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复位行程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83139发布日期:2022-10-29 03:5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手动复位行程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包括操作机构壳体和开关壳体,所述操作机构壳体设置在所述开关壳体的一侧,所述操作机构壳体上设有贯穿所述操作机构壳体设置的第一通孔,所述开关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操作机构壳体的侧面上设有垂直于所述第一通孔设置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操作机构,包括柱塞杆和设置在所述柱塞杆上的触动装置,所述柱塞杆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操作机构壳体和所述开关壳体内活动设置,所述柱塞杆的中部设有缩径环槽;复位杆,在所述第三通孔内沿所述第三通孔活动设置,所述复位杆的下端可随所述柱塞杆沿所述第二通孔向内移动,落入所述缩径环槽内,限制所述柱塞杆沿所述第一通孔向外移动;内置开关,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开关壳体内,所述内置开关的内部设有一组常开触点和一组常闭触点,以及与所述柱塞杆连动的动触点,所述动触点通过柱塞杆在所述常开触点和所述常闭触点之间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复位行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动装置为滚轮,所述柱塞杆的端部设有滚轮槽,所述滚轮通过销轴设置在所述滚轮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复位行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开关包括:开关内壳,呈上端开口的盒体,其侧面上设有第四通孔,所述柱塞杆通过所述第四通孔伸入所述开关内壳内;所述常开触点和所述常闭触点沿所述柱塞杆的长度方向在所述开关内壳内依次设置;开关内盖,扣装在所述开关内壳的开口上;开关动作结构,设置在所述开关内壳内,包括连动杆、推架和动触点安装架;所述推架呈中空的矩形架;所述推架的外侧设有推杆;所述连动杆设置在所述推架内,所述连动杆的一端穿出所述推架设置,与柱塞杆抵接;所述连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推架的内侧面相对设置,所述连动杆与所述推架内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动触点安装架与所述推杆连接,所述动触点设置在所述动触点安装架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复位行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壳体与所述开关壳体相对的端面上分别设有多个第一限位凸部和多个第二限位凸部,多个所述第一限位凸部和多个所述第二限位凸部交错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复位行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壳体包括:开关外壳,其内部设有开关设置腔,其顶面设置开口;开关外盖,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开关外壳的开口。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动复位行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外壳上设有接线孔,用于安装堵头或防水电缆接头。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动复位行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外壳的外侧面设有密封件槽,所述密封件槽内设有圆台状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上设有柱塞杆孔,所述柱塞杆设置在所述柱塞杆孔内,所述柱塞杆上设有卡簧,所述卡簧设置在所述密封件与所述操作机构壳体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复位行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壳体包括扣合设置的第一操作机构壳体和第二操作机构壳体,所述第一操作机构壳体和所述第二操作机构壳体相对设置,其相对端上分别设有第三限位凸部和与所述第三限位凸部相适配的第三限位卡槽。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动复位行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壳体和所述开关壳体以及所述开关内盖和所述开关内壳均由塑料材质制成,所述复位杆为铁杆。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复位行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杆的末端和所述复位杆的末端分别设有第二复位弹簧和第三复位弹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动复位行程开关,包括:壳体,包括操作机构壳体和开关壳体,操作机构壳体上设有垂直设置的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开关壳体上设有第二通孔;操作机构,包括柱塞杆和设置在柱塞杆上的触动装置,柱塞杆贯穿第一、第二通孔活动设置,柱塞杆的中部设有缩径环槽;复位杆,其下端随柱塞杆向内移动,落入缩径环槽内,限制柱塞杆向外移动;内置开关,可拆卸地安装在开关壳体内,其内部设有一组常开触点、一组常闭触点和与柱塞杆连动的动触点,动触点通过柱塞杆在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之间滑动。本实用新型,操作机构与内置开关设置在操作机构壳体和开关壳体,方便对手动复位行程开关的内部组件进行检修和更换,避免造成资源浪费。浪费。浪费。


技术研发人员:伍海燕 蔡旭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旭瑞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19
技术公布日:2022/10/2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