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动车尾气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13503发布日期:2022-07-20 00:13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动车尾气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尾气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动车尾气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2.机动车尾气检测是指在现场或运转试验台对机动车怠速或工况状态时排出废气的组分、浓度进行的分析测定,来判断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是否符合国家的排放标准。机动车行驶时排出的大量有害废气是环境空气的主要流动污染源,其尾气检测是环境空气污染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检测的项目主要为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光化学氧化剂和烟度。
3.当前测试机动车尾气成份的设备在不同地区的测试过程中,环境温湿度变化对于设备的工作性能有较大影响,环境温度过低或过高,比如高原,高寒,高温的环境,设备的光学器件对流经气体进行光学分析,从而获取气体中相应物质的浓度数据,而光学器件对流经的气体的温湿度时高时低的变化,容易受到水分和杂质干扰,会影响测试数据的准确性,使测试结果不符合正常测试的结果要求。因此,为了提高机动车尾气检测的精度,发挥最好的测试效果,需要消除或减小环境变化对测试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为了解决测试环境对机动车尾气检测结果的影响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动车尾气测试系统。
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机动车尾气测试系统,包括:
6.样气输入管路,其沿着气流方向依次设有加热采样管、颗粒过滤器、回旋冷凝管和第一电磁三通阀;
7.与所述第一电磁三通阀连接的干燥管路,所述干燥管路沿着气流方向依次设有汽水分离器、阻液器、恒温加热器、膜式干燥器和第二电磁三通阀,其中所述汽水分离器和所述阻液器用于对气体除水,所述恒温加热器用于加热气体至设定温度,所述膜式干燥器用于过滤气体中的水蒸汽;
8.以及与所述第二电磁三通阀连接的检测管路,所述检测管路沿着气流方向依次设有流量传感器、红外气体传感器、紫外气体传感器和氧传感器,其中红外气体传感器用于检测co2、co和hc浓度,所述紫外气体传感器用于检测no2和no浓度。
9.进一步地,所述膜式干燥器为反吹膜式干燥器,所述膜式干燥器具有反吹气体入口,所述反吹气体入口连接反吹气体管路,所述反吹气体管路上设有干燥泵,所述反吹气体管路用于连接干燥筒或所述膜式干燥器的干燥气体出口。
10.进一步地,还包括标气输入管路,所述标气输入管路通过第三电磁三通阀连接所述第二电磁三通阀。
11.进一步地,所述标气输入管路上设有限流孔板阀。
12.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第三电磁三通阀连接的空气输入管路。
13.进一步地,所述空气输入管路上设有至少一过滤筒。
14.进一步地,所述颗粒过滤器为100℃耐高温滤筒。
15.进一步地,所述干燥管路上设有采样泵。
16.进一步地,所述检测管路上还设有流量控制器、温湿度传感器和压力计。
17.进一步地,所述汽水分离器的排水管和所述阻液器的排水管连接一排水口。
18.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动车尾气测试系统,对待测气体采用汽水分离初步除水,再通过膜式干燥器进行彻底干燥除湿,排除被测气体中的水的影响;同时通过恒温加热器对待测前的气体进行加热,使待测气体在进入光学器件时,气体的温度也基本趋于平稳,保持进入核心器件光学仪器的被测气体的温度在一定范围,这样就保证消除了环境因素与气体自身的因素的影响,实现了不同环境下以相同的内部环境下来测试气体的成份,有效的保证了光学器件测试结果的一致性,提高了机动车尾气的检测准确性,减小对测试环境的依赖性。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机动车尾气测试系统的气路示意图。
20.图中:1-样气输入管路、2-干燥管路、3-检测管路、4-标气输入管路、5
‑ꢀ
空气输入管路、6-加热采样管、7-颗粒过滤器、8-回旋冷凝管、9-第一电磁三通阀、10-采样泵、11-汽水分离器、12-阻液器、13-恒温加热器、14-膜式干燥器、15-反吹气体入口、16-反吹气体管路、17-干燥泵、18-干燥筒、19-第二电磁三通阀、20-流量控制器、21-温湿度传感器、22-流量传感器、23-红外气体传感器、24-紫外气体传感器、25-氧传感器、26-压力计、27-限流孔板阀、28
‑ꢀ
第三电磁三通阀、29-过滤筒、30-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下面介绍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可能实施例中的较优的一个,旨在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基本了解,但并不旨在确认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或决定性的要素或限定所要保护的范围。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3.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动车尾气测试系统,用于实时监测来分析汽车尾气排放成份,尤其适用于不同测试环境下的汽车尾气检测,该测试系统主要包括样气输入管路1、干燥管路2、检测管路3、标气输入管路 4、以及空气输入管路5。
24.其中所述样气输入管路1用于输入待测试的汽车尾气,所述样气输入管路1 上沿着气流方向依次设有加热采样管6、颗粒过滤器7、回旋冷凝管8和第一电磁三通阀9。所述加热采样管6用于对汽车排出的尾气加热,一般加热至100℃以上,被加热后的尾气流至所述颗粒过滤器7内,所述颗粒过滤器具体为100℃耐高温滤筒,所述颗粒过滤器7过滤掉尾气中
的颗粒物部分。被所述颗粒过滤器7过滤后的尾气被输送至所述回旋冷凝管8中冷却降温,使尾气中的水汽在所述回旋冷凝管8内凝结。
25.所述干燥管路2用于对尾气进行干燥去除尾气中的水分。所述干燥管路2 与所述第一电磁三通阀9的一接口连接,且所述干燥管路2沿着气流方向依次设有采样泵10、汽水分离器11、阻液器12、恒温加热器13、膜式干燥器14和第二电磁三通阀19。
26.具体的,所述汽水分离器11的作用是初步除水,尾气中的气体部分可以直接通过所述汽水分离器11,而部分水被所述汽水分离器11被分离出来;尾气由所述汽水分离器11初步除水后进入所述阻液器12,所述阻液器12防止液态的水进入所述膜式干燥器14,只允许气态的水随样气进入膜式干燥器14。这里所述汽水分离器11的排水管和所述阻液器12的排水管连接一排水口30,通过这一排水口30将被分离出来的水排出。
27.所述膜式干燥器14具体为反吹膜式干燥器,所述膜式干燥器14具有反吹气体入口15,所述反吹气体入口15连接反吹气体管路16,所述反吹气体管路 16上设有干燥泵17,所述反吹气体管路16用于连接干燥筒18或所述膜式干燥器14的干燥气体出口。所述膜式干燥器14的作用是过滤尾气中的水蒸气,干燥的反吹气体由所述反吹气体入口15进入所述膜式干燥器14内,反吹气体与尾气的相互作用,使尾气中的水蒸气向外扩散,并随着反吹气体排出,得到干燥尾气。
28.所述检测管路3主要用于对尾气中各组分浓度的检测。所述检测管路3连接所述第二电磁三通阀19的一接口,所述检测管路19沿着气流方向依次设有流量传感器22、红外气体传感器23、紫外气体传感器24和氧传感器25。
29.其中所述流量传感器22用于检测尾气的实时流量;所述红外气体传感器23 为ndir传感器,用于检测尾气中的co2和co浓度;所述紫外气体传感器24为 nduv传感器,用于检测尾气中的no2和no浓度;所述氧传感器25用于检测尾气中的氧气浓度。
30.所述检测管路3上还设有流量控制器20、温湿度传感器21和压力计26,所述流量控制器20用于调节输入所述红外气体传感器23、所述紫外气体传感器 24和所述氧传感器25内进行测试的气体流量。所述温湿度传感器21用于检测测试时尾气中温度和湿度。所述压力计26用于检测所述检测管路3内的气压。
31.所述标气输入管路4通过第三电磁三通阀28连接所述第二电磁三通阀19,所述标气输入管路4用于向所述检测管路3通入标准气体,以对所述红外气体传感器23、所述紫外气体传感器24和所述氧传感器25进行标定。这里所述标气输入管路4上还设有限流孔板阀27,用于调节所述标气输入管路4的流量。
32.另外所述空气输入管路5连接所述第三电磁三通阀28,所述空气输入管路 5用于向所述检测管路3通入环境中的空气,通过所述红外气体传感器23检测空气中的co2和co浓度、以及通过所述紫外气体传感器24检测空气中的no2和 no浓度,作为尾气检测的参考数据。优选的,所述空气输入管路5上设有至少一过滤筒29,如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筒29的数量设置为两个,通过所述过滤筒 29对空气中的水分和灰尘进行过滤,避免水分和灰尘进入各所述传感器内。
33.上述机动车尾气测试系统,对待测气体采用汽水分离初步除水,再通过膜式干燥器14进行彻底干燥除湿,排除被测气体中的水的影响;同时通过恒温加热器13对待测前的气体进行加热,使待测气体在进入光学器件时,气体的温度也基本趋于平稳,保持进入核心
器件光学仪器的被测气体的温度在一定范围,这样就保证消除了环境因素与气体自身的因素的影响,实现了不同环境下以相同的内部环境下来测试气体的成份,有效的保证了光学器件测试结果的一致性,提高了机动车尾气的检测准确性和稳定性,减小对测试环境的依赖性。
34.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的是,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可以根据使用、放置的不同方式而相应地变化,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技术请求保护的范围。
35.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