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气浓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71870发布日期:2020-07-24 15:3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油气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机构和感应机构,检测机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顶盖和底盖,第一壳体的前端连有壳体定位螺杆组件;第一壳体的内上部设置有仪表盘,仪表盘的下端通过多个第一连接杆连接有安全栅主电路板;

感应机构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的后端连有定位插座,定位插座与设置在第一壳体前端面上的第一连接套螺旋连接;

第二壳体内设置有气室固定套,气室固定套内设有气体感应组件,气体感应组件包括第一传感器电路板、第二传感器电路板和红外气体传感器,第一传感器电路板通过信号线与安全栅主电路板相连;

第一传感器电路板通过第二连接杆与第二传感器电路板连接,红外气体传感器位于第二传感器电路板的外端,红外气体传感器外端的第二壳体内设有疏水膜和防尘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呈圆形壳状,第一壳体的内中部设置有第一安装限位板,第一连接杆穿过安全栅主电路板后与通过螺丝与第一安装限位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气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上部的外壁上和下部的内壁上均设置有螺纹;顶盖螺旋连接在第一壳体的上部外端,顶盖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垫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气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的上部螺旋连接在第一壳体的下部内,底盖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垫圈;顶盖和底盖均呈圆形壳状,顶盖的上端面设置有顶盖槽口,顶盖槽口内设置于透明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套呈圆管状,第一连接套的前部内设置有螺纹;定位插座的后部螺旋连接在第一连接套内,定位插座的前部卡接在第一连接套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定位螺杆组件包括第一左壳体定位螺杆和第二右壳体定位螺杆,第一连接套两侧的第一壳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左连接管和第一右连接管;第一左壳体定位螺杆可连接在第一左连接管内,第二右壳体定位螺杆可连接在第一右连接管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包括上圆管部,上圆管部的下端螺旋连接有下装配管部,气室固定套连接在下装配管部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油气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装配管部的下端面开设有第一装配孔,第一装配孔内侧开设有第二装配孔;疏水膜和防尘网位于第二装配孔内,并且卡接在第一装配孔内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室固定套呈圆管状,红外气体传感器包括气室上腔体和气室下腔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油气浓度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机构和感应机构,检测机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顶盖和底盖;第一壳体的内上部设置有仪表盘,仪表盘的下端通过多个第一连接杆连有安全栅主电路板;感应机构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的后端连有定位插座,定位插座与设置在第一壳体前端面上的第一连接套连接;第二壳体内设置有气室固定套,气室固定套内设有气体感应组件,气体感应组件包括第一传感器电路板、第二传感器电路板和红外气体传感器,红外气体传感器位于第二传感器电路板的外端,红外气体传感器外端的第二壳体内设有疏水膜和防尘网。该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新型,安装拆卸方便,结构更安全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盖升杰;尹真;赵森;梁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澳瑞德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07
技术公布日:2020.07.2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