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器、减速器、电机的三合一壳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2694发布日期:2019-04-16 22:48阅读:13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控制器、减速器、电机的三合一壳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控制器、减速器、电机的三合一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新能源行业电驱动系统动力总成产品三合一(电机、控制器、减速器)方案均为单独壳体装配然后各部分装配或电机与减速器机壳一体(电机端盖与减速器半壳一体、电机机壳和端盖及减速器半壳一体)部分集成形式。目前的方案,在传统的布置基础上,缩减了电驱动系统动力总成的空间尺寸,减少了线束转接,降低了一定的成本,但在控制器与电机减速器总成装配时依然存在着问题。

现有方案不管是单独壳体装配然后各部分装配或电机与减速器机壳一体部分集成形式都存在控制器总成与电机减速器总成装配工序,该工序以下问题和难点:1、控制器水道与电机水道连接处IP67处理;2、控制器与电机高低压接口处的密封处理;3、为保证水道、高低压处密封有效,需对电机壳体对后端盖的安装位置增加定位,对电机减速器总成和控制器总成之间增加安装定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基于目前方案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将控制器壳体、减速器壳体和电机壳体设计为一体结构,这样水道和高低压接口就可以直接一体成型无需安装,省去了密封处理和定位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控制器、减速器、电机的三合一壳体结构,包括一体铸造成型的控制器壳体、减速器壳体和电机壳体。

优选的,所述减速器壳体为减速器半壳,位于电机壳体的前端部,同时作为电机端盖。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壳体位于减速器半壳和电机壳体的侧壁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电机壳体内设有径向M型的电机水道。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壳体底部上设有控制器水道及其控制器进水口、控制器出水口,所述控制器出水口作为电机水道进水口,接通电机水道,电机壳体侧壁上设有接通电机水道的电机水道出水口。

优选的,所述电机壳体的后端部设有与电机水道接通的排砂孔,所述排砂孔通过焊堵或密封垫进行密封。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壳体前端和后端的侧壁分别设有低压信号接口和正负极高压接口,前端底部设有引入电机三相线和传感器信号线的过孔,电机壳体内电机的三相线和传感器信号线从轴伸端引出,通过过孔进入控制器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方案通过将控制器壳体、减速器半壳、电机端盖、电机壳体一体铸造成型,减少了安装定位设计同时减少了安装加工面的数量,减少加工制造过程误差,提高了系统精度降低了成本;水道、高低压接口一体铸造成型,减少了密封设计,成本降低,风险点减少;一体化设计,壳体共用,减少了材料使用量和相互之间的固定、密封设计和使用的零部件;

2.本实用新型电机水道设计成径向“M”型水道,冷却水自控制器里出来后,最先冷却壳体公用部分水道,防止电机高温对控制器影响。

3.本实用新型将排砂孔设计在端部,后期通过焊堵或密封垫进行密封。该结构适合于批量生产,水道结构有利于干净有效的排除水道腔体内的型砂,便于检测,且避免了外周面开排砂孔带来的外径增大、排砂孔密封等问题。

4. 本实用新型采用轴伸端出现方式,布置方式有利于隔离开高低压,避免信号干扰,有利于信号的精确控制;最大程度的利用了电机与减速器斜侧方的空间,降低了高度空间,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三合一壳体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机水道与控制器水道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控制器与电机接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控制器、减速器、电机的三合一壳体结构,包括一体铸造成型的控制器壳体1、减速器壳体2和电机壳体3。所述减速器壳体2为减速器半壳,位于电机壳体3的前端部,同时作为电机端盖4。所述控制器壳体1位于减速器半壳和电机壳体的侧壁的上方。三合一壳体结构采用低压铸造或消失模铸造工艺实现。

如同2所示,所述电机壳体3内设有径向M型的电机水道31,由于电机温度较高,电机水道31工作时可避免电机高温对控制器的影响。所述控制器壳体2底部上设有控制器水道11及其控制器进水口12、控制器出水口13,同时所述控制器出水口13作为电机水道进水口32,接通电机水道31,电机壳体3侧壁上设有接通电机水道31的电机水道出水口33。所述电机壳体3的后端部设有与电机水道接通的排砂孔34,由于控制器壳体遮挡,轴向外壁不方便开排砂孔,考虑到方便充分排砂,将排砂孔设计在后端部,后期通过焊堵或密封垫进行密封。水道结构有利于干净有效的排除水道腔体内的型砂,便于检测,且避免了外周面开排砂孔带来的外径增大、排砂孔密封等问题,该结构适合于批量生产。

如图1和3所示,所述控制器壳体1前端和后端的侧壁分别设有低压信号接口14和正负极高压接口15,前端底部设有引入电机三相线和传感器信号线的过孔16,电机壳体3内电机的三相线和传感器信号线从轴伸端引出,通过过孔16进入控制器壳体1。为减少高低压接口配合带来的问题,采用轴伸端出线方式,电机三相线和传感器信号线从轴伸端引出,如图3所示,高压电流从控制器壳体后端正负极高压接口15进入,经过薄膜电容、IGBT等元器件后产生三相电流进入电机;低压线从低压信号接口14进入,在PCB板中与电机传感器信号进行交互控制。本实用新型控制器与电机接线布置方式有利于隔离开高低压,避免信号干扰,有利于信号的精确控制;最大程度的利用了电机与减速器斜侧方的空间,降低了高度空间,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