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头支架安装结构及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26073发布日期:2023-02-14 14:4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触头支架安装结构(10),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10),以及与所述壳体(110)嵌设连接的阻磨件(120),还包括与所述阻磨件(120)滑动连接的触头支架(130),以使所述触头支架(130)与所述壳体(110)通过所述阻磨件(120)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支架安装结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磨件(120)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触头支架(130)相对两侧的第一阻磨板(121)和第二阻磨板(122),所述第一阻磨板(121)和所述第二阻磨板(122)远离所述触头支架(130)的一侧分别与所述壳体(110)连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头支架安装结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支架(130)的两侧分别通过导向结构(140)与所述第一阻磨板(121)和所述第二阻磨板(122)滑动连接,所述触头支架(130)沿导向结构(140)运动以使所述触头支架(130)与所述壳体(110)靠近或者分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支架安装结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磨件(120)为热塑阻磨件。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头支架安装结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140)包括两组,两组所述导向结构(140)的导向方向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触头支架安装结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140)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阻磨板(121)和所述第二阻磨板(122)上的凸台(141),以及设置在所述触头支架(130)上的凹槽(142),所述凸台(141)对应伸入所述凹槽(142)并沿所述凹槽(142)的延伸方向滑动以使所述触头支架(130)与所述阻磨件(120)滑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头支架安装结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0)包括相对设置的底板(111)以及与所述底板(111)相对两边连接的侧板(112),两个所述侧板(112)相互平行,两个所述侧板(112)之间设置有与所述侧板(112)平行的间隔板(113),所述间隔板(113)上形成有缺口(114),所述第一阻磨板(121)和所述第二阻磨板(122)远离所述触头支架(130)的侧边分别与所述缺口(114)两侧的间隔板(113)对应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阻磨板(121)和第二阻磨板(122)靠近所述间隔板(113)的侧面内凹形成通槽(124),所述缺口(114)两侧的间隔板(113)分别伸入所述第一阻磨板(121)和所述第二阻磨板(122)的通槽(124)内,以限定所述第一阻磨板(121)和所述第二阻磨板(122)的位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头支架安装结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磨板(121)和所述第二阻磨板(122)上沿所述触头支架(130)的运动方向设置有连接孔(123),所述连接孔(123)内用于设置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连接孔(123)与所述壳体(110)固定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头支架安装结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141)沿垂直于所述触头支架(130)滑动方向的横截面为方形,对应所述凹槽(142)沿垂直于所述触头支架(130)滑动方向的横截面设置为方形,或者,所述凸台(141)沿垂直于所述触头支架(130)滑动方向的横截面为梯形,且所述梯形的底边朝向所述触头支架(130),对应所述凹槽(142)沿垂直于所述触头支架(130)滑动方向的横截面设置为梯形。10.一种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静触头、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触头支架安装结构(10)以及与所述触头支架安装结构(10)连接的动触头,所述触头支架安装结构(10)的触头支架(130)与壳体(110)相对滑动时带动所述动触头与所述静触头接触或者分离。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触头支架安装结构及接触器,涉及电气元件技术领域,本申请的触头支架安装结构,包括壳体,以及与壳体嵌设连接的阻磨件,触头支架安装结构还包括与阻磨件滑动连接的触头支架,以使触头支架与壳体通过阻磨件滑动连接。本申请提供的触头支架安装结构及接触器,能够减小触头支架与壳体之间的磨损,从而提高接触器工作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接触器工作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接触器工作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婉玲 申磊 王兴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30
技术公布日:2023/2/1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