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通工程施工用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41789发布日期:2022-04-27 13:14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交通工程施工用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测量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交通工程施工用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2.我国的道路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在道路的建设过程中经常需要对路段的长度进行测量,是交通工程学科研究与发展的基本理论,是从道路工程学中派生出来的一门较年轻的学科,它把人、车、路、环境及能源等与交通有关的几个方面综合在道路交通这一统一体中进行研究,以寻求道路通行能力最大、交通事故最少、运行速度最快、运输费用最省、环境影响最小、能源消耗最低的交通系统规划、建设与管理方案,从而达到安全、迅速、经济、方便、舒适、节能及低公害的目的。交通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对于小空间且不方便人员下去探底测量的时,只能栓绑重物测量绳子的深度,对小空间的垂直深度进行测量估算,需要测量人员通过手感确定重物是否到达小空间底部,但是这是测量方式的精确度较低,同时对于需要将手臂探出测量的区域上方的情况时,还是需要借助滑轮换向组件,以免发生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测量精度高、测量安全性高的交通工程施工用测量装置。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交通工程施工用测量装置,包括第一方形套管、第二方形套管、收放卷轮、上导向轮、下导向轮、换向轮、压板、测量绳、重力锥、压杆、l型板、拉簧、直线滑轨、梯形块、轮支架、上滑杆、下滑杆、弹簧、调节端盖、延展体和套筒,所述第二方形套管滑动安装在第一方形套管内,所述第一方形套管的底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前后侧面上固定安装有导向条,所述压板的前后板面开设有与导向条结构相配合的滑槽,所述压板滑动安装在凹槽内,并且所述导向条滑动安装在压板的滑槽内,所述收放卷轮、上导向轮、下导向轮均转动安装在第一方形套管前后两侧内壁上,所述上导向轮位于下导向轮的正上方,所述压杆安装在第一方形套管上,所述l型板固定安装在压杆顶部,所述拉簧套接安装在压杆上,所述拉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l型板、第一方形套管固定连接,在拉簧的作用下压杆下端压接在第二方形套管上,所述直线滑轨固定安装在第一方形套管顶部,所述梯形块滑动安装在直线滑轨上,所述l型板下端设置为与梯形块相配合的斜面结构,所述上滑杆、下滑杆分别固定安装在轮支架的顶部和底部,所述换向轮转动安装在轮支架上,所述上滑杆上端滑动穿过第一方形套管的顶壁,所述套筒顶端螺接安装在第一方形套管的底壁上,所述下滑杆下端滑动安装在套筒内,所述调节端盖螺接安装在套筒内部,所述弹簧安装在套筒内,并且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作用在下滑杆、调节端盖上,所述测量绳左端收卷在收放卷轮上,所述延展体螺接固定安装在第二方形套管右端,所述延展体与第二方形套管之间形成导向孔,所述测量绳右端穿过上导向轮、下导向轮、换向轮、导向孔与重力锥栓绑连接。
5.作为优选,所述直线滑轨左端螺接安装有防脱螺栓。
6.作为优选,所述上滑杆设置有标识刻度。
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方形套管下部螺接安装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左端置于凹槽内,所述螺栓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橡胶锥台,所述压板的右端面上设置有与橡胶锥台结构相配合的盲孔。
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方形套管上竖直固定安装有导向杆,所述l型板滑动套接安装在导向杆上。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在测量时,将压板向外拉出一端距离,通过脚踏或放置重物的方式将压板压住,然后向右推动梯形块向右运动,可将l型板连通压杆克服拉簧的拉力向上推起,此时压杆与第二方形套管处于非压接状态,因此可调节第二方形套管伸出的距离,通过控制收放卷轮转动将测量绳、重力锥放线到小空间区域对其垂直深度进行测量,由于测量绳自身具有一定的重量,因此在测量绳不断放卷的过程中,上滑杆顶部标识刻度与第一方形套管的相对位置下移,当重力锥触底时,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会推动下滑杆向上运动,操作人员观察到上滑杆顶部标识刻度向上运动时,此时观察记录测量绳上刻度数值,本装置具有测量精度高且测量安全性高的优点,同时便于携带和测量操作。
10.附图说明:
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图1的m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图1的n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5.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17.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交通工程施工用测量装置,包括第一方形套管1、第二方形套管2、收放卷轮3、上导向轮41、下导向轮42、换向轮43、压板5、测量绳6、重力锥61、压杆7、l型板71、拉簧72、直线滑轨73、梯形块74、轮支架8、上滑杆81、下滑杆82、弹簧83、调节端盖84、延展体9和套筒10,所述第二方形套管2滑动安装在第一方形套管1内,所述第一方形套管1的底部设置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的前后侧面上固定安装有导向条12,所述压板5的前后板面开设有与导向条12结构相配合的滑槽,所述压板5滑动安装在凹槽11内,并且所述导向条12滑动安装在压板5的滑槽内,所述收放卷轮3、上导向轮41、下导向轮42均转动安装在第一方形套管1前后两侧内壁上,所述上导向轮41位于下导向轮42的正上方,所述压杆7安装在第一方形套管1上,所述l型板71固定安装在压杆7顶部,所述拉簧72套接安装在压杆7上,所述拉簧7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l型板71、第一方形套管1固定连接,在拉簧72的作用下压杆7下端压接在第二方形套管2上,所述直线滑轨73固定安装在第一方形套管1顶部,所述梯形块74滑动安装在直线滑轨73上,所述l型板71下端设置为与梯形块74相配合的斜面结构,所述上滑杆81、下滑杆82分别固定安装在轮支架8的顶部和底部,所述换向轮43转动安装在轮支架8上,所述上滑杆81上端滑动穿过第一方形套管1的顶壁,所述套筒10顶端螺接安装在第一方形套管1的底壁上,所述下滑杆82下端滑动安装在套筒10内,所述调节端盖84螺接安装在套筒10内部,所述弹簧83安装在套筒10内,并且所述弹簧83的两端分别作用在下滑
杆82、调节端盖84上,所述测量绳6左端收卷在收放卷轮3上,所述延展体9螺接固定安装在第二方形套管2右端,所述延展体9与第二方形套管2之间形成导向孔91,所述测量绳6右端穿过上导向轮41、下导向轮42、换向轮43、导向孔91与重力锥61栓绑连接,为了便于压板5进行操作,所述压板5上固定设置有把手51,所述收放卷轮3的中轴上固定设置有摇杆,以便于对收放卷轮3进行旋转操作。
18.在实际使用中,为了避免梯形块74从直线滑轨73左端脱出,所述直线滑轨73左端螺接安装有防脱螺栓75。
19.为了便于操作人员对上滑杆81的位移量进行观察,所述上滑杆81设置有标识刻度。
20.所述第一方形套管1下部螺接安装有螺栓52,所述螺栓52的左端置于凹槽11内,所述螺栓52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橡胶锥台,所述压板5的右端面上设置有与橡胶锥台结构相配合的盲孔,所述橡胶锥台嵌入到压板5的盲孔内,可对压板5的非测量状态下的位置进行固定。
21.此外,为了对压杆7上下运动过程中的直线度进行导向,所述第一方形套管1上竖直固定安装有导向杆76,所述l型板71滑动套接安装在导向杆76上。
22.在测量时,将压板5向外拉出一端距离,通过脚踏或放置重物的方式将压板5压住,然后向右推动梯形块74向右运动,可将l型板71连通压杆7克服拉簧72的拉力向上推起,此时压杆7与第二方形套管2处于非压接状态,因此可调节第二方形套管2伸出的距离,通过控制收放卷轮3转动将测量绳6、重力锥61放线到小空间区域对其垂直深度进行测量,由于测量绳6自身具有一定的重量,因此在测量绳6不断放卷的过程中,上滑杆81顶部标识刻度与第一方形套管1的相对位置下移,当重力锥61触底时,在弹簧83弹力的作用下会推动下滑杆82向上运动,操作人员观察到上滑杆81顶部标识刻度向上运动时,此时观察记录测量绳6上刻度数值,本装置具有测量精度高且测量安全性高的优点,同时便于携带和测量操作。
23.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