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94448发布日期:2022-04-23 18:2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源装置,能够充放电力,所述电源装置具备:第一电力线,用于与外部进行电力的交换;第二电力线,用于与外部进行电力的交换,并且流动与所述第一电力线反向的电流;多个二次电池;多个切换部,与多个所述二次电池中的各个二次电池对应地设置,切换该二次电池与所述第一电力线的连接状态,并排列成一圈;及控制装置,控制多个所述切换部,所述切换部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所述第一状态是将与该切换部对应的所述二次电池串联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力线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是不将该二次电池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力线的状态,所述控制装置进行控制,以根据充放的电力的电压而将多个所述切换部切换为所述第一状态或所述第二状态,相邻的所述切换部之间是所述第一电力线和所述第二电力线中的一方与另一方并行的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装置,其中,相邻的所述切换部之间由所述第一电力线和所述第二电力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装置,其中,所述电源装置还具备:正极电力线,将所述切换部和与该切换部对应的所述二次电池的正极端子连接;及负极电力线,将所述切换部和与该切换部对应的所述二次电池的负极端子连接,所述切换部还包括:一方侧第一端子,用于连接与相邻的一方侧的所述切换部连接的所述第一电力线;另一方侧第一端子,用于连接与相邻的另一方侧的所述切换部连接的所述第一电力线;正极连接用端子,用于连接与对应的所述二次电池连接的正极电力线;负极连接用端子,用于连接与对应的所述二次电池连接的负极电力线;第一电路,将所述一方侧第一端子与所述正极连接用端子连接;第二电路,将所述另一方侧第一端子与所述负极连接用端子连接;旁通电路,将所述一方侧第一端子与所述另一方侧第一端子以不经由所述二次电池的方式连接;第一开关部,设置于所述旁通电路的中途,并对该旁通电路进行开闭;及第二开关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或所述第二电路的中途,并对该第一电路或该第二电路进行开闭,所述第一状态是闭合所述第一开关部并且断开所述第二开关部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是断开所述第一开关部并且闭合所述第二开关部的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装置,其中,所述切换部还包括:一方侧第二端子,用于连接与相邻的一方侧的所述切换部连接的所述第二电力线;另一方侧第二端子,用于连接与相邻的另一方侧的所述切换部连接的所述第二电力
线;及返回电路,将所述一方侧第二端子与所述另一方侧第二端子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装置,其中,所述电源装置还具备:正极反向电力线,用于流动与所述正极电力线反向的电流;及负极反向电力线,用于流动与所述负极电力线反向的电流,所述正极电力线和所述正极反向电力线是并行的状态,所述负极电力线和所述负极反向电力线是并行的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装置,其中,所述正极电力线和所述正极反向电力线由具有该正极电力线和该正极反向电力线作为芯线的屏蔽线构成。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源装置,其中,相邻的所述切换部之间是所述第一电力线和所述第二电力线相互绞合的状态。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源装置,其中,相邻的所述切换部除了由所述第一电力线和所述第二电力线连接以外,还由返回路径线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源装置,其中,相邻的所述切换部由具有所述第一电力线和所述第二电力线作为芯线的屏蔽线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源装置,具备:第一高压线,用于与外部进行电力的交换;第二高压线,用于流动与第一高压线反向的电流;多个电池;多个SU,与多个电池中的各个电池对应地设置,切换该电池与第一高压线的连接状态,并排列成一圈;及SCU,控制SU。SU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第一状态是将与该SU对应的电池串联连接于第一高压线的状态,第二状态是不将该电池连接于第一高压线的状态。SCU进行控制,以根据充放的电力的电压而将多个SU切换为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


技术研发人员:泉纯太 木村健治 土生雅和 塚田浩司 高桥笃弘 小岛崇 户村修二 大塚一雄 柳泽直树 种村恭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21.10.19
技术公布日:2022/4/2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