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热板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9815415发布日期:2020-01-31 19:0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均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板;

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形成密封的内腔;

溶液介质,位于所述内腔;及

半透膜,位于所述内腔并将所述内腔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其中,所述第一腔室内的溶液介质中的溶剂因受热蒸发产生气体,所述气体能够渗透所述半透膜进入所述第二腔室,并在所述第二腔室内遇冷液化并释放热量,同时使得所述第二腔室内的溶液介质的浓度小于所述第一腔室内的溶液介质的浓度,从而使所述第二腔室内的溶液介质中的溶剂经过所述半透膜回流到所述第一腔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热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均热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半透膜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基板,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基板;在垂直于所述均热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半透膜为弯折结构,且所述半透膜的两侧延伸至所述均热板的同一边缘或相邻的两个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热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均热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半透膜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基板,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基板;在垂直于所述均热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半透膜为直形结构,且所述半透膜的两侧延伸至所述均热板的相对的两个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透膜沿垂直于所述均热板的厚度方向设置,且所述半透膜的外周固定于所述均热板的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均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所述内腔的支撑部,所述半透膜贴合于所述支撑部,所述第一腔室内的溶液介质的溶剂或所述第二腔室内的溶液介质的溶剂能够穿过所述支撑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开设有通孔,或所述支撑部为网状结构。

7.一种均热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第一基板和半透膜;

将所述半透膜固定于所述第一基板;

提供第二基板;

将所述第二基板盖设于所述第一基板的设有半透膜的一侧;

连接所述第一基板的边缘和所述第二基板的边缘,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形成内腔,所述半透膜将所述内腔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及

在所述第一腔室或所述第二腔室内注入溶液介质;

其中所述第一腔室内的溶液介质因受热蒸发产生气体,所述气体能够渗透所述半透膜进入所述第二腔室,并在所述第二腔室内遇冷液化并释放热量,同时使得所述第二腔室内的溶液介质的浓度小于所述第一腔室内的溶液介质的浓度,从而使所述第二腔室内的溶液介质中的溶剂经过所述半透膜回流到所述第一腔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均热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提供第一基板和半透膜的步骤之后,以及在将所述半透膜固定于所述第一基板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支撑部,并将所述半透膜固定于所述支撑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均热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半透膜固定于所述第一基板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支撑部通过粘接或焊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第一基板,使得所述半透膜固定于所述第一基板。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均热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二基板盖设于所述第一基板的设有半透膜的一侧的步骤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支撑部通过粘接或焊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第二基板,使得所述半透膜固定于所述第二基板。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均热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所述第一基板的边缘和所述第二基板的边缘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一基板的边缘和所述第二基板的边缘通过粘接或焊接的方式固定,并预留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第二腔室。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均热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腔室或所述第二腔室内注入溶液介质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向所述第一腔室内注入溶液介质,通过第二开口向所述第二腔室内注入溶液介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均热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向所述第一腔室内注入溶液介质,通过第二开口向所述第二腔室内注入溶液介质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对所述第一腔室进行抽真空,通过所述第二开口对所述第二腔室进行抽真空。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均热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对所述第一腔室进行抽真空,通过所述第二开口对所述第二腔室进行抽真空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开口密封,将所述第二开口密封。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元器件和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均热板,所述均热板包括蒸发区和冷凝区,所述第一腔室位于所述蒸发区,所述第二腔室位于所述冷凝区;所述蒸发区与所述电子元器件接触;所述电子元器件工作时能够产生热量,所述蒸发区能够吸收热量并将热量传递至所述冷凝区,所述冷凝区能够释放热量。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