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特征:
1.一种页岩油储层渗透率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页岩油储层的取心资料,计算页岩油储层的井位处流动单元指数;根据页岩油储层的井位处流动单元指数,对页岩油储层的流动单元进行分类;根据流动单元的分类结果,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页岩油储层流动单元的渗透率计算模型;所述渗透率计算模型用于表征页岩油储层的井位处有效孔隙度与渗透率之间的关联关系;根据页岩油储层的地震数据,预测页岩油储层的井位处有效孔隙度,以及反演页岩油储层的流动单元指数数据体;根据页岩油储层流动单元的渗透率计算模型,页岩油储层的井位处有效孔隙度和流动单元指数数据体,预测页岩油储层的渗透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公式根据页岩油储层的取心资料,计算页岩油储层的井位处流动单元指数:其中,fzi
w
为页岩油储层的井位处流动单元指数,单位为μm;f
s
为孔隙形状因子,无量纲;τ为弯曲度,无量纲;s
gv
为颗粒比表面积,单位为μm-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页岩油储层的取心资料,计算页岩油储层的标准孔隙度和储层品质指数;根据页岩油储层的井位处流动单元指数,对页岩油储层的流动单元进行分类,包括:根据页岩油储层的井位处流动单元指数,标准孔隙度和储层品质指数,应用数理统计法对页岩油储层的流动单元进行分类;根据流动单元的分类结果,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页岩油储层流动单元的渗透率计算模型,包括:根据流动单元的分类结果,结合页岩油储层的标准孔隙度和储层品质指数,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页岩油储层流动单元的渗透率计算模型。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公式计算页岩油储层的标准孔隙度:其中,φ
z
为页岩油储层的标准孔隙度,无量纲;φ为井位处有效孔隙度,无量纲。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公式计算页岩油储层的储层品质指数:其中,rqi为页岩油储层的储层品质指数,单位为μm;k为页岩油储层的井位处渗透率,单位为md;φ
z
为页岩油储层的标准孔隙度,无量纲。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公式建立页岩油储层流动单元的渗透率计算模型:
其中,perm为页岩油储层的渗透率,单位为md;φ为井位处有效孔隙度,无量纲;fzi为页岩油储层的流动单元指数,单位为μm。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页岩油储层的地震数据,预测页岩油储层的井位处有效孔隙度,包括:根据页岩油储层的地震数据,计算页岩油储层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和密度;通过叠前弹性参数反演,根据页岩油储层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和密度,预测页岩油储层的井位处有效孔隙度。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取心资料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得到流动单元指数与测井曲线的拟合关系;根据流动单元指数与测井曲线的拟合关系,计算页岩油储层的流动单元指数曲线;根据页岩油储层的地震数据,反演页岩油储层的流动单元指数数据体,包括:结合页岩油储层的流动单元指数曲线,对页岩油储层的地震数据进行多属性反演,得到页岩油储层的流动单元指数数据体。9.一种页岩油储层渗透率的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模块,用于根据页岩油储层的取心资料,计算页岩油储层的井位处流动单元指数;分类模块,用于根据页岩油储层的井位处流动单元指数,对页岩油储层的流动单元进行分类;建模模块,用于根据流动单元的分类结果,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页岩油储层流动单元的渗透率计算模型;所述渗透率计算模型用于表征页岩油储层的井位处有效孔隙度与渗透率之间的关联关系;预测模块,用于根据页岩油储层的地震数据,预测页岩油储层的井位处有效孔隙度,以及反演页岩油储层的流动单元指数数据体;渗透率预测模块,用于根据页岩油储层流动单元的渗透率计算模型,页岩油储层的井位处有效孔隙度和流动单元指数数据体,预测页岩油储层的渗透率。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计算模块,具体用于:按如下公式根据页岩油储层的取心资料,计算页岩油储层的井位处流动单元指数:其中,fzi
w
为页岩油储层的井位处流动单元指数,单位为μm;f
s
为孔隙形状因子,无量纲;τ为弯曲度,无量纲;s
gv
为颗粒比表面积,单位为μm-1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页岩油储层参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页岩油储层的取心资料,计算页岩油储层的标准孔隙度和储层品质指数;分类模块,具体用于:根据页岩油储层的井位处流动单元指数,标准孔隙度和储层品质
指数,应用数理统计法对页岩油储层的流动单元进行分类;建模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流动单元的分类结果,结合页岩油储层的标准孔隙度和储层品质指数,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页岩油储层流动单元的渗透率计算模型。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页岩油储层参数计算模块,具体用于:按如下公式计算页岩油储层的标准孔隙度:其中,φ
z
为页岩油储层的标准孔隙度,无量纲;φ为井位处有效孔隙度,无量纲。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页岩油储层参数计算模块,具体用于:按如下公式计算页岩油储层的储层品质指数:其中,rqi为页岩油储层的储层品质指数,单位为μm;k为页岩油储层的井位处渗透率,单位为md;φ
z
为页岩油储层的标准孔隙度,无量纲。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建模模块,具体用于:按如下公式建立页岩油储层流动单元的渗透率计算模型:其中,perm为页岩油储层的渗透率,单位为md;φ为井位处有效孔隙度,无量纲;fzi为页岩油储层的流动单元指数,单位为μm。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预测模块,具体用于:根据页岩油储层的地震数据,计算页岩油储层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和密度;通过叠前弹性参数反演,根据页岩油储层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和密度,预测页岩油储层的井位处有效孔隙度。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拟合关系确定模块,用于:对取心资料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得到流动单元指数与测井曲线的拟合关系;根据流动单元指数与测井曲线的拟合关系,计算页岩油储层的流动单元指数曲线;预测模块,具体用于:结合页岩油储层的流动单元指数曲线,对页岩油储层的地震数据进行多属性反演,得到页岩油储层的流动单元指数数据体。17.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方法。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油储层渗透率的预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页岩油储层的取心资料,计算页岩油储层的井位处流动单元指数;根据页岩油储层的井位处流动单元指数,对页岩油储层的流动单元进行分类;根据流动单元的分类结果,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页岩油储层流动单元的渗透率计算模型;根据页岩油储层的地震数据,预测页岩油储层的井位处有效孔隙度,以及反演页岩油储层的流动单元指数数据体;根据页岩油储层流动单元的渗透率计算模型,页岩油储层的井位处有效孔隙度和流动单元指数数据体,预测页岩油储层的渗透率。本发明解决了储层空间分布对渗透率预测精度产生影响的问题,提高了页岩油储层渗透率的预测精度,降低了预测结果的多解性。降低了预测结果的多解性。降低了预测结果的多解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开俊 王斌 滕团余 陈娟 乐幸福 倪祥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09
技术公布日:202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