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合膜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413590发布日期:2023-09-09 23:50阅读:44来源:国知局
层合膜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在聚酯膜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具有树脂层的层合膜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1、双轴拉伸聚酯膜在机械性能、电性能、尺寸稳定性、透明性、耐化学药品性等方面具有优异的性能,因此在磁记录材料、包装材料等多种用途中作为基材膜得到了广泛使用。特别是近年来,作为粘合制品中的粘合材料层的保护膜、各种工业制品的加工工序中的载体膜,对脱模性优异的膜的需求在增加。作为脱模性优异的膜,从工业上的生产率、耐热性方面考虑,最通常使用的是在表面设置有包含有机硅化合物作为脱模剂的层(以下称为树脂层)的膜(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但是,在树脂层中含有有机硅化合物的情况下,由于树脂层的表面自由能变低,有时被粘物的涂布性会变得不良。

2、特别是用作电子部件的制造中使用的工艺膜时,要经过如下工序:在聚酯膜的树脂层上涂布陶瓷浆料等表面层、干燥,然后将干燥后的表面层从聚酯膜剥离。此时,如果树脂层中含有有机硅化合物,则在树脂层上涂布表面层时,有时会引起有机硅化合物产生凹陷或针孔这样的问题。另外,即使在涂布上没有出现大的问题,在将表面层从聚酯膜剥离时,有机硅化合物向表面层一侧转移并逐渐气化,从而在电子部件的电触点部位附近产生的电弧等会导致有机硅化合物堆积于电触点部位的表面,引起导电不良等,对其性能造成不良影响,这已成为问题。

3、针对这样的问题,作为不含有机硅化合物的脱模剂(以下称为非有机硅脱模剂),已对使用含长链烷基的树脂、烯烃树脂、氟化合物、蜡类化合物、尤其是其中的含长链烷基的树脂进行了研究(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6)。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55459号公报

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7-170660号公报

8、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144046号公报

9、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4-351627号公报

10、专利文献5:国际公开2018/037991号

11、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20-15209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2、但是,相对于含有有机硅化合物的脱模剂,非有机硅脱模剂存在着容易重剥离的问题。例如,本发明人等对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树脂层上涂布表面层时,表面层成分渗透至树脂层中,表面层的剥离力会变成重剥离。

3、另外,还确认了即使如专利文献3、4、5中记载的膜那样,包含含长链烷基的树脂,根据加工条件的不同,树脂层的长链烷基的取向不能充分提高,存在着对表面层的剥离力成为重剥离这样的问题。另一方面,如专利文献6那样,在组合使用长链烷基丙烯酸酯树脂和三聚氰胺树脂的方法中,虽然可以使树脂层高度交联,但树脂层的表面自由能变得过高,因此无法赋予充分的脱模性,确定存在着对陶瓷浆料的剥离变得困难的问题。进而,含长链烷基的树脂具有强疏水性,其水分散体不稳定而容易凝集,因此存在着树脂层中容易包含凝集物的倾向,凝集物导致的粗大突起会转印至通过涂布而设置的层,结果,就存在通过涂布而设置的层的表面粗糙度变大的情况。

4、另外还确定了,即使在得到较轻剥离的设计的情况下,在干燥工序等中暴露于高温时,有时也会因树脂层的热膨胀而在浆料中产生拱起,对后续工序的加工造成障碍。此处,拱起是指涂布的陶瓷浆料部分剥离的现象。

5、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消除上述缺点,提供形成通过涂布而设置的以陶瓷浆料为代表的层的涂料组合物的涂布性、和通过涂布而设置的层(表面层)的剥离性优异,特别是树脂层中的凝集物少、转印性、平滑性优异的层合膜。另外,本发明的课题还在于提供一种兼顾表面层与树脂层的轻剥离性和抑制暴露于高温条件后的表面层的拱起的层合膜。

6、解决问题的手段

7、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层合膜包含以下任一构成。即,

8、一种层合膜,其为在树脂基材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具有树脂层的层合膜,所述树脂层位于至少一方的表层,在通过部分电子产额法对树脂层表面测得的xafs谱中,对于碳的k吸收边的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xanes)谱,在将入射x射线与树脂层表面所成的角设定为θ、将293.5ev的谱强度设定为i(θ)时,满足i(15°)-i(90°)≥0.1(以下有时称为第一实施方式)。或者

9、一种层合膜,其为在树脂基材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层合了树脂层的层合膜,胶带剥离力为3.0n/19mm以下,且通过基于afm的弹性模量图像观察到的畴径为500nm以下(以下有时称为第二实施方式)。

10、本发明的层合膜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构成。即,

11、上述层合膜的制造方法,其为在树脂基材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涂布涂料组合物,所述涂料组合物含有脱模剂(a)、和选自环氧树脂、噁唑啉化合物、碳二亚胺化合物、聚酯树脂、丙烯酸类树脂、氨基甲酸酯树脂中的至少1种树脂或化合物(b),接着至少沿单轴方向进行拉伸,然后加热至150℃以上,形成树脂层。

12、本发明的层合膜,优选通过afm对所述树脂层测得的表面弹性模量为1gpa以上。

13、本发明的层合膜,优选为在树脂基材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层合了树脂层的层合膜,胶带剥离力为3.0n/19mm以下,且通过基于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弹性模量图像观察到的畴径为500nm以下。

14、本发明的层合膜,优选所述树脂层的水接触角为85°以上且110°以下。

15、本发明的层合膜,优选在通过部分电子产额法对所述树脂层表面测得的xafs谱中,对于碳的k吸收边的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xanes)谱,将入射x射线与树脂层表面所成的角设定为θ、将293.5ev的谱强度设定为i(θ)时,满足[i(15°)-0.1]/i(90°)>1。

16、本发明的层合膜,优选通过飞行时间型二次离子质谱分析对所述树脂层的表面进行分析时,源自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片段的峰强度(p)相对于以最大强度检测出的片段的峰强度(k)之比(p/k)[-]小于0.01。

17、本发明的层合膜,优选所述树脂层中包含长链烷基类树脂作为脱模剂(a),且长链烷基类树脂在利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以20℃/min从25℃升温至200℃后,以20℃/min从200℃降温至-50℃时的降温过程中的放热峰温度(tc)为30℃以上。

18、本发明的层合膜,优选所述树脂层由涂料组合物形成,所述涂料组合物含有脱模剂(a)、和选自环氧树脂、噁唑啉化合物、碳二亚胺化合物、聚酯树脂、丙烯酸类树脂、氨基甲酸酯树脂中的至少1种树脂或化合物(b)。

19、本发明的层合膜,优选所述树脂层的膜厚大于10nm且小于200nm。

20、本发明的层合膜,优选所述树脂基材为聚酯膜。

21、本发明的层合膜,优选被用于在所述树脂层的表面涂布陶瓷浆料并使其固化后进行剥离的用途。

22、发明效果

23、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形成通过涂布而设置的以陶瓷浆料为代表的层的涂料组合物的涂布性、和通过涂布而设置的层的剥离性优异,树脂层中的凝集物少、转印性、平滑性优异的层合膜。另外,还可以提供兼顾表面层与树脂层的轻剥离性和抑制暴露于高温条件后的表面层的拱起的层合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