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洋交通运输用安全报警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97521发布日期:2022-04-23 19:13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洋交通运输用安全报警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报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海洋交通运输用安全报警设备。


背景技术:

2.声光报警器能够同时发出声、光两种报警信号,主要应用在钢铁冶金、电信铁塔、起重机械、工程机械、港口码头、交通运输、风力发电、远洋船舶等行业。声光报警器是海洋船舶业报警系统中重要的一个配件产品。
3.声光报警器在海洋交通运输中使用时,部分声光报警器设置在船体外壁。由于海洋中气候更加恶劣,船体在海洋上易受到大风天气,安装在船体侧壁的声光报警器防风雨冲击能力较差,声光报警器长期受到强风雨冲击易导致报警设备损毁的状况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海洋交通运输用安全报警设备,以解决由于海洋中气候更加恶劣,船体在海洋上易受到大风天气,安装在船体侧壁的声光报警器防风雨冲击能力较差,声光报警器长期受到强风雨冲击易导致报警设备损毁的状况发生的问题。
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海洋交通运输用安全报警设备,包括:底部支撑机构、声光报警器和透明外罩壳。
6.所述底部支撑机构包括底板、支撑板和第一弹性支撑件,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底板正面,多组所述第一弹性支撑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和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第一弹性支撑件一端连接于所述底板,且所述第一弹性支撑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板,所述声光报警器安装于所述支撑板正面,所述透明外罩壳套设于所述声光报警器外部,且所述透明外罩壳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板正面,所述透明外罩壳正面设置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部固定设置有滤网板,所述透明外罩壳正面以及两侧均为棱状结构。
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正面安装有辅助固定组件,所述辅助固定组件套设于所述透明外罩壳外部。
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固定组件包括第一框板、第二框板和连接件,所述第一框板和所述第二框板分别套设于所述透明外罩壳两侧,且所述连接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板和所述第二框板,所述第一框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
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耳板、第二连接耳板和固定螺栓和螺母,所述第一连接耳板和所述第二连接耳板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板和所述第二框板,所述固定螺栓的螺杆分别活动贯穿于所述第一连接耳板和所述第二连接耳板,且所述螺母螺接安装于所述固定螺栓的螺杆端部。
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母和所述第一连接耳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套设于所述固定螺栓的螺杆外部。
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耳板和所述第二连接耳板侧面均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固定螺栓的螺杆分别活动贯穿于所述第一安装孔。
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支撑件包括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底板和所述支撑板。
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靠近所述支撑板一侧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远离所述底板一端活动贯穿于所述支撑板,且所述导杆远离所述底板一端固定设置有限位端盖。
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侧面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导杆远离所述底板一端活动贯穿于所述第二安装孔。
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外罩壳底部设置有出水孔若干组。
16.上述海洋交通运输用安全报警设备采用透明外罩壳正面以及两侧棱状结构的设计,对于减小风阻虽有着一定的作用的,但是抗风阻能力一般。
17.该海洋交通运输用安全报警设备还包括气动抗风机构,所述气动抗风机构包括气泵、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第三进气管、出气主管、出气支管、第一出气u型管、第一连接软管、第二出气u型管和第二连接软管,所述透明外罩壳内部两侧均固定设置有隔板,两块所述隔板与所述透明外罩壳内壁之间分别构成一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透明外罩壳两侧均设置有通风孔,所述气泵安装于所述支撑板正面,所述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和所述第三进气管一端分别分别连通于所述气泵进气端口,所述第一进气管和所述第二进气管另一端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所述出气主管设置于所述底板和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出气主管一端连通于所述气泵出气端口,且所述出气主管另一端设置有堵头密封,所述出气支管一端连通于所述出气主管,所述第一出气u型管和所述第二出气u型管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板正面两侧,所述第一连接软管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出气主管和所述第一出气u型管,所述第二连接软管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出气主管和所述第二出气u型管,所述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三进气管、所述出气支管、所述第一出气u型管和所述第二出气u型管外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第五阀门和第六阀门。
1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气主管与支撑板之间以及所述第一出气u型管、所述第二出气u型管与所述底板之间分别设置有卡箍。
19.若是能够对上述海洋交通运输用安全报警设备中的底板进行相应机械设计,则能够提升抗风阻性能。
20.该海洋交通运输用安全报警设备还包括机械抗风机构,所述机械抗风机构包括限位侧板、滑块和第二弹性支撑件,所述底板正面两侧均分别设置有限位滑槽,两块所述滑块分别滑动设置于所述限位滑槽内部,且两组所述第一弹性支撑件远离所述支撑板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滑块,所述第二弹性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底板正面,且所述第二弹性支撑件两端分别连接于两块所述滑块相向一端,两块所述限位侧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弹性支撑件两侧,且两块所述限位侧板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正面。
2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支撑件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和第三弹簧,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分别固定连接于两块所述滑块相向一端,且所述第三弹簧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
2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块靠近所述第一连接块一侧固定设置有套管,所述第一连接块靠近所述第二连接块一侧固定设置有套杆,且所述套杆一端活动插设于所述套管内部,所述第三弹簧套设于所述套管与所述套杆外部。
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海洋交通运输用安全报警设备,使用时,透明外罩壳用于保护支撑板一侧的声光报警器。透明外罩壳正面以及两侧均为棱状结构可有效分流透明外罩壳正面以及两侧风力带来的空气;减少大风天气对透明外罩壳正面以及两侧带来的冲击,有效保护声光报警器。当大风正面冲击透明外罩壳时,底板和支撑板之间的第一弹性支撑件也有着良好的缓冲作用,即对透明外罩壳有着良好的缓冲保护。
24.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6.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海洋交通运输用安全报警设备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海洋交通运输用安全报警设备无透明外罩壳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弹性支撑件结构示意图;
29.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辅助固定组件结构示意图;
30.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31.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透明外罩壳和隔板结构示意图;
32.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气动抗风机构和机械抗风机构结构示意图;
33.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出风主管和出风支管结构示意图;
34.图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弹性支撑件结构示意图。
35.图标:
36.10-底部支撑机构;110-底板;111-限位滑槽;120-支撑板;130-第一弹性支撑件;131-第一弹簧;132-导杆;133-限位端盖;140-辅助固定组件; 141-第一框板;142-第二框板;143-连接件;1431-第一连接耳板;1432-第二连接耳板;1433-固定螺栓;1434-螺母;1435-第二弹簧;20-声光报警器; 30-透明外罩壳;301-出水孔;302-通风孔;310-滤网板;320-隔板;40-气动抗风机构;410-气泵;420-第一进气管;421-第一阀门;430-第二进气管; 431-第二阀门;440-第三进气管;441-第三阀门;450-出气主管;460-出气支管;461-第四阀门;470-第一出气u型管;471-第五阀门;472-第一连接软管;480-第二出气u型管;481-第六阀门;482-第二连接软管;50-机械抗风机构;510-限位侧板;520-滑块;530-第二弹性支撑件;531-第一连接块;532-第二连接块;533-第三弹簧;534-套管;535-套杆。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38.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9.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0.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4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4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3.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44.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45.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海洋交通运输用安全报警设备。
46.请参阅图1-图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海洋交通运输用安全报警设备,包括:底部支撑机构10、声光报警器20和透明外罩壳30。
47.其中,底部支撑机构10用于支撑安装声光报警器20,透明外罩壳30 在不影响声光报警的同时也能够与底部支撑机构10相配合后,对声光报警器20有着良好的抗风雨作用。
48.请参阅图2,底部支撑机构10包括底板110、支撑板120和第一弹性支撑件130。支撑
板120设置于底板110正面,多组第一弹性支撑件130分别设置于底板110和支撑板120之间,第一弹性支撑件130一端连接于底板110,且第一弹性支撑件130另一端连接于支撑板120。声光报警器20 安装于支撑板120正面;声光报警器20和支撑板120之间采用螺栓固定。
49.支撑板120用于支撑声光报警器20,可将底板110安装在船体外壁,底板110和第一弹性支撑件130可用于弹性支撑声光报警器20。
5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第一弹性支撑件130包括有第一弹簧131,第一弹簧131两端分别连接于底板110和支撑板120。底板110 靠近支撑板120一侧连接有导杆132,导杆132远离底板110一端活动贯穿于支撑板120,且导杆132远离底板110一端固定设置有限位端盖133。支撑板120侧面设置有第二安装孔,导杆132远离底板110一端活动贯穿于第二安装孔。第一弹性支撑件130中的第一弹簧131给支撑板120带来良好的弹性,即使得支撑板120正面的透明外罩壳30受到风阻时有着良好的缓冲性能。
5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5,支撑板120正面安装有辅助固定组件140,辅助固定组件140套设于透明外罩壳30外部。辅助固定组件140包括第一框板141、第二框板142和连接件143,第一框板141 和第二框板142分别套设于透明外罩壳30两侧,且连接件143分别连接于第一框板141和第二框板142,第一框板141固定连接于支撑板120;第一框板141和支撑板120之间采用螺栓固定。连接件143包括第一连接耳板 1431、第二连接耳板1432和固定螺栓1433和螺母1434,第一连接耳板1431 和第二连接耳板1432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框板141和第二框板142,固定螺栓1433的螺杆分别活动贯穿于第一连接耳板1431和第二连接耳板1432,且螺母1434螺接安装于固定螺栓1433的螺杆端部。螺母1434和第一连接耳板1431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1435,第二弹簧1435套设于固定螺栓1433 的螺杆外部。第一连接耳板1431和第二连接耳板1432侧面均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固定螺栓1433的螺杆分别活动贯穿于第一安装孔。
52.第一框板141和第二框板142用于加强固定支撑透明外罩壳30,即透明外罩壳30受到风力时有着更好的支撑效果。连接件143中的固定螺栓 1433实现第一框板141和第二框板142可拆卸固定在透明外罩壳30两侧,第二弹簧1435则是用于螺母1434防松。
53.请参阅图1和图2,透明外罩壳30套设于声光报警器20外部,且透明外罩壳30固定安装于支撑板120正面,透明外罩壳30正面设置有安装口,安装口内部固定设置有滤网板310,透明外罩壳30正面以及两侧均为棱状结构。其中,透明外罩壳30可采用材质较为轻盈的亚克力板材,不阻碍报警时发出的光线。透明外罩壳30底部设置有出水孔301若干组;出水孔301 则是用于排出从滤网板310进入至透明外罩壳30内部的雨水。
54.透明外罩壳30用于保护支撑板120一侧的声光报警器20。透明外罩壳 30正面以及两侧均为棱状结构可有效分流透明外罩壳30正面以及两侧风力带来的空气;减少大风天气对透明外罩壳30正面以及两侧带来的冲击,有效保护声光报警器20。当大风正面冲击透明外罩壳30时,底板110和支撑板120之间的第一弹性支撑件130也有着良好的缓冲作用,即对透明外罩壳30有着良好的缓冲保护。滤网板310则是使得声光报警器20发出的警报声能够顺利透过滤网板310上的网孔传出,罩壳的设计不会阻碍警报声音的传播。透明外罩壳30对声光报警器20除了有着抗风阻的保护,同时也有着。
55.上述海洋交通运输用安全报警设备采用透明外罩壳30正面以及两侧棱状结构的设计,对于减小风阻虽有着一定的作用的,但是抗风阻能力一般。
56.请参阅图6、图7和图8,该海洋交通运输用安全报警设备还包括气动抗风机构40,气动抗风机构40包括气泵410、第一进气管420、第二进气管430、第三进气管440、出气主管450、出气支管460、第一出气u型管 470、第一连接软管472、第二出气u型管480和第二连接软管482。透明外罩壳30内部两侧均固定设置有隔板320,透明外罩壳30和隔板320之间采用焊接固定;两块隔板320与透明外罩壳30内壁之间分别构成一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透明外罩壳30两侧均设置有通风孔302。气泵410安装于支撑板120正面,第一进气管420、第二进气管430和第三进气管440一端分别分别连通于气泵410进气端口,第一进气管420和第二进气管430另一端分别连通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出气主管450设置于底板110和支撑板120之间,出气主管450一端连通于气泵410出气端口,且出气主管 450另一端设置有堵头密封,出气支管460一端连通于出气主管450,第一出气u型管470和第二出气u型管480分别固定设置于底板110正面两侧,第一连接软管472两端分别连通于出气主管450和第一出气u型管470,第二连接软管482两端分别连通于出气主管450和第二出气u型管480,第一进气管420、第二进气管430、第三进气管440、出气支管460、第一出气u型管470和第二出气u型管480外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421、第二阀门431、第三阀门441、第四阀门461、第五阀门471和第六阀门481。其中,第一阀门421、第二阀门431、第三阀门441、第四阀门461、第五阀门471和第六阀门481均可采用电动阀门。第一出气u型管470和第二出气u型管480均为硬质管材。
57.当透明外罩壳30正面受到强烈风阻时,可启动气泵410,同时第三阀门441和第四阀门461开启。吹向透明外罩壳30正面的风除了被透明外罩壳30分流外,部分空气则通过滤网板310上的网孔进入至透明外罩壳30 内部;第三进气管440吸收透明外罩壳30内部的空气,使得透明外罩壳30 内部呈负压状态;此时透明外罩壳30正面的空气补入透明外罩壳30内部,可用于降低透明外罩壳30正面受到的风阻,有效保护透明外罩壳30,即保护透明外罩壳30内部的声光报警器20。气泵410抽取的空气最终从出气支管460排向至底板110,使得支撑板120受到反向冲力,即给予支撑板120 一侧的透明外罩壳30加强支撑。同时也能够减少第一弹性支撑件130长时间受到强力挤压而失去原有良好的弹性缓冲支撑能力。
58.若是透明外罩壳30右侧受到强烈风阻时,可启动气泵410,同时第二阀门431和第五阀门471开启。吹向透明外罩壳30右侧的风除了被透明外罩壳30分流外,部分空气则通过透明外罩壳30右侧的通风孔302进入第二腔体内部。气泵410通过第二进气管430抽取第二腔体内部的空气,使得第二腔体内部呈负压状态;此时透明外罩壳30右侧的空气补入第二腔体内部,可用于降低透明外罩壳30右侧受到的风阻,有效保护透明外罩壳30,即保护透明外罩壳30内部的声光报警器20。气泵410抽取的空气通过第一连接软管472最终从第一出气u型管470排出至透明外罩壳30左侧,在右侧受到强烈风阻时给予透明外罩壳30加强支撑。
59.若是透明外罩壳30左侧受到强烈风阻时,可启动气泵410,同时第一阀门421和第六阀门481开启。吹向透明外罩壳30左侧的风除了被透明外罩壳30分流外,部分空气则通过透明外罩壳30左侧的通风孔302进入第一腔体内部。气泵410通过第一进气管420抽取第一腔体内部的空气,使得第一腔体内部呈负压状态;此时透明外罩壳30左侧的空气补入第一腔体内部,可用于降低透明外罩壳30左侧受到的风阻,有效保护透明外罩壳30,即保护透明外罩壳30内部的声光报警器20。气泵410抽取的空气通过第二连接软管482最终从第二出气u型管480排出至透明外罩壳30右侧,在左侧受到强烈风阻时可给予透明外罩壳30加强支撑。
60.其中,开启相应的阀门,透明外罩壳30正面和透明外罩壳30一侧可同时进行抗风阻保护,具体实施方式即把上述单独实施方式对应进行结合即可,在此不再进行详细赘述。
61.需要说明的是,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气泵410具体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气泵410的供电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予详细说明。而其中阀门和气泵410的开启即关闭控制方式均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
6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和图8,出气主管450与支撑板120之间以及第一出气u型管470、第二出气u型管480与底板110之间分别设置有卡箍;卡箍可采用螺栓固定,卡箍则分别用于固定安装出气主管450、第一出气u型管470和第二出气u型管480。
63.若是能够对上述海洋交通运输用安全报警设备中的底板110进行相应机械设计,则能够提升抗风阻性能。
64.请参阅图7,该海洋交通运输用安全报警设备还包括机械抗风机构50,机械抗风机构50包括限位侧板510、滑块520和第二弹性支撑件530,底板110正面两侧均分别设置有限位滑槽111,两块滑块520分别滑动设置于限位滑槽111内部,且两组第一弹性支撑件130远离支撑板120一端分别连接于滑块520,第二弹性支撑件530设置于底板110正面,且第二弹性支撑件530两端分别连接于两块滑块520相向一端,两块限位侧板510分别设置于第二弹性支撑件530两侧,且两块限位侧板510分别固定连接于底板110正面;限位侧板510和底板110之间采用焊接固定。其中,滑块520 和限位滑槽111优选t字型结构设置,即使得滑块520在限位滑槽111内部稳定移动。
65.当透明外罩壳30左侧或者右侧受到风阻时,透明外罩壳30带动底部的支撑板120横向移动,即支撑板120通过第一弹性支撑件130带动滑块 520在限位滑槽111内部滑动。滑动的滑块520带动第二弹性支撑件530移动,直至第二弹性支撑件530一端与限位侧板510相接触,此时第二弹性支撑件530受力起到缓冲缓减风阻的作用,有效保护透明外罩壳30侧壁。且该机械抗风机构50可与气动抗风机构40进行配合使用,即透明外罩壳 30一侧受到风阻时,启动气泵410以及响应的阀门可共同配合抵抗风阻,降低大风对透明外罩壳30带来的冲击,即有效保护透明外罩壳30内部的声光报警器20。
6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第二弹性支撑件530包括第一连接块531、第二连接块532和第三弹簧533。第一连接块531和第二连接块532分别固定连接于两块滑块520相向一端,第一连接块531和第二连接块532与滑块520之间分别采用焊接固定;且第三弹簧533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连接块531和第二连接块532。第二连接块532靠近第一连接块 531一侧固定设置有套管534,第一连接块531靠近第二连接块532一侧固定设置有套杆535,且套杆535一端活动插设于套管534内部,第三弹簧 533套设于套管534与套杆535外部。第二弹性支撑件530中的第三弹簧 533用于缓冲减缓透明外罩壳30受到的风阻。套杆535和套管534的设置则是用于限位第三弹簧533。
6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6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