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层结构,three layer structure
1)three layer structure3层结构
英文短句/例句

1.Application of abstract factory design pattern used in development of three layers of architecture software system抽象工厂设计模式在3层结构开发中的应用
2.Earthquake-response Analysis of a Three-storey Brick-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 in Wenchuan Earthquake汶川地震中某3层砖混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3.The industry capital management platform is designed into three-level of internet system so as database structure.将行业固定资产管理平台设计为3级网络系统和3层数据库结构。
4.(3)multi-player share-controlling structure of company organization and the idea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implying in the Basle Agreement.(3)层层控股的公司组织结构和《巴塞尔协议》中的内控制度思想。
5.For buildings three or four storeys high, exterior bearing walls may be used, but above that height skeleton construction is usually adopted.外承重墙可以用于3至4层高的建筑物。但是,3、4层以上高度的建筑物通常采用骨架结构。
6.Structure and Stablity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al 3RD Roof in Longgu Mine of Juye Coalfield;巨野煤田龙固井田3煤层顶板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7.Study of Architectural Elements of ES_23~4 Sand Body of Shengtuo Oil Field;胜坨油田二区沙二3~4小层砂体内部建筑结构模型研究
8.COMPOSITION AND THERMAL STABILITY OF SUPRAMOLECULAR ASSEMBLY[Co(C_2O_4)_3]~(3-)INTERCALATED Mg-Al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超分子结构[Co(C_2O_4)_3]~(3-)插层镁铝水滑石的组成及热稳定性
9.hierarchical tree structure分层枝状结构 分层枝状结构
10.schistose structure【地质】片状构造, 层状结构
11.1 Drawer fronts are at least 3/4 inch thick with double wall construction, painted prior to assembly and sound deadened.抽屉面板有3/4英寸厚,两层结构。装配前各面喷涂完毕,抽屉内有消声材料。
12.Drawer fronts are at least3/4 inch thick with double wall construction, painted prior to assembly and sound deadened.抽屉面板有3/英寸厚,两层结构。装配前各面喷涂完毕,抽屉内有消声材料。
13.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condary structure of alder stems were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from periphery to center on the cross section,e.结果表明:桤木茎的次生构造从外至内由周皮、皮层和次生维管组织3部分组成。
14.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Barrier beds and Interbeds in Braided River Reservoirs辫状河储层中隔夹层的层次结构分析
15.Effects of Adding Eu~(3+), La~(3+) on the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Alumina CeramicsEu~(3+)、La~(3+)对氧化铝陶瓷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16.Structure and Spectral Analysis of Diopside Glass Ceramics Doped by Samarium(Ⅲ) and Terbium(Ⅲ)Sm~(3+),Tb~(3+)掺杂透辉石微晶玻璃结构与光谱分析
17.There are several kinds of cloud formation.云层结构有好几种。
18.Chomsky hierarchy language乔姆斯基层次结构语言
相关短句/例句

3-layer structure3层结构
1.After investigating the mode of high school computer grade examination, we made a examination system by adopting ASP 3-layer structure technique and using large database and advanced tools.采用基于ASP的3层结构技术,利用大型数据库及前端开发工具,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在考察了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模式后,构架并实现了一个完整的、通用的、实用的、先进的考试系统。
2.NET 3-layer structure technique wa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NET的3层结构技术的在线网络考试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在线网络考试环境的设置、考试、管理,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完整的、通用的、实用的、先进的考试系统。
3)three-layer architecture3层结构
1.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ree-layer architecture framework applied in distributed computing environment,the difference between activity-oriented model and role-oriented was discussed with reference to the concepts of role and agent.在分析了应用于分布式计算环境上的3层结构框架的基础上,结合角色和Agent的概念,对比面向活动和面向角色的2种不同模型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Agent的企业信息系统模型,并结合某公司的实际情况给出了例子。
4)Three-level Functional Structure3层式结构
5)three-layer structure CIMS3层结构CIMS
6)3-tier C/S structure3层C/S结构
延伸阅读

电离层结构  电离层结构可以利用电离层中电子密度、离子密度、电子温度、离子温度等参量的空间分布来表示,但其中最重要的是电子密度的空间分布。研究电离层结构主要是研究电子密度随高度的分布。电子密度,也称电子浓度,是指单位体积的自由电子数。电子密度随高度的变化与各个高度上大气的成分、密度、太阳辐射通量等因素有关。    电离层分层结构  观测表明,电离层电子密度在垂直方向上呈分层结构。在离地球表面约60~1000公里高度范围内,主要有 3层:D层、E层和F(F1与F2)层。大约在 300公里处电子密度达到最大值,再往上电子密度缓慢下降,在约1000公里处同磁层衔接。在中纬度地区,太阳活动高年和低年、白天和夜间的典型电子密度与高度的关系如图1。    D 层  电离层的底部,电离度较低(包括多种原子离子团)的大气所构成的一层,约位于60~90公里的区域。在这一范围内,层状结构不如E层和F层明显,所以有时称之为E层的"缘"。在D层中,由于中性大气成分密度很大,电子和中性粒子之间的碰撞频繁,并与分子结合形成负离子,因此D层离子密度大于电子密度,这是D层的一个特点。    在D层区域,电离过程主要是太阳的氢赖曼α(Lα)谱线对NO的光电离,发生的高度在80公里左右。其次是1027~1118埃的太阳辐射对O2的电离。最低处 60公里左右是银河宇宙线和太阳X射线产生的N娚和O娚。D层电子密度在103厘米-3以下。在夜间电子大量消失,以致可以认为D层不复存在。    E层 约在90~140公里的区域,其位置比较稳定。E层电子密度介于103~105厘米-3之间。在中纬度地区,E层电子密度峰值的高度通常位于110~120公里,而在低纬地区约低10公里。火箭探测表明,从这一高度到F层之间的区域,电子密度不像早期认为的那样存在着一个深的"谷"区。日落后,E层电子密度峰值下降到夜间值,典型数据为5×103厘米-3。    太阳紫外线(1000~1020埃)和软X射线(10~170埃)是E层光致电离的主要源,主要离子成分是O娚和NO+。由于E层的形成同多种波长的辐射有关,故其垂直结构比较复杂。    F层  在E层之上一直到数百甚至上千公里统称为F层,是电离层的主要区域。白天F层分为F1层和F2层,F2层处于F1层之上,夜间F1层消失。F1层和F2层在化学结构(离子成分)、热结构和受地磁场控制等方面各具特点。    ①F1层 高度一般在140~200公里之间。电子密度为104~105厘米-3。它与F2层经常无明显分界而表现为F2层底部的一个"缘"。同E层一样,F1层电子密度分布也比较接近查普曼层。    F1层是被大气强烈吸收的那部分远紫外辐射所产生的。500~600埃的辐射在大约 160公里高度达到单位光学深度(见电离层的形成),因而200~910埃范围内的辐射可能都对F1层的电离有贡献。这些辐射产生离子O娚、N娚、O+、H媇和N+。由于随后的一系列反应,最终产物以NO+和O娚为主。随着高度上升,主要离子成分由分子逐渐过渡为原子离子。    ②F2层 F层主要是指F2层。它有明显的电子密度峰值,峰值高度约在300公里,峰值密度可达106厘米-3。在这一峰值高度以上,电子密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缓慢减少。在1000公里处,电子密度约为105~104厘米-3; 而在2000~3000公里,电子密度约为103~102厘米-3。F2层电离源与F1层相同。主要离子成分为原子离子,有O+和N+,其中 O+是主要的。负离子和双电荷正离子很少,正离子密度与电子密度相等。    电离层不均匀结构  除了上述正规层次外,电离层区域还存在不均匀结构。它们是由电离层的不均匀体构成的,或由电离密度汇聚引起的,如Es层和扩展F。    Es层  即偶发E层。一种在时间上较常见、出现于E层区域的不均匀结构。它有时是一片密集的不均匀体,有时是强电离的薄层电离区。中纬地区的薄层Es,厚度约为几百米至二公里左右,水平方向延伸一般为0.1~10公里,但也有扩展到数百公里的;高度大致在 110公里,最大电子密度可达106厘米-3;底部的电子密度梯度大约为105~106厘米-3·公里-1。    扩展F  是一种发生在F区域的不均匀结构,它在频高图(亦称电离图)上的表现如图2。图中正常的F层描迹逐渐扩展,它是F层电子密度不均匀体对电波散射的结果,扩展F由此得名。在赤道区,这种不均匀体常沿地磁场方向拉长,并且分布在较宽的高度范围,从250公里直至1000公里以上。    电离层的热结构  电子温度、离子温度随高度的分布称为电离层的热结构。由于光电子将动量传给电子比传给离子来得快;而离子将动量传给中性粒子又比电子要快,于是3种粒子温度常满足关系Te>Ti>Tn,其中Te为电子温度,Ti为离子温度,Tn为中性粒子温度(又称中性气体温度)。在120公里以下碰撞频率很大,3种温度接近相等。而在这一高度之上到200公里,地球向阳面的Te急剧上升,达到中性粒子温度的3倍。在200公里以上,电子温度同电子密度的高度分布关系极为密切,通常二者变化相反。离子温度在 350公里以下接近中性粒子温度;但在这一高度之上Ti开始增加,直到最后Ti=Te。在1000公里以上,这两种温度可能比中性粒子温度高几千开。在夜间由于光电离停止,3种气体温度趋向相等。    参考书目   H. Rishbeth and O.K. Garriott, Introduction to Ionospheric Physics,Academic Press,New York,1969.   赵九章等编著:《高空大气物理学》,上册,科学出版社,北京,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