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气浓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71870发布日期:2020-07-24 15:35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气浓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气浓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油气气体检测器可配套气体报警控制器使用,实现油气气体浓度的实时监控、实时显示及浓度超标后的声光报警提醒,可联动排风扇、电磁阀、喷淋等外接系统,保证危化场所的安全。近些年来,人们对气体传感器的需求越来越大,出现了红外气体传感器为代表的光学类气体传感器,现有的装有光学类气体传感器的油气气体检测器的整体结构复杂,稳定性差,安装拆卸繁琐,并且有的结构不稳定,结构不稳定会影响检测器使用时的稳定性,从而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气浓度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新型,安装拆卸方便,结构更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油气浓度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机构和感应机构,检测机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顶盖和底盖,第一壳体的前端连有壳体定位螺杆组件;第一壳体的内上部设置有仪表盘,仪表盘的下端通过多个第一连接杆连接有安全栅主电路板;

感应机构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的后端连有定位插座,定位插座与设置在第一壳体前端面上的第一连接套螺旋连接;

第二壳体内设置有气室固定套,气室固定套内设有气体感应组件,气体感应组件包括第一传感器电路板、第二传感器电路板和红外气体传感器,第一传感器电路板通过信号线与安全栅主电路板相连;

第一传感器电路板通过第二连接杆与第二传感器电路板连接,红外气体传感器位于第二传感器电路板的外端,红外气体传感器外端的第二壳体内设有疏水膜和防尘网。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呈圆形壳状,第一壳体的内中部设置有第一安装限位板,第一连接杆穿过安全栅主电路板后与通过螺丝与第一安装限位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上部的外壁上和下部的内壁上均设置有螺纹;顶盖螺旋连接在第一壳体的上部外端,顶盖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垫圈。

优选的,所述底盖的上部螺旋连接在第一壳体的下部内,底盖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垫圈;顶盖和底盖均呈圆形壳状,顶盖的上端面设置有顶盖槽口,顶盖槽口内设置于透明盖。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套呈圆管状,第一连接套的前部内设置有螺纹;定位插座的后部螺旋连接在第一连接套内,定位插座的前部卡接在第一连接套上。

优选的,所述壳体定位螺杆组件包括第一左壳体定位螺杆和第二右壳体定位螺杆,第一连接套两侧的第一壳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左连接管和第一右连接管;第一左壳体定位螺杆可连接在第一左连接管内,第二右壳体定位螺杆可连接在第一右连接管内。

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包括上圆管部,上圆管部的下端螺旋连接有下装配管部,气室固定套连接在下装配管部内。

优选的,所述下装配管部的下端面开设有第一装配孔,第一装配孔内侧开设有第二装配孔;疏水膜和防尘网位于第二装配孔内,并且卡接在第一装配孔内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油气浓度检测装置,首先设置有新型的检测机构,检测机构中的第一壳体可对仪表盘和安全栅主电路板进行良好的定位,并且安装拆卸简单,加工方便。然后设置有新型的感应机构,感应机构中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定位插座连接,连接拆卸方便。第二壳体中增设有气室固定套,气室固定套可对气体感应组件进行良好的限位和保护。气体感应组件中的红外气体传感器感应到信号后,将信号传递给第一传感器电路板、第二传感器电路板,第一传感器电路板通过信号线将信号传递给安全栅主电路板,仪表盘上显示安全栅主电路板上传输的信号值。当油气浓度检测装置安装使用时,检测装置通过第一左壳体定位螺杆和第二右壳体定位螺杆安装到目标区域,然后通过检测机构和感应机构的检测,对油气浓度进行检测。

附图说明

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油气浓度检测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壳体和仪表盘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是仪表盘和安全栅主电路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油气浓度检测装置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是第一壳体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气体感应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感应机构和安全栅主电路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是气体感应组件和气室固定套连接结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气浓度检测装置,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结合图1至图8,一种油气浓度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机构和感应机构,检测机构包括第一壳体1,第一壳体1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顶盖11和底盖12,第一壳体1的前端连有壳体定位螺杆组件2。第一壳体1的内上部设置有仪表盘13,仪表盘13的下端通过多个第一连接杆14连有安全栅主电路板15。

感应机构包括第二壳体3,第二壳体3的后端连有定位插座31,定位插座31与设置在第一壳体1前端面上的第一连接套16连接。

第二壳体3内设置有气室固定套32,气室固定套32内设有气体感应组件4,气体感应组件4包括第一传感器电路板41、第二传感器电路板42和红外气体传感器43,第一传感器电路板41通过信号线与安全栅主电路板15相连。

第一传感器电路板41通过第二连接杆44与第二传感器电路板42定位连接,红外气体传感器43位于第二传感器电路板42的外端,红外气体传感器43外端的第二壳体3内设有疏水膜44和防尘网45。

第一壳体1呈圆形壳状,第一壳体1的内中部设置有第一安装限位板17,第一连接杆14穿过安全栅主电路板15后与通过螺丝与第一安装限位板17连接。

第一壳体1的上部的外壁上和下部的内壁上均设置有螺纹;顶盖11螺旋连接在第一壳体的上部外端,顶盖11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垫圈。

底盖12的上部螺旋连接在第一壳体1的下部内,底盖12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垫圈;顶盖11和底盖12均呈圆形壳状,顶盖11的上端面设置有顶盖槽口111,顶盖槽口111内设置于透明盖112。

第一连接套16呈圆管状,第一连接套16的前部内设置有螺纹;定位插座31的后部螺旋连接在第一连接套16内,定位插座31的前部卡接在第一连接套16上。

壳体定位螺杆组件2包括第一左壳体定位螺杆21和第二右壳体定位螺杆22,第一连接套16两侧的第一壳体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左连接管101和第一右连接管102;第一左壳体定位螺杆21可连接在第一左连接管101内,第二右壳体定位螺杆22可连接在第一右连接管102内。

第二壳体3包括上圆管部33,上圆管部33的下端螺旋连接有下装配管部34,气室固定套32连接在下装配管部34内。

下装配管部34的下端面开设有第一装配孔341,第一装配孔341内侧开设有第二装配孔342,第一装配孔341和第二装配孔342连通后呈阶梯孔状。疏水膜44和防尘网45位于第二装配孔342内,并且卡接在第一装配341孔内侧。气室固定套32呈圆管状,红外气体传感器43包括气室上腔体431和气室下腔体432。

上述油气浓度检测装置,首先设置有新型的检测机构,检测机构中的第一壳体1可对仪表盘13和安全栅主电路板15进行良好的定位,并且安装拆卸简单,加工方便。然后设置有新型的感应机构,感应机构中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3通过定位插座31连接,连接拆卸方便。

第二壳体3中增设有气室固定套32,气室固定套32可对气体感应组件4进行良好的限位和保护。气体感应组件4中的红外气体传感器43感应到信号后,将信号传递给第一传感器电路板41、第二传感器电路板42,第一传感器电路板41通过信号线将信号传递给安全栅主电路板15,仪表盘13上显示安全栅主电路板15上传输的信号值。当油气浓度检测装置安装使用时,检测装置通过第一左壳体定位螺杆21和第二右壳体定位螺杆22安装到目标区域,然后通过检测机构和感应机构的检测,对油气浓度进行检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未述及的部分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