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合膜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413590发布日期:2023-09-09 23:5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层合膜,其为在树脂基材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具有树脂层的层合膜,所述树脂层位于至少一方的表层,在通过部分电子产额法对树脂层表面测得的xafs谱中,对于碳的k吸收边的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xanes)谱,在将入射x射线与树脂层表面所成的角设定为θ、将293.5ev的谱强度设定为i(θ)时,满足i(15°)-i(90°)≥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合膜,通过afm对所述树脂层测得的表面弹性模量为1gpa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合膜,其为在树脂基材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层合了树脂层的层合膜,胶带剥离力为3.0n/19mm以下,且通过基于afm的弹性模量图像观察到的畴径为500nm以下。

4.一种层合膜,其为在树脂基材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层合了树脂层的层合膜,胶带剥离力为3.0n/19mm以下,且通过基于afm的弹性模量图像观察到的畴径为500nm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层合膜,通过afm对所述树脂层测得的表面弹性模量为1gpa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合膜,所述树脂层的水接触角为85°以上且110°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合膜,,在通过部分电子产额法对所述树脂层表面测得的xafs谱中,对于碳的k吸收边的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xanes)谱,将入射x射线与树脂层表面所成的角设定为θ、将293.5ev的谱强度设定为i(θ)时,满足[i(15°)-0.1]/i(90°)>1。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合膜,通过飞行时间型二次离子质谱分析对所述树脂层的表面进行分析时,源自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片段的峰强度(p)相对于以最大强度检测出的片段的峰强度(k)之比(p/k)[-]小于0.01。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合膜,所述树脂层中包含长链烷基类树脂作为脱模剂(a),且长链烷基类树脂在利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以20℃/min从25℃升温至200℃后,以20℃/min从200℃降温至-50℃时的降温过程中的放热峰温度(tc)为30℃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合膜,所述树脂层由涂料组合物形成,所述涂料组合物含有脱模剂(a)、和选自环氧树脂、噁唑啉化合物、碳二亚胺化合物、聚酯树脂、丙烯酸类树脂、氨基甲酸酯树脂中的至少1种树脂或化合物(b)。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合膜,所述树脂层的膜厚大于10nm且小于200nm。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合膜,所述树脂基材为聚酯膜。

13.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合膜的制造方法,在树脂基材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涂布涂料组合物,所述涂料组合物含有脱模剂(a)、和选自环氧树脂、噁唑啉化合物、碳二亚胺化合物、聚酯树脂、丙烯酸类树脂、氨基甲酸酯树脂中的至少1种树脂或化合物(b),接着至少沿单轴方向进行拉伸,然后加热至150℃以上,形成树脂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合膜,其用于在所述树脂层的表面涂布陶瓷浆料并使其固化后进行剥离的用途。


技术总结
本发明的层合膜是在树脂基材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具有树脂层的层合膜,所述树脂层位于至少一方的表层,对于所述树脂层表面的碳的K吸收边的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XANES)光谱,在将入射X射线与树脂层表面所成的角设定为θ、将通过部分电子产额法得到的293.5eV的光谱强度设定为I(θ)时,满足I(15°)‑I(90°)≥0.1。本发明提供作为涂布含有溶剂的涂布液,并进行干燥、固化后剥离的离型膜,涂布性、剥离性优异,并且即使经过加热工序也不会发生表面层拱起的层合膜。

技术研发人员:中西佑太,泽本惠子,太田一善,岩谷忠彦,田中照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丽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