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式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_5

文档序号:10388368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进口边缘和/或出口边缘设置有第三凸起25,第二热交换板3对应第三凸起25设置有第四凸起35,第一热交换板2的第三凸起25与相邻的成对板单元I的第二热交换板3的第四凸起35相连接,通过第三凸起25与第四凸起35的连接,提高了第二介质通道14的承压能力;而在实施例五中,如图15和16所示,第一热交换板2对应第二介质通道14的进口边缘和/或出口边缘设置有由第一热交换板上表面201向第一热交换板下表面202翻折的第三翻边26,第二热交换板3对应第三翻边26设置有由第二热交换板上表面302向第二热交换板下表面301翻折的第四翻边37,第三翻边26与第四翻边37密封连接,同时第三翻边26与第四翻边37的高度低于第二介质通道14的高度,通过第三翻边26与第四翻边37的密封连接,提高了第一介质通道13的密封性,提高了第一流体在第一介质通道13内流动的稳定性,避免了渗漏冋题。
[01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实现第一介质通道13内的第一流体与第二介质通道14内的第二流体进行热交换;通过第一介质通道13实现第一流体在成对板单元I之间流动无死角,热交换更加均匀,连通槽底部设置的凹坑结构,提高了第一流体的对流换热,提高了换热效率;通过第一、第二凸起32的扰流以及支撑作用,提高了第二流体的对流换热效果,同时也提高了第二介质通道14以及成对板单元I之间的承压能力;本实用新型显著增加了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的热交换,有效减低了热交换板的使用数量,减少了制造成本,同时提高了热交换器的承压能力,延长了热交换器的使用寿命,也相应扩充了其应用范围。
[0125]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126]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其由成对板单元逐层叠加构成,所述成对板单元由第一热交换板和第二热交换板叠加配合形成; 所述成对板单元为四边形结构,其设置有第一流体进口和第一流体出口; 所述第一热交换板包括第一热交换板上表面和第一热交换板下表面,所述第一热交换板上表面设置有向第一热交换板下表面凹陷的多折回的第一连通槽,所述第一连通槽在所述第一热交换板下表面形成第一连通槽外凸棱面; 所述第一连通槽由多条主槽道以及连接相邻两条所述主槽道的连接槽道组成,所述主槽道之间相互平行和/或连接槽道之间相互平行; 所述第二热交换板包括第二热交换板上表面和第二热交换板下表面; 所述第一热交换板上表面对应第一连通槽外侧的四周板面与第二热交换板下表面密封配合,所述第一连通槽与第二热交换板下表面配合形成供第一流体流动的第一介质通道,所述第一介质通道连通第一流体进口与第一流体出口; 相邻的所述成对板单元之间形成供第二流体流动的第二介质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槽的底部设置有一条或者一条以上的沿着第一连通槽的槽道路径设置的分隔筋,所述分隔筋将第一连通槽分隔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分流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筋与其相对应的第二热交换板下表面密封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交换板上表面面向第二介质通道的进口横向设置有多排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由第二热交换板下表面向第二热交换板上表面凹陷形成; 所述第二凸起与相邻的所述成对板单元的第一热交换板下表面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排的两个所述第二凸起的几何中心连线不与第二介质通道的进口位置处的第二流体方向平行。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对应第一连通槽的槽道路径设置,所述第二凸起与相邻的所述成对板单元的第一连通槽外凸棱面相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对应设置在第一连通槽的槽道路径上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凸起之间设置有连通沟槽。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交换板下表面对应第一连通槽设置有向第二热交换板上表面凹陷的第二连通槽,所述第二连通槽在第二热交换板上表面形成第二连通槽外凸棱面,所述第二凸起设置在第二连通槽外凸棱面上。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或8所述的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槽外凸棱面对应第二凸起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由第一连通槽的底部向第一连通槽外凸棱面凹陷形成,所述第一凸起与相邻的成对板单元的第二凸起相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组相邻的两个所述分流槽之间相互连通。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交换板的第一流体进口与第一流体出口均为第一阶梯孔结构,由第一热交换板上表面向第一热交换板下表面凹陷,在第一热交换板下表面形成第一阶梯孔凸台面; 所述第二热交换板的第一流体进口与第一流体出口均为第二阶梯孔结构,由第二热交换板下表面向第二热交换板上表面凹陷,在第二热交换上表面形成第二阶梯孔凸台面; 所述第一阶梯孔凸台面与相邻所述成对板单元的第二阶梯孔凸台面之间密封配合。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交换板对应第二介质通道的进口边缘和/或出口边缘设置有第三凸起; 所述第二热交换板的边缘对应第三凸起设置有第四凸起; 所述第三凸起与相邻的成对板单元的第四凸起相连接。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交换板的拐角处均设置有第一翻边; 所述第二热交换板的拐角处均设置有第二翻边; 相邻的所述第一热交换板与第二交换板通过第一翻边与第二翻边之间的相互配合连接。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边设置有第一切口,所述第一切口的根部与第一热交换板的板面相齐平; 所述第二翻边对应第一切口设置有第二切口,所述第二切口的根部与第二热交换板的板面相齐平; 所述第一切口与第二切口相配合形成与第二介质通道相连通的冷凝水出口。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交换板对应第二介质通道的进口边缘和/或出口边缘设置有第三翻边; 所述第二热交换板对应第三翻边设置有第四翻边; 所述第三翻边与第四翻边密封连接,且所述第三翻边与第四翻边翻折的高度低于第二介质通道的高度。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进口与第一流体出口分别设置在四边形的一组对角或者一组邻角位置上。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交换板与第二热交换板均由钣金成型。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交换板堆叠于第二热交换板的上方。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交换板堆叠于第一热交换板的上方。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对板单元的拐角为圆弧过渡。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槽的折回处为圆弧过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其由成对板单元逐层叠加构成,成对板单元由第一热交换板和第二热交换板叠加配合形成;成对板单元设置有第一流体进口和第一流体出口;第一热交换板设置有第一连通槽,第一连通槽由多条主槽道以及连接相邻两条主槽道的连接槽道组成,主槽道之间相互平行和/或连接槽道之间相互平行;第一连通槽与第二热交换板密封配合形成第一介质通道,第一介质通道连通第一流体进口与第一流体出口;相邻的成对板单元之间形成第二介质通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通过第一介质通道强制第一介质流动路径,使流动无死角,热交换均匀且充分,有效减少了热交换板的使用数量,降低了制造成本。
【IPC分类】F28F3/04, F28D9/02
【公开号】CN205300331
【申请号】
【发明人】孟继安, 戴丁军, 卓宏强, 孙旭光, 胡旭
【申请人】宁波市哈雷换热设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3日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