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区弯道会车车辆监测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93624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山区弯道会车车辆监测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弯道会车车辆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山区弯道会车车辆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我国山区道路弯道较多,司机师傅在驾车经过时一般是通过观察弯道凸面镜或鸣笛警示判断弯道对面是否有车辆,这种方式局限性大,无法准确判断对方车辆的位置和速度,一旦判断失误,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000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家多车的现象越来越多,这就给一些驾驶技能不熟练的司机提供了上路的机会。考虑目前国内的公路现状,就我国北部山区和西南丘陵地区的地形特点,山路、盲区发生意外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大,原因主要是司机师傅对路况不熟悉,驾驶技能不熟练,以及对对面行驶的车辆信息判断不准确,缺少准备时间。这就需要可以提醒司机师傅对面盲区内车辆信息的提醒系统,帮助司机师傅判断对面行驶车辆的信息,使司机师傅提前做好应对准备,一定程度上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0004]目前没有针对盲区弯道车辆的提醒系统。司机师傅驾驶通过盲区弯道基本上通过观察弯道凸面镜或鸣笛警示判断对面是否有车,这种方式局限性大,不能判断对方车辆的位置或速度,一旦一方鸣笛延缓,造成的错误判断极有可能引发交通事故。资料显示,我国每年交通事故死亡约10万人,我国汽车保有量占世界2%,交通事故死亡占世界20%,侧方向撞击在其中占有很大比例。根据国家公布的10大高危路段,有5处的交通事故主要类型为侧方向撞击。侧方向撞击的高发区便是盲区弯道路口处。
[0005]国内的车辆监控系统大致分为四类:摄像机跟随成像、应变片压力检测、便携超声波测速和雷达跟踪。摄像机跟踪成像造价中等,多用于视野开阔的平坦大路,用于检测超速的车辆,此技术优点在于可随时记录车辆信息,表现形式明了,可作为事故纠纷的凭证,在交通灯处、高速路口、直路等地点应用较为广泛。一些城市设置交通管理中心,对所有摄像机进行统一控制与监控。应变片压力检测和雷达跟踪系统的成本较高,研究基本完备,但应用并不普及。便携超声波测速大量被交通警察使用,在路边对路上车辆的速度进行检测,及时发现超速车辆,及时制止。此设备简单便携、操作方便,但局限性是测得信息需要人为处理,不能实现完全的自动化。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预警对面盲区道路车辆速度信息的山区弯道会车车辆监测装置。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山区弯道会车车辆监测装置,包括车辆检测传感器组、速度检测单元、会车检测单元、译码单元、第一控制单元、第二控制单元、无线发射单元、无线接收单元和显示单元;
[0008]所述车辆检测传感器组的输出端接所述译码单元的相应输入端;所述速度检测单元和会车检测单元的输入端分别接所述译码单元的相应输出端;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与所述译码单元的相应端口双向连接;所述速度检测单元的输出端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相应输入端;所述会车检测单元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相应端口双向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输出端接所述无线发射单元的相应输入端;所述无线发射单元与无线接收单元无线连接;所述无线接收单元的输出端接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相应输入端;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输出端接所述显示单元的相应输入端。
[0009]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包括单片机Ul;所述译码单元包括译码器U2;所述车辆检测传感器组包括第一激光对射传感器SEl至第三激光对射传感器SE3;所述速度检测单元包括触发器U3、与门集成块U4、与门集成块U5、三极管Q1~Q5、电阻R3?Rl 3和电容C4;
[0010]所述第一激光对射传感器SEl的接收端经所述电阻R7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所述译码器U2的I脚;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电阻R8接在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5V直流电源VCC之间;
[0011]所述第二激光对射传感器SE2的接收端经所述电阻R9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所述译码器U2的3脚;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电阻RlO接在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5V直流电源VCC之间;
[0012]所述第三激光对射传感器SE3的接收端经所述电阻RlI接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接所述译码器U2的5脚;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电阻R12接在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5V直流电源VCC之间;
[0013]所述单片机Ul的16脚分别接所述译码器U2的16脚和与门集成块U5的12脚;所述单片机Ul的15脚接所述译码器U2的4脚;所述单片机Ul的27脚接所述译码器U2的7脚;所述单片机Ul的26脚接所述译码器U2的9脚;所述单片机Ul的25脚接所述译码器U2的11脚;所述单片机Ul的24脚接所述触发器U3的5脚;所述单片机Ul的23脚接所述触发器U3的9脚;所述单片机Ul的19脚分别接所述译码器U2的8脚、与门集成块U4的2脚和与门集成块U5的I脚;
[0014]所述译码器U2的6脚分两条支路,其中一条支路经所述电阻R5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另一条支路接所述与门集成块1]4的1脚;所述译码器U2的10脚接所述与门集成块U4的5脚;所述译码器U2的12脚分两条支路,其中一条支路经所述电阻R4接所述三极管Ql的基极,另一条支路接所述与门集成块U5的2脚;所述译码器U2的13脚分别接所述与门集成块U4的9脚和与门集成块U5的9脚;所述译码器U2的14脚依次经所述电阻R13、电容C4后分别接所述与门集成块U4的12脚和与门集成块1]5的5脚;
[0015]所述与门集成块U4的8脚接所述触发器U3的I脚;所述与门集成块U4的3脚接4脚;所述与门集成块U4的10脚接11脚;所述与门集成块U4的6脚接13脚;
[OO16 ]所述与门集成块U5的8脚接所述触发器U3的13脚;所述与门集成块U5的3脚接4脚;所述与门集成块U5的10脚接11脚;所述与门集成块U5的6脚接13脚;
[0017]所述触发器U3的2脚接6脚;所述触发器U3的8脚接12脚;所述触发器U3的4脚、10脚和14脚分别接+5V直流电源VCC;所述触发器U3的3脚接所述三极管Ql的集电极;所述触发器U3的11脚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
[0018]所述电阻R3接在所述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与+5V直流电源VCC之间;所述三极管Ql的发射极接地;
[0019]所述电阻R6接在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5V直流电源VCC之间;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
[0020]所述车辆检测传感器组还包括红外光电开关FC;
[0021 ]所述会车检测单元包括触发器U6、三极管Q6~Q7、二极管D1~D2和电阻R14?R18;
[0022]所述红外光电开关FC的输出端分两条支路,其中一条支路经所述电阻R16接所述三极管Q7的基极,另一条支路接所述二极管Dl的正极;
[0023]所述三极管Q7的集电极接所述触发器U6的3脚;所述电阻R17接在所述三极管Q7的集电极和+5V直流电源VCC之间;所述三极管Q7的发射极接地;
[0024]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经所述电阻R14接所述译码器U2的13脚;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所述触发器U6的2脚;所述电阻R15接在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和+5V直流电源VCC之间;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
[0025]所述译码器U2的4脚接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
[0026]所述二极管Dl和D2的负极分别接所述触发器U6的11脚;所述电阻R18接在所述触发器U6的11脚与地之间;
[0027]所述单片机Ul的21脚接所述触发器U6的9脚;所述单片机Ul的22脚分别接所述触发器U6的I脚和13脚;
[0028]所述触发器U6的5脚接其12脚。
[0029]所述无线发射单元包括无线模块Pl;所述无线模块Pl的3脚接所述单片机Ul的I脚;所述无线模块Pl的5脚接所述单片机Ul的2脚;所述无线模块Pl的7脚接所述单片机Ul的13脚;所述无线模块Pl的4脚接所述单片机Ul的8脚;所述无线模块Pl的6脚接所述单片机Ul的9脚;所述无线模块Pl的8脚接所述单片机Ul的12脚;所述无线模块Pl的I脚接地;所述无线模块Pl的2脚接+3.3V直流电源。
[°03°]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包括单片机U10;所述无线接收单元包括无线模块P2;所述显示单元包括LED点阵显示屏L;
[0031]所述单片机UlO的I脚接所述无线模块P2的3脚;所述单片机UlO的2脚接所述无线模块P2的5脚;所述单片机Ul O的13脚接所述无线模块P2的7脚;所述单片机UlO的8脚接所述无线模块P2的4脚;所述单片机UlO的9脚接所述无线模块P2的6脚;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