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动车驻车制动性能测试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22718发布日期:2022-12-28 04:18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动车驻车制动性能测试平台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驻车性能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机动车驻车制动性能测试平台。


背景技术:

2.根据国标《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04,驻车制动性能检验方法有两种:1、7.14.2驻车制动性能检验:当采用制动检验台检验汽车和正三轮摩托车驻车制动装置的制动力时,机动车空载,乘坐一名驾驶员,使用驻车制动装置,驻车制动力的总和不应小于该车在测试状态下整车重量的20%(对总质量为整备质量1.2倍以下的机动车为不小于15%);2、7.13.3 驻车制动性能检验:在空载状态下,驻车制动装置应能保证机动车在坡度为 20%(对总质量为整备质量的1.2倍以下的机动车为15%),轮胎与路面的附着系数不小于0.7的坡道上正、反两个方向保持固定不动,其时间不应小于 5min。为此,《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常规检验资格许可技术条件》规定,检验机构要求建驻车坡道:用于在坡道上实测车辆的驻车性能,其设计要求,坡道分别为15%和20%各一个,一般设计比例对15%坡道为高1.5m、宽3.5m、长10m,对20%坡道为高2m、宽3.5m、长10m。坡道路面附着系数不小于0.7。
3.由此可见每个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除具备制动检验台外,还必须建两条检验坡道用于驻车制动性能测试,按技术要求需至少要300m的场地(不包括转弯,掉头的场地),以及相应的基建费用,导致检测机构的成本上升。因此,为解决现有机动车驻车检测装置所需要的场地面积较大,检测机构的成本投入较大的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机动车驻车制动性能测试平台。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机动车驻车制动性能测试平台。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机动车驻车制动性能测试平台,包括利用混凝土构筑的坡道,坡道的中段位置留有凹槽,所述坡道凹槽的内侧设置有测试平台,且测试平台的下方中线位置设置有转辊,所述测试平台的两侧下方均分别设置有一组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配合转辊传动测试平台呈15
°
、20
°
、-15
°
和-20
°
的倾角变化;
6.所述测试平台的上端面设置有称重板,且利用称重板检测的数据对机动车驻车时是否发生位移进行监测。
7.优选的,所述坡道凹槽的中线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架,且限位架的上端开设有弧形槽,所述限位架和转辊之间共轴转动连接。
8.优选的,测试平台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架,且支架关于测试平台的中线对称设置,并且支架的中线底部和转辊外壁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称重板位于测试平台的一侧,且称重板和测试平台上端面平齐设置,
所述称重板的四个拐角位置处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10.优选的,所述测试平台上开设有四个通槽,且各个通槽的内侧均转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测试面呈扇形结构,且四个限位块之间中心对称设置,并且四个限位块靠近测试平台中线的一侧和测试平台转动连接,所述支架中段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上转动连接有第三液压缸,并且第三液压缸的输出端和限位块之间转动连接。
1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2.通过在坡道的内侧转动连接测试平台,测试平台的两端均设置第一液压缸,利用第一液压缸传动测试平台的两端绕转辊进行转动,实现测试平台双向倾斜角度的便捷调整,相较于现有的混凝土结构,减小场地的同时,便于驻车性能的便捷检测;通过在测试平台上设置称重板,利用称重板对车辆在驻车时位移与否进行监测,从而便捷的判断车辆驻车性能好坏,利用在测试平台上设置可升降的限位块,限位块对车辆在驻车失效时对车辆进行抵触,从而避免发生发生损坏的可能性,提升车辆检测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机动车驻车制动性能测试平台的等轴测图;
1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机动车驻车制动性能测试平台的测试平台等轴测结构图;
15.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机动车驻车制动性能测试平台的测试平台局部剖视图。
16.附图标记说明:1、坡道;2、测试平台;3、支架;4、限位架;5、第一液压缸;6、第二液压缸;7、限位块;701、活动槽;8、转辊;9、支撑杆; 10、第三液压缸;11、称重板。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8.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机动车驻车制动性能测试平台。参照图1-3,一种机动车驻车制动性能测试平台,包括利用混凝土构筑的坡道1,坡道1的中段位置留有凹槽,坡道1凹槽的内侧设置有测试平台2,且测试平台2的下方中线位置设置有转辊8,测试平台2的两侧下方均分别设置有一组第一液压缸5 和第二液压缸6,第一液压缸5和第二液压缸6配合转辊8传动测试平台2呈 15
°
、20
°
、-15
°
和-20
°
的倾角变化,优选的第一液压缸5和第二液压缸6 的固定端均转动连接于坡道1的凹槽内侧,输出端均转动连接于支架3上,坡道1凹槽的中线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架4,且限位架4的上端开设有弧形槽,限位架4和转辊8之间共轴转动连接,优选的限位架4的弧形槽开口小于180
°
,且限位架4的两端均螺栓固定连接有端盖,利用端盖对转辊8在限位架4内部的轴向位置进行限制;
19.测试平台2的上端面设置有称重板11,且利用称重板11检测的数据对机动车驻车时是否发生位移进行监测,测试平台2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架3,且支架3关于测试平台2的中线对称设置,并且支架3的中线底部和转辊8外壁固定连接,优选的第一液压缸5和第二液压缸6均设置有两个,支架3对应第一液压缸5和第二液压缸6的位置处均开设有活动槽,避免液压缸和支架3之间接触,称重板11位于测试平台2的一侧,且称重板11和测试平台2 上端面平齐设置,称重板11的四个拐角位置处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优选的称重板11和外部
处理器之间通讯连接,处理器对车辆的重力数值进行测算,同时将数据反馈至显示终端上,测试平台2上开设有四个通槽,且各个通槽的内侧均转动连接有限位块7,限位块7测试面呈扇形结构,且四个限位块7 之间中心对称设置,并且四个限位块7靠近测试平台2中线的一侧和测试平台2转动连接,支架3中段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杆9,且支撑杆9上转动连接有第三液压缸10,并且第三液压缸10的输出端和限位块7之间转动连接,优选的限位块7的底端中线位置开设有活动槽701,且活动槽70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横杆,第三液压缸10的输出端转动连接于横杆上。
20.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机动车驻车制动性能测试平台的实施原理为:在检测前,车辆通过坡道1行驶至测试平台2上,将车辆的前轮停止在称重板11上,随后拉动驻车手刹,驾驶人员从车上下来,根据车辆型号的不同,选择测试平台2不同的倾斜角度,通过预设的程序对液压缸控制机构进行操控,液压缸控制机构驱动第一液压缸5和第二液压缸6进行同步的伸缩变化,从而调节测试平台2转动至15
°
或20
°
,在完成调节后,称重板11会测算出此时车辆在测试平台2上对其的压力,并将此时的数据传输至处理器中进行记录,随后等待测试时间,称重板11数据每隔1min向处理器进行一次传输,处理器则将数据直观的反馈至显示机构上,由于测试平台2处于倾斜时,称重板 11处于倾斜状态,而由于称重板11下方的压力传感器分别位于四个拐角位置处,因此当称重的位置发生变化时,称重板11检测的数值发生变化,装置数据范围利用多次的测算、统计测得,通过对检测数据的观察、对比,当数据没有变化或是变化位于允许的范围内时,则车辆检测合格,当数据的范围超出了允许的范围,则检测不合格;在检测过程中,第三液压缸10伸长,将限位块7绕其一端进行转动,从而限位块7伸出测试平台2设置,利用限位块7 对前轮的后方以及后轮的前方进行限制,使得当车辆的双向驻车失效时,车辆不至于直接向后滑动,导致车辆受损,以此提升检测过程中的安全性。
2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