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用散热装置

文档序号:27891329发布日期:2021-12-08 18:53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用散热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用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2.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等,其中涉及到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用散热装置,而现有的散热装置散热效率不高,导致满足不了人们的使用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用散热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用散热装置,具备散热效率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散热装置散热效率不高,导致满足不了人们使用需求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用散热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中端的内表面设置有电池本体,所述外壳左右两侧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壳,所述限位壳的外侧均插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均套设有弹簧,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均活动连接有吸热板,所述吸热板的内侧接触于电池本体的外侧,且吸热板与电池本体之间涂设有导热硅脂,所述外壳正面的中端开设有若干蜂窝孔,所述外壳正面的中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扇叶,所述吸热板外侧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若干散热片,所述吸热板外侧的中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扇叶。
5.优选的,所述吸热板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外侧的中端开设有散热孔。
6.优选的,所述吸热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卡销,所述外壳顶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卡扣,且卡扣与卡销卡接。
7.优选的,所述外壳正面的中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圈,且防护圈位于第一扇叶的外围。
8.优选的,所述外壳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
9.优选的,所述安装板左右两端的内表面均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为对称开设。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电池本体、第一电机、第二扇叶和散热片,通过安装孔将安装板固定在指定区域,将电池本体放置到外壳的内腔中,将电池本体的外侧都涂上适量的导热硅脂,将吸热板向内侧合并,吸热板带动连接杆往外侧拉扯,连接杆带动限位板向外侧运
动,对弹簧进行挤压使其发生形变,直至吸热板的内侧接触到电池本体的外侧,通过卡扣将卡销固定住,这样电池本体就被牢牢的卡在外壳的内腔,通过外置控制器开启第一电机工作,第一电机带动第一扇叶转动,第一扇叶将蜂窝孔散发出的热量吹出,同时大部分热量被吸热板吸走,通过散热片挥发,通过外置控制器开启第二电机工作,第二电机带动第二扇叶转动,第二扇叶将热量从散热孔吹出,达到了散热效率高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散热装置散热效率不高,导致满足不了人们使用需求的问题。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电机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弹簧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外壳;2、固定块;3、卡扣;4、卡销;5、吸热板;6、壳体;7、第一扇叶;8、安装孔;9、支撑板;10、安装板;11、限位壳;12、蜂窝孔;13、电池本体;14、第一电机;15、防护圈;16、第二扇叶;17、散热孔;18、散热片;19、第二电机;20、限位板;21、连接杆;22、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8.本实用新型的外壳1、固定块2、卡扣3、卡销4、吸热板5、壳体6、第一扇叶7、安装孔8、支撑板9、安装板10、限位壳11、蜂窝孔12、电池本体13、第一电机14、防护圈15、第二扇叶16、散热孔17、散热片18、第二电机19、限位板20、连接杆21和弹簧22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19.请参阅图1

3,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用散热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正面的中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圈15,且防护圈15位于第一扇叶7的外围,外壳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9,且支撑板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0,安装板10左右两端的内表面均开设有安装孔8,且安装孔8为对称开设,外壳1中端的内表面设置有电池本体13,外壳1左右两侧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壳11,限位壳11的外侧均插接有连接杆21,连接杆21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0,连接杆21的外表面均套设有弹簧22,连接杆21的外侧均活动连接有吸热板5,吸热板5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壳体6,壳体6外侧的中端开设有散热孔17,吸热板5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卡销4,外壳1顶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固定块2的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卡扣3,且卡扣3与卡销4卡接,吸热板5的内侧接触于电池本体13的外侧,且吸热
板5与电池本体13之间涂设有导热硅脂,外壳1正面的中端开设有若干蜂窝孔12,外壳1正面的中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4,第一电机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扇叶7,吸热板5外侧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若干散热片18,吸热板5外侧的中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9,第二电机19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扇叶16,设置了电池本体13、第一电机14、第二扇叶16和散热片18,通过安装孔8将安装板10固定在指定区域,将电池本体13放置到外壳1的内腔中,将电池本体13的外侧都涂上适量的导热硅脂,将吸热板5向内侧合并,吸热板5带动连接杆21往外侧拉扯,连接杆21带动限位板20向外侧运动,对弹簧22进行挤压使其发生形变,直至吸热板5的内侧接触到电池本体13的外侧,通过卡扣3将卡销4固定住,这样电池本体13就被牢牢的卡在外壳1的内腔,通过外置控制器开启第一电机14工作,第一电机14带动第一扇叶7转动,第一扇叶7将蜂窝孔12散发出的热量吹出,同时大部分热量被吸热板5吸走,通过散热片18挥发,通过外置控制器开启第二电机19工作,第二电机19带动第二扇叶16转动,第二扇叶16将热量从散热孔17吹出,达到了散热效率高的目的,本技术中外置控制器为plc控制器,同时,外置控制器的两个接线端通过导线连接有电源插头,且本技术中采用市电进行供电。
20.使用时,设置了电池本体13、第一电机14、第二扇叶16和散热片18,通过安装孔8将安装板10固定在指定区域,将电池本体13放置到外壳1的内腔中,将电池本体13的外侧都涂上适量的导热硅脂,将吸热板5向内侧合并,吸热板5带动连接杆21往外侧拉扯,连接杆21带动限位板20向外侧运动,对弹簧22进行挤压使其发生形变,直至吸热板5的内侧接触到电池本体13的外侧,通过卡扣3将卡销4固定住,这样电池本体13就被牢牢的卡在外壳1的内腔,通过外置控制器开启第一电机14工作,第一电机14带动第一扇叶7转动,第一扇叶7将蜂窝孔12散发出的热量吹出,同时大部分热量被吸热板5吸走,通过散热片18挥发,通过外置控制器开启第二电机19工作,第二电机19带动第二扇叶16转动,第二扇叶16将热量从散热孔17吹出,达到了散热效率高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散热装置散热效率不高,导致满足不了人们使用需求的问题。
2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