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装置和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40384841发布日期:2024-12-20 12:0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沟槽部第三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沟槽部第三方向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沟槽部第三方向的宽度为d1,所述第二沟槽部第三方向的宽度为d2,d1和d2满足关系式:d2<d1<2.5d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沟槽部第一方向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沟槽部第一方向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装置还包括过渡区域,所述过渡区域周向环绕设置于所述快恢复二极管区域的外侧,所述过渡区域位于所述快恢复二极管区域和所述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区域之间,所述过渡区域也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沟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沟槽,所述连接沟槽厚度方向上从所述第一主面将所述基极层贯穿而到达所述漂移层,所述连接沟槽的长度方向在所述半导体装置的第三方向上延伸,所述连接沟槽位于多个所述第一沟槽第二方向的端部且与多个所述第一沟槽第二方向的端部均相互连通,所述多晶硅设置于所述连接沟槽内,所述连接沟槽中的所述多晶硅与所述第一沟槽中的所述多晶硅相接触,所述发射极金属层至少部分地穿设所述介质层且与所述连接沟槽中的所述多晶硅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沟槽包括第三沟槽部和第四沟槽部,所述第三沟槽部位于所述第四沟槽部更加靠近所述第一主面的一侧,所述第四沟槽部的内壁设置有所述氧化层,所述第四沟槽部内壁的所述氧化层将所述第四沟槽部中的所述多晶硅与所述基极层隔开,所述第三沟槽部中的所述多晶硅与所述基极层相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沟槽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沟槽分别位于多个所述第一沟槽第二方向的两端,两个所述连接沟槽分别将多个所述第一沟槽第二方向的两端相互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层对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沟槽之间的部分设置有第一穿孔,所述发射极金属层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凸起,所述第一连接凸起穿设所述第一穿孔且与所述基极层接触连接;

10.一种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适用于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沉积第一导电类型的多晶硅,并对所述多晶硅进行刻蚀的步骤之后,还可以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导体装置和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半导体装置包括:基体;漂移层;基极层;沟槽;氧化层,快恢复二极管区域中设置有多个第一沟槽,第一沟槽包括第一沟槽部和第二沟槽部,第一沟槽部位于第二沟槽部更加靠近第一主面的一侧,氧化层设置于第二沟槽部的内壁;多晶硅,第二沟槽部内壁的氧化层将第二沟槽部中的多晶硅与基极层隔开,第一沟槽部中的多晶硅与基极层相接触;介质层;发射极金属层,发射极金属层至少部分地穿过介质层与基极层相接触,发射极金属层与多晶硅电连接。由此,载流子可以在第一沟槽部中的多晶硅与基极层之间流动,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动态雪崩耐量,以及降低反向恢复电流、减少反向恢复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何濠启,储金星,刘子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信家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1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