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特征:
1.一种盾构隧道原型试验内水压加载系统,用于在原型整环试验中对隧道衬砌进行等效内水压加载,其中加载系统包括反力架(1)中的工字环梁(3)、高强螺栓(4)、2n组加劲肋(5)、n组立柱(6)和2n个同步千斤顶(2),其特征在于,其中n为反力架一环上布置的千斤顶数量,依据试件尺寸和分析计算确定;所述的反力架(1)整体为环形工字焊接型钢结构,为了加载时衬砌受力均匀,设置了上下两环工字环梁(3),每环工字环梁(3)由三段工字梁圆弧(31)拼装而成,段与段之间使用多排高强螺栓(4)连接,工字环梁为主要承载结构,每隔360/n
°
设置一组加劲肋(5),每组加劲肋径向和横向各设置两道,加劲肋(5)与环梁上千斤顶(2)位置相对应,可有效增强工字环梁在千斤顶压力下的稳定性;立柱(6)主要承载重力,每隔720/n
°
设置一个立柱,立柱为加劲肋的延伸,主要承担竖向重力,并使反力架立于加载平台上,同时进一步增强了反力架的稳定性,上下环立柱通过螺栓连接,方便拼装;加载时,2n个同步千斤顶(2)安装在反力架工字环梁外侧的2n个千斤顶支座(7)上。拼装式反力架结构具有组装、拆卸和运输便利以及制作效率高等优点。2.一种盾构隧道原型试验内水压加载系统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5个步骤:步骤(1):确定加载系统初始尺寸,根据试件尺寸、加载平台尺寸以及试验用千斤顶尺寸和量程,首先确定反力架(1)的外径,满足1)加载系统外侧与双层衬砌内衬内侧能留有至少10cm的间距,以便于加载系统的吊装;2)千斤顶(2)伸长至1/2量程时,保证千斤顶已与双层衬砌内表面接触;根据反力架(1)的外径初步确定工字环梁(3)的内径、加劲肋(5)及其延伸的立柱(6)的尺寸;步骤(2):确定千斤顶的数量,将衬砌视为均质圆环,利用结构力学的方法分别计算均匀内水压p和n组同步千斤顶顶力p
w
作用下圆环的内力,根据衬砌轴力相等计算内水压力与相应的千斤顶顶力的换算关系,千斤顶数量应满足:1)所需的单个千斤顶的最大顶力小于试验用千斤顶的量程;2)每环千斤顶数量不得少于18个,防止产生过大的附加弯矩,影响内水压的模拟效果。步骤(3):反力架截面强度验算,通过千斤顶(2)的最大顶力换算工字环梁(3)各截面最大内力,复核截面强度是否满足要求;步骤(4):反力架截面稳定性验算,对反力架整体稳定性以及翼缘板和腹板的局部稳定性进行验算;步骤(5):连接处验算,反力架(1)为拼装式结构,连接处的安全性需要进行验算,需要对高强螺栓(4)的承载力进行复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载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2n个同步内压千斤顶(2)均匀布置在上下两环工字环梁上,加载时根据衬砌轴力相等计算等效内水压力,所述的步骤(2)中衬砌内力由结构力学方法进行计算(以24组千斤顶为例),如下式所示:
式中,n
p
、m
p
为衬砌在内水压p下的轴力和弯矩;n
pw
、m
pw
为衬砌在n组集中力p
w
下的轴力和弯矩;r
h
为衬砌环半径;内水压与相应的千斤顶顶力的换算关系由下式计算:p
w
=pr
h
/3.7979式中,p
w1
为单个千斤顶顶力,b为衬砌环轴向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载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进行反力架(1)截面强度复核时,根据千斤顶(2)的最大顶力计算截面最大压(拉)应力σ
n,max
,最大剪应力σ
t,max
,利用下式复核截面强度式中,[σ]为工字梁材料屈服强度。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载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5)中进行连接处验算时,螺栓群在弯矩作用下,每个螺栓实际受剪,围绕螺栓群的形心旋转;假设螺栓群的形心在螺栓连接板的正中央,则受到弯矩、剪力和轴力共同作用时,螺栓群最不利位置的承载力复核计算公式为:式中,—高强螺栓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n—螺栓群所受轴力m—螺栓群所受弯矩v—螺栓群所受剪力x1—距离螺栓群形心到外边缘最远的螺栓的距离x
i
—各排螺栓到螺栓群形心的距离。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土木工程、隧道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盾构隧道原型试验内水压加载系统与设计方法,用于在原型试验中进行等效内水压加载,加载系统为拼装式结构,由反力架1中的上下两环工字环梁3、高强螺栓4、2n组加劲肋5、n组立柱6以及2n个同步千斤顶2组成,其中n为反力架一环上布置的千斤顶数量,依据试件尺寸和分析计算确定。加载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加载系统初始尺寸;(2)确定千斤顶数量;(3)反力架截面强度验算;(4)反力架截面稳定性验算;(5)连接处验算。与现有加载系统相比,本发明具有可模拟较大内水压力、能在衬砌内部各点同步加载、易安装拆卸以及可重复使用等优点。等优点。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张冬梅 周文鼎 卜祥洪 赖浩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同济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11.26
技术公布日:202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