由于现有电缆滑车在构造上的局限性,使得现有的电缆无法设置在吊笼的远墙面侧,而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自导滑车中的构造就能够较佳地实现电缆从吊笼的远墙面侧进出。
[0023]作为优选,固定装置包括构造成筒状的套体,套体腔内在同一水平位置处相配合的设有第一顶块和第二顶块,第一顶块和第二顶块分别对应通过第一调节螺杆和第二调节螺杆设置在套体侧壁上;第一顶块和第二顶块构造成用于相互配合对待固定电缆进行定位,第一调节螺杆和第二调节螺杆均构造成用于分别带动第一顶块和第二顶块在套体腔内作径向运动。
[0024]作为优选,第一调节螺杆和第二调节螺杆均构造成用于分别与第一顶块的外侧和第二顶块的外侧与转动连接,第一调节螺杆和第二调节螺杆均构造成分别与套体侧壁螺纹配合。
[0025]作为优选,第一顶块和第二顶块的内侧均构造成向外侧凹陷以形成用于对待固定电缆进行定位的弧形工作面。
[0026]作为优选,套体侧壁上沿轴向设有用于放入待固定电缆的安装口,安装口处设有锁口机构,锁口机构包括分别设于安装口两侧的转动轴和定位轴,转动轴上可转动的设有一构造成板状的锁口栓,锁口栓用于卡合在定位轴上。
[0027]本实用新型的自导滑车中,其采用的固定装置能够为上述的任意一种电缆固定装置,从而使得固定装置能够较佳地对电缆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实施例1中的电缆固定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0029]图2为实施例1中的电缆固定装置的俯向示意图;
[0030]图3为实施例1中的套体的示意图;
[0031]图4为实施例1中的松紧架的示意图;
[0032]图5为实施例1中的第一滑轮轴的示意图;
[0033]图6为实施例1中的第二滑轮轴的示意图;
[0034]图7为实施例1中的第二顶块与第二调节螺杆的配合示意图;
[0035]图8为实施例1中的第二调节螺杆的示意图;
[0036]图9为实施例2中的自导滑车的示意图;
[0037]图10为实施例2中的自导滑车的俯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