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特征:
1.电机定转子合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承载台(2),沿z向位置可调地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承载台(2)用于承载电机转子;合装台(3),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合装台(3)用于放置电机定子,并能够旋转所述电机定子;第一定位单元(4),包括第一定位杆(4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杆(41)上的第一夹具(42),所述第一定位杆(41)沿x向位置可调地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一夹具(42)用于夹持所述电机转子的中心轴的一端;第二定位单元(5),包括第二定位杆(5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杆(51)上的第二夹具(52),所述第二定位杆(51)沿x向位置可调地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二定位杆(51)能够贯穿所述电机定子的中心孔,所述第二夹具(52)用于夹持所述电机转子的中心轴的另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转子合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单元(4)还包括第三定位杆(43),所述第三定位杆(43)沿x向位置可调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杆(41)上,所述第三定位杆(43)能够与电机转子端盖抵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定转子合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单元(5)还包括第四定位杆(53),所述第四定位杆(53)沿x向位置可调地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四定位杆(53)能够与电机定子端盖抵靠。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定转子合装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间隔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的端盖调节单元(6),两个所述端盖调节单元(6)分别用于旋转所述电机转子端盖和所述电机定子端盖。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定转子合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调节单元(6)包括第五定位杆(61)、固定座(62)和摩擦轮(63),所述第五定位杆(61)沿y向位置可调地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固定座(62)设置于所述第五定位杆(61)上,所述摩擦轮(63)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座(62)上,所述摩擦轮(63)能够与所述电机转子端盖或所述电机定子端盖贴靠。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定转子合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固定架(14),所述固定架(14)上设置有固定筒(141),所述第五定位杆(61)与所述固定筒(141)滑动配合。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转子合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合装台(3)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的底座(31)以及转动设置于所述底座(31)上的旋转台(32),所述旋转台(32)用于放置所述电机定子。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转子合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2)上设置有倒梯形容纳槽(21),所述倒梯形容纳槽(21)用于容纳所述电机转子。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转子合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包括安装座(11)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座(11)上的第一安装架(12)和第二安装架(13),所述承载台(2)沿z向位置可调地设置于所述安装座(11)上,所述第一定位杆(41)沿x向位置可调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架(12)上,所述第二定位杆(51)沿x向位置可调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架
(13)上。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机定转子合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架(12)上设置有第一导向筒(121),所述第一定位杆(41)与所述第一导向筒(121)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安装架(13)上设置有第二导向筒(131),所述第二定位杆(51)与所述第二导向筒(131)滑动配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装配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电机定转子合装设备。所述电机定转子合装设备包括机架、承载台、合装台、第一定位单元和第二定位单元,承载台沿Z向位置可调地设置于机架上,承载台用于承载电机转子;合装台设置于机架上,合装台用于放置电机定子,并能够旋转电机定子;第一定位单元包括第一定位杆以及设置于第一定位杆上的第一夹具,第一定位杆沿X向位置可调地设置于机架上;第二定位单元包括第二定位杆以及设置于第二定位杆上的第二夹具,第二定位杆沿X向位置可调地设置于机架上,第二定位杆能够贯穿电机定子的中心孔。本实用新型保证了电机定转子合装的装配精度,提高了电机定转子合装的装配效率。电机定转子合装的装配效率。电机定转子合装的装配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黎莎 谭宝剑 吴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铁道工程机电技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1
技术公布日:202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