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分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006112发布日期:2024-02-09 12:5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配电网分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度分区因数包括第一方向上的第一密度分区因数和第二方向上的第二密度分区因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初始聚类簇对应的第一方向上的密度波形的第一交点和第一零密度区间,确定所述初始聚类簇对应的第一方向上的第一邻域半径,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初始聚类簇对应的第二方向上的密度波形的第二交点和第二零密度区间,确定所述初始聚类簇对应的第二方向上的第二邻域半径,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配电网分区规划方案的成本和所述目标场景,对所述配电网分区规划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得到分析结果,包括:

7.一种配电网分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8.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配电网分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各对待规划区域对应的负荷集中数据样本进行划分得到的网格的网格密度,对各网格进行划分得到多个初始聚类簇,根据最大的网格密度、最小的网格密度和目标网格密度对应的网格的数量,确定密度分区因数。基于密度分区因数和初始聚类簇对应的密度波形,确定初始聚类簇的邻域半径,根据初始聚类簇对应的密度波形中波峰的个数,确定最小样本点数,然后根据各初始聚类簇的邻域半径和最小样本点数,对待规划区域中配电网进行分区处理得到各配电网分区,从而无需人为设定和调整初始聚类簇的邻域半径和最小样本点数,提高了配电网分区的准确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绍元,卢有飞,黄文栋,童家鹏,郭霖徽,周文锴,赖单宏,董选昌,王嘉延,张雨,邹时容,赵志轩,罗林欢,陆宏治,王德辉,陈怡,许卓佳,阮启洋,邓仁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