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成型电感用填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70714发布日期:2020-12-22 10:52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体成型电感用填料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感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体成型电感用填料机。



背景技术:

目前,贴片电感已经成为了整个电感市场的主流,在许多电子产品主板或者其他电路板中我们能经常看到贴片电感的身影,而一体成型电感作为贴片电感中的新兴电感,更是受到许多电子产品生产商的青睐。

一体成型电感体积小,并且能够高密度安装,还能通过大电流。一体成型电感在生产制造时需要待加工的电感放置到磨具工位内,然后对电感进行后续的加工,由于电感体积小(宽度和长度均不大于5mm),现阶段采用人工将其放入至模具的工位孔,人工放置效率低、精准度不高。如何提供一种自动化装置,能够自动将电感放入至模具的工位孔内,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体成型电感用填料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放置电感费时费力、效率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体成型电感用填料机,包括底座板,所述底座板上连接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上均布有多个吸头装置,所述底座板上还连接有吸料机构和放料机构;

所述吸料机构包括振动盘装置和推杆装置,所述振动盘装置位于所述旋转盘的下方,所述推杆装置位于所述旋转盘的上方,所述推杆装置工作带动所述吸头装置工作吸取所述振动盘装置内的工件;

所述放料机构包括双轴位移装置和放料压头装置,所述双轴位移装置位于所述旋转盘的下方,所述放料压头装置位于所述旋转盘的上方,所述放料压头装置工作将所述吸头装置吸取的工件放至双轴位移装置上连接的模具内。

进一步地,所述吸头装置包括第二吸头,所述第二吸头和所述旋转盘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吸头的底端设有吸嘴,所述第二吸头的侧面设有第二进气嘴。

进一步地,所述吸头装置还包括第一吸头,所述第一吸头的底端设有第一进气嘴,所述第一吸头的侧面设有换气嘴,所述第一进气嘴通过气管和旋转盘上的气泵相连通,所述换气嘴通过气管和所述第二进气嘴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板的顶面通过连接架固定有安装板,所述推杆装置连接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推杆装置包括推杆和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工作带动所述推杆上下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双轴位移装置包括x轴位移装置、y轴位移装置和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连接在所述y轴位移装置上,所述y轴位移装置连接在所述x轴位移装置上,所述x轴位移装置连接在所述底座板的顶面。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装置包括连接板以及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上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滚轮,所述连接板上连接有第一限位滚轮和第二限位滚轮。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板上还连接有纠料机构,所述纠料机构位于所述吸料机构和所述放料机构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纠料机构包括纠料座装置和压料装置,所述压料装置位于所述旋转盘的上方,所述纠料座装置位于所述旋转盘的下方;

所述压料装置用于将所述吸头装置内的工件压至所述纠料座装置内,所述纠料座装置用于调整工件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板上还连接有排料机构,所述排料机构位于所述吸料机构和所述放料机构之间,且所述排料机构和所述纠料机构的位置相对,所述排料机构用于将所述吸头装置内的工件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吸料机构、纠料机构、放料机构和排料机构均布在所述底座板上。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效果:

1、本实用通过推杆装置推动旋转盘上的吸头装置吸取振动盘装置内的电感,当吸头装置随旋转盘转动至放料机构位置时,放料机构中的双轴位移装置将模具移动至位置,放料压头装置将吸头装置上吸取的电感放入至模具内,本装置通过吸料机构和放料机构相配合,实现了自动将电感放入至模具内;

2、本装置的吸头装置包括第一吸头和第二吸头,第一吸头和气泵相连通,第二吸头和第一吸头相连通,工作时,第二吸头取电感时处于真空状态,放电感时,第一吸头不提供气源,保证了取电感和放电感的方便有效;

3、双轴位移装置中的x轴位移装置、y轴位移装置工作带动夹持装置中,夹持装置夹持模具,实现对改变模具的位置,保证模具中的多个电感工位孔都能够放置电感,夹持装置上设有多组滚轮,实现对模具位置的准确安装,保证了电感放置的精准度;

4.本装置还设置纠料装置,当吸头装置吸取的电感位置有偏差时,纠料装置对电感进行位置纠正,保证了后续放料机构放电感时的精准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不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吸头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吸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吸料机构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推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纠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纠料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放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双轴位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排料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座板;2、吸料机构;3、纠料机构;4、放料机构;5、排料机构;6、旋转盘;7、吸头装置;8、气泵;21、振动盘装置;22、推杆装置;211、推杆;212、滑块;213、伸缩杆;31、纠料座装置;32、压料装置;311、纠料座;3111、夹持头;3112、固定座;3113、第一气缸;41、双轴位移装置;42、放料压头装置;411、x轴位移装置;412、y轴位移装置;413、夹持装置;4131、连接板;4132、第二气缸;4133、第一限位滚轮;4134、第二限位滚轮;51、接料斗;71、第一吸头;711、第一进气嘴;712、换气嘴;72、第二吸头;721、吸嘴;722、第二进气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中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描述中使用的术语“前”、“后”、“左”、“右”、“上”、“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术语“内”、“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图15所示,一体成型电感用填料机,包括底座板1,底座板1上连接有旋转盘6,旋转盘6上均布有多个吸头装置7,底座板1上还连接有吸料机构2和放料机构4;吸料机构2包括振动盘装置21和推杆装置22,振动盘装置21位于旋转盘6的下方,推杆装置22位于旋转盘6的上方,推杆装置22工作带动吸头装置7工作吸取振动盘装置21内的工件;放料机构4包括双轴位移装置41和放料压头装置42,双轴位移装置41位于旋转盘6的下方,放料压头装置42位于旋转盘6的上方,放料压头装置42工作将吸头装置7吸取的工件放至双轴位移装置41上连接的模具内。

本实用通过推杆装置22推动旋转盘6上的吸头装置7吸取振动盘装置内的电感,当吸头装置7随旋转盘6转动至放料机构4位置时,放料机构4中的双轴位移装置41将模具移动至位置,放料压头装置42将吸头装置7上吸取的电感放入至模具内,本装置通过吸料机构2和放料机构4相配合,实现了自动将电感放入至模具内。

具体的,如图1至图4所示,底座板1的顶面通过连接架固定有安装板,底座板1的顶面上连接有旋转气缸,旋转气缸的输出端和旋转盘6相连接,旋转气缸带动旋转盘6转动。旋转盘位于安装板的下方。旋转盘6的顶面连接有气泵8,旋转盘6上均布有十二个吸头装置7,每个吸头装置7的夹角为30°。

如图4至6所示,气泵8向每个吸头装置7提供气源。具体的,吸头装置7包括第一吸头71和第二吸头72。第一吸头71和旋转盘6固定连接,第一吸头71的底端设有第一进气嘴711,第一吸头71的侧面设有换气嘴712。换气嘴712和第一吸头71通过内部气道相连通,第一吸头71的顶端设有可伸缩活塞,可伸缩活塞下降将换气嘴712和第一吸头71内部的气道堵塞,换气嘴712和第一吸头71不连通。第二吸头72和旋转盘6滑动连接,可实现第二吸头72沿旋转盘6的上下升降。第二吸头72的底端设有吸嘴721,第二吸头72的侧面设有第二进气嘴722。第一进气嘴711通过气管和旋转盘6上的气泵8相连通,换气嘴712通过气管和第二进气嘴722相连通。

如图1至3所示,底座板1和安装板上连接有吸料机构2、纠料机构3、放料机构4和排料机构5。吸料机构2、纠料机构3、放料机构4和排料机构5沿顺时针方向依次排列,且相邻两个机构之间的夹角为90°。

具体的,吸料机构2包括振动盘装置21和推杆装置22,振动盘装置21安装在底座板1上,推杆装置22连接在安装板上,推杆装置22工作带动吸头装置7工作吸取振动盘装置21内的工件。

进一步地,如图7至图8所示,推杆装置22连接在安装板上,推杆装置22包括推杆211和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工作带动推杆211上下运动。传动装置包括气缸和滑座连接板,气缸连接在滑座连接板的一端,滑座连接板上连接有两个滑座,滑座上连接有滑块212,滑块212和推杆211相连接,且滑块212和气缸输出端的伸缩杆213相连接,气缸工作带动推杆211伸缩。

推杆211伸长,推杆211的底部将第二吸头72下压,第二吸头72底端的吸嘴721下降至振动盘装置21中,吸取振动盘装置21内的电感。推杆211收缩复位,第二吸头72在其自身弹簧的作用下带动其复位(第二吸头72下降时压缩弹簧,撤去外力时弹簧复位带动第二吸头72复位)。

旋转盘6每次旋转的角度为30°,保证每个吸头装置7都能从振动盘装置21中吸取电感。当吸头装置7旋转到纠料机构3时,纠料机构3工作对吸头装置上位置有偏差的电感进行位置纠正。

如图9至图11所示,纠料机构3包括纠料座装置31和压料装置32,压料装置32安装在安装板上,纠料座装置31安装在底座板1上。压料装置32用于将吸头装置7内的工件压至纠料座装置31内,纠料座装置31用于调整工件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压料装置32的结构可与推杆装置22的结构相同,压料装置32实现将第二吸头72下压至纠料座装置31内即可。纠料座装置31包括纠料座311和纠料座支撑座,纠料座311连接在纠料座支撑座上,纠料座支撑座和底座板1相连接。纠料座311包括固定座3112,固定座3112的四个侧面均铰接一个夹持头3111,固定座3112内连接有第一气缸3113,第一气缸3113的输出端和夹持头3111的底端连接,四个夹持头3111的顶端可形成闭合的空间。第一气缸3113的输出端伸长,带动四个夹持头3111的顶端张开,当第二吸头72吸取的电感落入至四个夹持头3111顶端的张开处时,第一气缸3113的输出端下降,四个夹持头3111的顶端形成闭合的空间对将电感压至吸嘴721的中间处,实现对电感位置的纠正。

在本实施例中,纠料装置针对的是吸嘴721上位置偏移的电感,若吸嘴721上的电感位置没有偏移则其就如纠料装置后,纠料装置不会对其进行位置纠正。电感完整位置纠正后压料装置32复位,第二吸头72复位,旋转盘6带动第二吸嘴转动至放料机构4处。

放料机构如图12至图14所示,放料机构4包括双轴位移装置41和放料压头装置42,双轴位移装置41连接在底座板上,放料压头装置42连接在安装板上。放料压头装置42工作将吸头装置7吸取的工件放至双轴位移装置41上连接的模具内。

双轴位移装置41包括垫板以及对称连接在垫板上的x轴位移装置411,y轴位移装置412连接在两端的x轴位移装置411上,夹持装置413连接在y轴位移装置412上。x轴位移装置411和y轴位移装置412工作带动夹持装置沿x轴方向、y轴方向移动。即实现对夹持装置413上安装的模具移动,模具上设有多个电感工位孔,保证将每个电感工位孔均移动至放料压头装置42的下方,即实现向每个电感工位孔内安装电感。

如图14所示,夹持装置413包括连接板4131以及连接在连接板4131上的第二气缸4132,第二气缸4132的输出端连接有滚轮,连接板4131的右端连接有第一限位滚轮4133,连接板4131的前后两端均设有第二限位滚轮4134,将模具放入至第一限位滚轮4133和第二限位滚轮4134之间,启动第二气缸4132,第二气缸4132带动其输出端的滚轮运动,实现对模具的固定。夹持装置的设置有效的实现对模具的固定。

放料压头装置42类似于推杆装置22,区别之处在于放料压头装置42的输出端有两根推杆,一根推杆用于和第一吸头71接触,一根推杆用于和第二吸头72接触。两根推杆共同作用将吸嘴721吸取的电感放入至模具的电感工位孔内。具体的,用于和第二吸头72接触得推杆的长度大于用于和第一吸头71接触的推杆的长度。当两根推杆同时下降时,一根推杆压动第二吸头72末端的吸嘴下降至电感工位孔内。此时,另一根推杆压动第一吸头71的顶端设有可伸缩活塞,可伸缩活塞下降将换气嘴712和第一吸头71内部的气道堵塞,换气嘴712和第一吸头71不连通,即实现对吸嘴721释放电感。两根推杆复位,第一吸头71和第二吸头72完成一个电感的安装,双轴位移装置41和放料压头装置42共同作用完成所有电感的安装。

如图1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排料机构5包括连接在底座板1上的接料斗51和连接在安装板上的排料推杆装置,排料推杆装置类似于推杆装置,区别之处在于排料推杆装置的推杆和第一吸头71相连接,推杆下降压动第一吸头71的顶端设有可伸缩活塞,可伸缩活塞下降将换气嘴712和第一吸头71内部的气道堵塞,换气嘴712和第一吸头71不连通,即实现吸嘴721释放电感,电感落入接料斗51内。

排料机构5的设置是为了防止在放料机构4中的吸嘴721没有释放吸取的电感,保证吸嘴721进入下一吸料工序能顺利进行吸料。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