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需求,receivers demand
1)receivers demand受众需求
1.The paper analyses the receivers demands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sports news reports in the market economy era in China.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受众信息需求与体育新闻传播的现状,从体育新闻传播内容的“软化”及后现代发展趋势等方面,论述了受众需求与体育新闻传播发展趋势之间的关系,阐明了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具体举措:了解受众需求而不一味迎合;正确理解后现代的大众化、浅俗化的内涵。
英文短句/例句

1.A Study on Metropolis Newspapers of Lanzhou City and Its Audience Needs;兰州都市类报纸内容与受众需求研究
2.Receivers demand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sports news reports;受众需求与体育新闻报道的发展趋势
3.The lack of emphasis on the need for Chinese language also plays a part.另一方面则是缺少对华文受众需求的重视。
4.An Investigation on the Needs of Audience for Reports of the Olympic Games and Its Revelation to Chinese media;奥运报道受众需求调查及对我国媒体的启示
5.Overview from the Demand of Receivers on Beijing Journalism Economy in the Future;从受众需求角度看北京未来的报业经济
6.How to grasp on needs of the audience--about the idea of City TV depth reports论城市电视深度报道把握受众需求的思路
7.The Layout Culture of City Weekend Newspaper From the Demand of Audience从受众需求看都市类报纸周末版面文化的构建
8.On the TV News Edition Innov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udience's Needs从受众需求角度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
9.On Editor s Arrangement Between Newspaper s Market Target Setting and Different Readers Needs;论报纸编辑对报纸市场定位与多层次受众需求的处理与安排
10.The Research on Demand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Audience s Watching Behavior;影响电视剧受众收视行为的需求因素分析
11.The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Entertainment TV s Audience about the Aesthetical Psychology Needs;我国电视娱乐类节目受众欣赏需求的研究
12.The government should also have its ear to the ground to have a good grasp of how the people feel and what they need.同时注意聆听民众的声音,尽力去了解民众的感受与需求。
13.Research about Villagers Demand and Acceptability Towards E-Health Services in Xiangyun County Yunnan Province;祥云县农村群众对电子健康服务的需求与可接受性研究
14.Governmental News Approaching to Readers;立足本地实际 把握需求方向——让时政新闻更加贴近受众
15.On the Mass Hotlines of Metropolitan Newspaper and the Needs of Audience;论都市类报纸的大众热线与受众需要
16.Demand characteristics of sports news audience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media under the market economic system;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体育新闻受众的需求特点及其与传媒关系辨析
17.Users Competition Between Library and Internet--The Requirement of Digital Native Users and Countermeasure of University Libraries图书馆与互联网的受众竞争——谈高校“新生代”读者阅读需求与图书馆的服务对策
18.We responded to public demand, but never mind.我们是满足公众需求,这就不提啦。
相关短句/例句

demand of receivers受众需求
1.It is significant to understand the demand of receivers from the source of journalism economy.从报业经济的源泉层次上认识受众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由此出发,分析了北京报纸受众群体的具体特征。
3)the needs of uiewers受众消费需求
4)audience's psychology of demand受众的需求心理
5)public demands公众需求
1.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 government with the public as the center is proposed, which aims at satisfying the public demands.从我国电子政府的发展现状出发 ,以上海市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为例 ,对我国各级电子政府建设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所呈现出的一些问题及面临的障碍进行分析 ,并提出以满足公众需求为基点 ,建设以公众为中心的电子政府 ,最后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以利真正提高政府的绩效 ,让公众从中获得真正的收
6)People's Demand群众需求
延伸阅读

对商品的需求并非对劳动的需求现在来讨论有关资本的第四个基本定理,该定理也许比前面任何一个定理更经常地被人忽视和误解。维持和雇用生产性劳动的,是其工作所花费的资本,而不是买主对劳动产品的需求。对商品的需求并非对劳动的需求。商品需求决定的是劳动和资本将用于哪一个生产部门,决定的是劳动的方向,而不是劳动本身的多少,不是维持劳动的手段和支付给劳动的报酬的多少。这些取决于资本量,或其他直接用于劳动的供养和报酬的资金。 例如,假设有对天鹅绒的需求;有用于购买天鹅绒的资金,却没有建立天鹅绒制造业的资本。在这种情况下,不管这种需求有多大,都毫无用处,除非有资本被吸引进这一行业,否则便造不出天鹅绒,因而什么也买不到;事实上,除非买主的欲望是如此强烈,以致他把要付的一部分价款事先付给工人,使他们可以从事天鹅绒的制造,也就是说,除非他将一部分收入转化为资本,并将这部分资本投放于天鹅绒制造业,否则什么也不会发生。我们现在把这一假设反过来,设想有足够的资本准备好用于制造天鹅绒,但没有任何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也不会制造出天鹅绒;但资本并不是专门用于制造天鹅绒的。制造商和劳动者进行生产不是为了使顾客高兴,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既然他们拥有资本和劳动这两样生产要素,他们就可以生产人们需要的其他东西,或者如果人们不需要其他东西而他们自己需要某种东西,他们可以生产他们自身消费所需要的物品。所以,劳动是否被雇用不取决于买主,而取决于资本。当然,这里没有考虑情况突然发生变化所带来的结果。如果商品已经生产出来之后,需求出乎意料地中止,则这会使问题发生某种变化:资本实际上已用于生产没有人需要或使用的东西,因而资本已毁灭,劳动的雇用也终止了,这不是因为没有需求,而是因为没有资本。所以,这一事例并未能检验我们的原理。要真正检验我们的原理,就得假设变化是逐步的,是被预料到的,没有资本被浪费掉。停止制造天鹅绒仅仅是由于未更换磨损的机器,未把出售产品得到的钱重新投资于天鹅绒制造业。因此,资本可随时投放于新的事业,在这一事业中,资本得维持和以前一样多的劳动。制造商和工人遭受的损失是,他们在天鹅绒制造业中获得的技能和知识现在没用了,这种技能和知识在其他行业中只有一部分使用得上。这就是社会因这种变化所遭受的损失。但是这些劳动者们仍能工作,以前雇用这些劳动者的资本,仍会被原先的老板或者被借得这些资本的其他人,用于雇用他们或相同数目人员来干其他工作。 这一定理,即购买产品并非雇用劳动,对劳动的需求取决于生产前预付的工资,而不是取决于对商品的需求,需要尽量详尽地予以说明。在一般人看来,这是一种谬论。即令在著名政治经济学家中,也很难指出哪个人自始至终掌握了这一定理。除李嘉图先生和萨伊先生外,几乎所有其他人都认为,购买商品即劳动产品的人是劳动的雇主,就象以支付工资的方式直接购买劳动本身那样,实际上创造了对劳动的需求。由于这一基本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所以无怪乎政治经济学发展得如此缓慢。在我看来,如果对劳动的需求意味着工资可因此而提高或雇用的劳动者人数可因此而增加,则对商品的需求便不构成对劳动的需求。我认为,购买商品自行消费的人没有给劳动阶级带来益处,只有节制消费,把节省的钱直接付给劳动者以换取劳动,才能给劳动阶级带来益处,才能使他们的就业人数有所增加。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原理,让我们来看以下情形。消费者可以把其收入或用于购买劳务,或用于购买商品。他可以用其一部分收入雇用泥瓦匠造房子,雇人挖掘人工湖,雇人种植树木和布置娱乐场;或者不做这些,而用这笔钱购买天鹅绒和花边。问题乃是,这两种花费收入的不同方式会对劳动阶级的利益产生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