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用安装框架

文档序号:26292213发布日期:2021-08-17 13:41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用安装框架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电池管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用安装框架。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其中以电力作为驱动力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为成熟。

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用安装框架可以参考cn108615835b号专利,其主要包括电池箱;电池箱内底面垂直设置有若干橡胶支撑柱,橡胶支撑柱一端支撑有电池模组固定框架,电池模组固定框架包括固定板,电池箱的外两相对侧面设置有铝板,铝板的一表面均布设置有散热翅,通过设计一种无盖、周侧覆盖有带有散热翅的散热铝板、内部安装有抽拉式电池模组固定框架、电池箱的底部安装有管道式自主散热通风装置,在电池模组之间利用防火隔热板进行隔离并进行固定,在电池箱顶部安装带有加强筋的箱盖,在电池箱底部安装有固定支撑结构。

现有类似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用安装框架在使用时,多采用风冷散热方式对内部电池进行降温,功能较为单一化,当车辆发生交通碰撞事故,难以有效的对电池进行防护,极易导致电池受损短路,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用安装框架,以解决现有类似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用安装框架在使用时,多采用风冷散热方式对内部电池进行降温,功能较为单一化,当车辆发生交通碰撞事故,难以有效的对电池进行防护,极易导致电池受损短路,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用安装框架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用安装框架,包括底架板、外壳体、内壳体和辅助散热器;

所述底架板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腿,且底架板左端通过螺栓与顶架板左端相连;

所述顶架板连接于底架板顶部,且顶架板前端通过导液管与底架板前端相连;

所述外壳体分别与底架板和顶架板相连;

所述内壳体通过弹性防护件与外壳体相连;

所述辅助散热器连接于底架板前端,且辅助散热器顶端与顶架板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内壳体位于外壳体内部,内壳体外壁与外壳体内壁间隔距离为4cm,内壳体外侧呈环绕状设有十四组散热片。

进一步的,所述内壳体外侧呈环绕状固定安装有十四个弹性防护件,弹性防护件呈w型结构,弹性防护件与外壳体内侧相贴。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体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排气孔和进气孔,散热扇安装在外壳体左侧排气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底架板顶部设有支杆,支杆顶端与顶架板固定连接,外壳体上下两端分别与底架板和顶架板内侧滑动连接,外壳体左侧设有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底架板左端开设有螺孔,顶架板左端开设有连孔,螺栓顶端转动连接于连孔内,螺栓底端螺纹连接于螺孔内,外壳体左侧与螺栓相贴。

进一步的,所述底架板内部开设有底通道,底架板底侧设有散热片,内壳体底侧与底架板顶侧相贴。

进一步的,所述顶架板内部开设有顶通道,顶通道通过导液管与底通道相连通,顶架板顶侧设有散热片。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散热器内部转动安装有叶轮,叶轮外端设有从动带轮,电机安装在辅助散热器前侧,电机驱动轴上安装有主动带轮,主动带轮通过皮带由于从动带轮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散热器上下两端分别与底通道和顶通道相连通,辅助散热器内部通道呈弯曲状,辅助散热器前侧设有散热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外壳体与内壳体的设置,有利于当电池将热量传导至内壳体内部时,内壳体将热量释放至与外壳体所间隔的散热通道内,散热片增大内壳体散热面积,保障内壳体内部电池散热效果;配合弹性防护件的设置,当车辆受到碰撞时,内壳体受碰撞影响在外壳体内部顺势移动,弹性防护件受力形变,对内壳体内部电池进行缓冲防护,保障电池安全性;并通过散热扇将散热通道内部热空气排出,使外部空气进入散热通道内,保障散热通道内部空气流通性。

2.外壳体与底架板和顶架板滑动连接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将外壳体从底架板顶部滑动取出,对内壳体内部电池检修,使电池检修维护更加便捷;并且配合螺栓的设置,通过螺栓对外壳体左端进行限位固定,保障外壳体在车辆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3.底架板的设置,有利于当内壳体底部热量传导至底架板内部时,散热片增大底架板散热面积,底通道内流通的冷却液起到对底架板辅助降温效果,保障电池底部散热效果;并配合顶架板的设置,当电池顶部热量传导至顶架板内部时,散热片增大顶架板散热面积,顶通道内流通的冷却液起到对顶架板辅助降温效果,保障电池顶部散热效果。

4.辅助散热器的设置,有利于通过电机带动辅助散热器内部叶轮转动,从而通过叶轮将辅助散热器内部冷却液依次循环至底架板和顶架板内,使冷却液所携带热量通过辅助散热器外部散热片释放至空气中,保障冷却液对底架板和顶架板辅助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前端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底侧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轴视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辅助散热器与底架板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底架板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顶架板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外壳体与内壳体轴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外壳体与内壳体轴视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辅助散热器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底架板;101、底通道;102、螺孔;103、支杆;2、支撑腿;3、顶架板;301、顶通道;302、连孔;4、外壳体;401、排气孔;402、进气孔;6、散热扇;7、内壳体;8、弹性防护件;9、导液管;10、辅助散热器;11、叶轮;1101、从动带轮;12、电机;1201、主动带轮;13、皮带;14、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9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用安装框架,包括底架板1、外壳体4、内壳体7和辅助散热器10;

底架板1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腿2,且底架板1左端通过螺栓14与顶架板3左端相连;

顶架板3连接于底架板1顶部,且顶架板3前端通过导液管9与底架板1前端相连;

外壳体4分别与底架板1和顶架板3相连;

内壳体7位于外壳体4内部,内壳体7外壁与外壳体4内壁间隔距离为4cm,内壳体7外侧呈环绕状设有十四组散热片;当电池将热量传导至内壳体7内部时,内壳体7将热量释放至与外壳体4所间隔的散热通道内,散热片增大内壳体7散热面积,保障内壳体7内部电池散热效果;

内壳体7通过弹性防护件8与外壳体4相连;

辅助散热器10连接于底架板1前端,且辅助散热器10顶端与顶架板3相连,辅助散热器10内部转动安装有叶轮11,叶轮11外端设有从动带轮1101,电机12安装在辅助散热器10前侧,电机12驱动轴上安装有主动带轮1201,主动带轮1201通过皮带13由于从动带轮1101传动连接。

其中,内壳体7外侧呈环绕状固定安装有十四个弹性防护件8,弹性防护件8呈w型结构,弹性防护件8与外壳体4内侧相贴;当车辆受到碰撞时,内壳体7受碰撞影响在外壳体4内部顺势移动,弹性防护件8受力形变,对内壳体7内部电池进行缓冲防护,保障电池安全性。

其中,外壳体4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排气孔401和进气孔402,散热扇6安装在外壳体4左侧排气孔401内;通过散热扇6将散热通道内部热空气排出,使外部空气进入散热通道内,保障散热通道内部空气流通性。

其中,底架板1顶部设有支杆103,支杆103顶端与顶架板3固定连接,外壳体4上下两端分别与底架板1和顶架板3内侧滑动连接,外壳体4左侧设有把手;方便工作人员将外壳体4从底架板1顶部滑动取出,对内壳体7内部电池检修,使电池检修维护更加便捷。

其中,底架板1左端开设有螺孔102,顶架板3左端开设有连孔302,螺栓14顶端转动连接于连孔302内,螺栓14底端螺纹连接于螺孔102内,外壳体4左侧与螺栓14相贴;通过螺栓14对外壳体4左端进行限位固定,保障外壳体4在车辆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其中,底架板1内部开设有底通道101,底架板1底侧设有散热片,内壳体7底侧与底架板1顶侧相贴;当内壳体7底部热量传导至底架板1内部时,散热片增大底架板1散热面积,底通道101内流通的冷却液起到对底架板1辅助降温效果,保障电池底部散热效果。

其中,顶架板3内部开设有顶通道301,顶通道301通过导液管9与底通道101相连通,顶架板3顶侧设有散热片;当电池顶部热量传导至顶架板3内部时,散热片增大顶架板3散热面积,顶通道301内流通的冷却液起到对顶架板3辅助降温效果,保障电池顶部散热效果。

其中,辅助散热器10上下两端分别与底通道101和顶通道301相连通,辅助散热器10内部通道呈弯曲状,辅助散热器10前侧设有散热片;通过电机12带动辅助散热器10内部叶轮11转动,从而通过叶轮11将辅助散热器10内部冷却液依次循环至底架板1和顶架板3内,使冷却液所携带热量通过辅助散热器10外部散热片释放至空气中,保障冷却液对底架板1和顶架板3辅助冷却效果。

在另一实施例中,底架板1顶侧开设有弯曲状导热槽,导热槽内涂抹有导热硅脂,导热硅脂与内壳体7底侧相接触;通过导热硅脂提升内壳体7底侧与底架板1顶侧之间热量传导效果,保障电池底部散热冷却效果。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发明在使用时,电池将热量传导至内壳体7内部时,内壳体7将热量释放至与外壳体4所间隔的散热通道内,散热片增大内壳体7散热面积,保障内壳体7内部电池散热效果;散热扇6将散热通道内部热空气排出,使外部空气进入散热通道内,保障散热通道内部空气流通性;当内壳体7底部热量传导至底架板1内部时,散热片增大底架板1散热面积,底通道101内流通的冷却液起到对底架板1辅助降温效果;当电池顶部热量传导至顶架板3内部时,散热片增大顶架板3散热面积,顶通道301内流通的冷却液起到对顶架板3辅助降温效果;电机12带动辅助散热器10内部叶轮11转动,通过叶轮11将辅助散热器10内部冷却液依次循环至底架板1和顶架板3内,使冷却液所携带热量通过辅助散热器10外部散热片释放至空气中,保障冷却液对底架板1和顶架板3辅助冷却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