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阻尼的主动扭矩旋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50022发布日期:2021-12-08 11:41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阻尼的主动扭矩旋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阻尼的主动扭矩旋钮。


背景技术:

2.旋钮式的调节开关能够对调节对象进行大小程度的调节,功能多,用途广泛,在工业设备、汽车等领域中都能见其身影。目前,一般的旋钮式开关具有连续可调的功能,且能提供一定的手感反馈,然而此手感反馈大多是通过旋钮的旋转组件与旋钮壳体相互滑动等机械运动方式来实现,这种震动所带来的旋转扭矩、震感比较固定,一般在制造旋钮的时候其旋转扭矩、震感就已经生成并固定不变。随着用户使用要求的提高,这种旋钮的震动反馈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这给人们带来了一定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旋转时的旋转扭矩以及震动手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的带阻尼的主动扭矩旋钮。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5.一种带阻尼的主动扭矩旋钮,包括旋钮本体,所述旋钮本体包括旋转组件、感应组件,所述旋转组件连接有扭矩调节结构,所述扭矩调节结构包括配合设置的电磁发生元件以及震动元件,所述电磁发生元件与所述感应组件电连接。此主动扭矩旋钮通过在旋转组件上连接包括电磁发生元件以及震动元件的扭矩调节结构,使得旋钮旋转时的扭矩以及震动手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满足了不同用户的使用习惯,整体结构简单,大大改善了用户体验。
6.优选的,所述震动元件通过震动元件连接件与所述旋转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电磁发生元件通过电磁发生元件连接件与弹性件连接,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震动元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磁发生元件固定连接。通过弹性件连接震动元件与电磁发生元件使得震感更加明显。
7.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扭簧。
8.优选的,所述电磁发生元件配合设置有导电结构,所述导电结构包括导电支撑板、导电环,所述导电环贴设于所述导电支撑板下表面,所述导电支撑板与所述电磁发生元件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电磁发生元件与所述导电环电连接,所述导电环与所述感应组件电连接。
9.优选的,所述感应组件包括旋转感应结构以及主电路板,所述旋转感应结构与所述主电路板电连接。
10.优选的,所述主电路板位于所述导电结构下方并与旋钮壳体固定连接,所述主电路板上设有导电片,所述导电片一端与所述主电路板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导电环相抵。
11.优选的,所述旋转组件配合设置有中心体组件,所述旋转组件通过连接轴承与所述中心体组件相互旋转。
12.优选的,所述旋转感应结构包括磁性件以及霍尔感应元件,所述磁性件与所述旋转组件固定连接,所述霍尔感应元件与所述中心体组件固定连接。
13.优选的,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旋转手持件、旋转盖,所述旋转手持件与所述旋转盖以及所述震动元件连接件固定连接,并连接于所述连接轴承外侧部,所述旋转盖设于所述旋转手持件内侧。
14.优选的,所述中心体组件包括中心轴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中心轴上的内壳件,所述内壳件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轴承内侧。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此主动扭矩旋钮通过在旋转组件上连接包括电磁发生元件以及震动元件的扭矩调节结构,使得旋钮旋转时的扭矩以及震动手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满足了不同用户的使用习惯,整体结构简单,大大改善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18.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去除旋转手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扭矩调节结构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导电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3.具体见图1至图5,一种带阻尼的主动扭矩旋钮,包括旋钮本体,旋钮本体包括旋转组件11、感应组件,旋转组件11包括旋转手持件111、旋转盖112,旋转手持件111呈环状,旋转盖112设于旋转手持件111内侧并与旋转手持件111固定连接,旋转组件11配合设置有中心体组件17,旋转组件11通过连接轴承18与中心体组件17相互旋转,中心体组件17包括中心轴171以及固定连接于中心轴171上的内壳件172,内壳件172固定连接于连接轴承18内侧并且位于中心轴171上端,旋转手持件111固定连接于连接轴承18的外侧部。旋转组件11连接有扭矩调节结构,扭矩调节结构包括配合设置的电磁发生元件13以及震动元件14,电磁发生元件13由电磁线圈组成,通电状态下可产生相应的电磁场,震动元件14为金属块,其在电磁场作用下能够被磁场力吸引,电磁发生元件13与震动元件14水平方向相对设置,震动元件14通过震动元件连接件141与旋转组件11固定连接,即旋转手持件111与震动元件连接件141固定连接,震动元件连接件141呈环状结构设置在内壳件172外侧,电磁发生元件13通过电磁发生元件连接件131与弹性件15固定连接,电磁发生元件连接件131呈环状结构设置在内壳件172外侧,弹性件15为扭簧,弹性件15一端与震动元件14固定连接,震动元件连接件141嵌设在扭簧的环形内侧面上,即嵌设在弹性件15的环形内侧面上,弹性件15另一端与电磁发生元件13固定连接,电磁发生元件连接件131嵌设在扭簧的环形内侧面上,即嵌设在弹性件15的环形内侧面上,弹性件15两端的震动元件连接件141与电磁发生元件连接件131沿水平相反方向扭转时,弹性件15会发生弹性形变,当扭转的外力消失后,弹性件15向初始位置动作并且此过程中发生弹性的往返动作,产生震动,当用户的手放置在旋转组件11上
进行旋转时,旋转过程中会由于弹性件15传递的震动产生一个旋转扭矩,且用户感受到一定的震感。
24.感应组件包括旋转感应结构121以及主电路板122,旋转感应结构121与所述主电路板122电连接,旋转感应结构121工作时所产生的电信号传输至主电路板122,旋转感应结构121通过穿过中心轴171的连接线路与主电路板122电连接,旋转感应结构121包括磁性件以及霍尔感应元件,磁性件与旋转组件11固定连接,即环形设置并固定于旋转手持件111上,霍尔感应元件与中心体组件17固定连接,即固定连接于内壳件172上。
25.电磁发生元件13配合设置有导电结构16,导电结构16包括导电支撑板161、导电环162,导电环162为金属环,导电环162贴设于导电支撑板161下表面,导电支撑板161与电磁发生元件连接件131固定连接,电磁发生元件13通过导电体与导电环162电连接。导电环162与感应组件电连接,即导电环162与感应组件的主电路板122电连接,感应组件的主电路板122位于导电结构16下方并与旋钮壳体固定连接,主电路板122上设有导电片1221,导电片1221为金属片,具有弹性,导电片1221一端与主电路板122电连接,另一端与导电环162相抵,旋钮旋转时,导电结构16以及导电环162同步旋转,导电片1221滑动于导电环162的下表面,使得旋钮旋转时主电路板122始终可以通过导电片1221对导电结构16传输电能,导电结构16再将电能传输至电磁发生元件13,因此,电磁发生元件13与感应组件电连接。
26.工作时,用户施加外力在旋转手持件111上,使得旋转手持件111旋转,此时旋转盖112、磁性件、电磁发生元件13以及震动元件14同步旋转,霍尔感应元件感应到磁性件变化的磁场并产生一个电信号,此电信号传输至主电路板122,使主电路板122分析出旋转组件11所处的旋转位置,用户对旋钮设置有一个震动触发信号,当旋转组件11旋转至设定的旋转角度时,主电路板122输出一组间隔式的电信号,比如每隔2秒输出一个持续时间1秒的电压信号,此电压信号传输至电磁发生元件13,使电磁发生元件13产生一个电磁场,震动元件14受到磁场力的吸引后向电磁发生元件13动作,当传输至电磁发生元件13的电压信号消失,震动元件14周围的电磁场随即消失,震动元件14在弹性件15的作用下向其初始位置动作并产生相应的震动,当用户的手放置在旋转组件11上进行旋转时,旋转过程中会由于震动产生一个旋转扭矩,且用户感受到一定的震感。用户可以通过设置主电路板122输出的间隔式电压信号的频率来获取不同的扭矩和震感。
27.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