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启蒙运动,neo-enlightenment movement
1)neo-enlightenment movement新启蒙运动
1.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1930’s Neo-Enlightenment Movement Emergence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新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2.Starting from May the Fourth Movement in the 1930 s of the 20th century there appeared a neo-enlightenment movement.20世纪30年代的"新启蒙运动"以对"五四"启蒙精神的继承为理论出发点,试图实现一种新的超越。
英文短句/例句

1.The Comment and Evaluation of the New Enlightenment Movement on the May 4~(th) New Culture Movement新启蒙运动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评说
2.A Gerenal Analysis of the 1930 s New Enlightment Movement;试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新启蒙运动
3."New Enlightenment Movement" and the Spreading of "Left Wing" Thoughts in China“新启蒙运动”与“左翼”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4.Spreading of "August 1 Manifesto", New Enlightenment Movement and Left Wing Thought in China《八一宣言》、“新启蒙运动”与“左翼”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5.On the Significance of Constitution as a Non-Determinate Social Evaluation System in "Neo-Enlightenment";论宪法作为非确断性的社会评价系统在“新启蒙运动”中的意义
6.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1930’s Neo-Enlightenment Movement Emergence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新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7.The New Form of enlightenment:The Research of JingHua Daily;启蒙的新形态——晚清启蒙运动中的《京话日报》
8.movement of culture enlightement in Korea朝鲜爱国文化启蒙运动
9.the Enlightenment period in the 18th century in Europe(18 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
10.The Enlightenment of Science Spirit--The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 in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科学精神的启蒙——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科学传播
11.Enlightenment Meaning of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to the Citizen s Morals;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公民道德的启蒙意义
12.Thought on Enlightenment Thinkers to Rebuild the National Character During the New Cultural Movement;新文化运动中启蒙思想家改造中国国民性思想的思考
13.Neo-romantic Dramas,May 4th Enlightenment Movement and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Culture;新浪漫剧、五四启蒙运动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历程
14.CHEN Du-xiu's Changes from Thought-enlightenment to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During New Culture Movement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从思想启蒙向政治改造的转变
15.The Motivation of Kant s Transcendental Ethics : In Perspective of Enlightenment;从启蒙运动看康德先验伦理学的动机
16.From Thinking to Action--On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and Enlightenment从思想到行动——略论五四运动与启蒙
17.Enlightenment political thought法国启蒙运动时期政治思想
18.Comment on Science and the Enlightenment ;不一样的科学史——评《科学与启蒙运动》
相关短句/例句

new enlightenment movement新启蒙运动
1.In the course of the criticism on Confucian returning, they were aware of the weakness of the Wusi Movement, and started a new enlightenment movement in ideological field.在对复古逆流的批判过程中他们认识到了五四运动的不足,随后在思想界发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启蒙运动
2.The thesis inspects and combs the evolutionary course of the New Enlightenment Movement in detail against the thought cultural and social political background of China in the 30-40 years of the 20th century based on rich materials from newspaper and magazine or the works of the participants.本文根据大量的报刊资料和当事人的著述,围绕20世纪30—40年代中国思想文化和政治社会背景,对新启蒙运动的发展演变进程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和梳理。
3)On the New Enlightenment Movement论新启蒙运动
4)the Enlightenment启蒙运动
1.Comment on Science and the Enlightenment ;不一样的科学史——评《科学与启蒙运动》
2.Gadamer's Critique of the Enlightenment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His Hermeneutics伽达默尔对启蒙运动的批判方式及对其阐释学的意义
5)Enlightenment Movement启蒙运动
1.On the Enlightenment Movement of Shanbei Region in China of the 20~(th);陕北近代史上的启蒙运动
2.The peculiar historic conditions in modern China created the specific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ism doctrines and enlightenment movement in modern China.近代中国的特定历史条件造成了社会主义学说和近代中国启蒙运动的特殊关系。
6)Enlightenment[英][?n'la?tnm?nt][美][?n'la?tn?m?nt]启蒙运动
1.On the Historical Condition for the Appearance of English Enlightenment;试论英国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
2.The Enlightenment and French Technique Education s Rising;启蒙运动与法国技术教育的兴起
3.On the Historical Stipulation of Chinese Enlightenment in Modern Times;论中国近代启蒙运动的历史规定性
延伸阅读

法国启蒙运动时期政治思想  18世纪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行思想和理论准备的启蒙学者的政治思想。    概况  18世纪的法国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封建专制制度出现了深刻危机。资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组成的第三等级同封建势力的尖锐对立和斗争,首先在文化思想战线上表现出来,这就是法国启蒙运动。它是在近代科学和17世纪先进思想,特别是英国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影响下,着力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神学,倡导民主与科学的一场思想革命。启蒙运动延续了一个世纪之久,形成了反映不同阶级和阶层利益的派别和思想。以孟德斯鸠、伏尔泰为代表的早期启蒙思想家,反映上层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政治态度比较温和。以D.狄德罗为首的百科全书派在理论上丰富和推进了早期启蒙学者的学说。而J.-J.卢梭的激进民主主义思想,则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要求。反映早期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要求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也是启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本内容  法国启蒙学者的政治思想具有鲜明的特点:    ① 对宗教神学和专制制度的批判更为激烈和深入。对封建专制主义、等级特权、教权主义和宗教迷信的批判是启蒙运动的思想成果。作为启蒙运动的发起者和精神领袖,伏尔泰的思想主要表现为对天主教教会所奉行的教权主义和蒙昧主义的批判。他揭露和抨击了宗教迫害同君主专制制度相结合所造成的无穷罪恶。他的名言"打倒丑类",成为启蒙运动反对宗教迷信和不宽容现象的战斗口号。孟德斯鸠在他的政体分类中,把民主制、贵族制和君主制作为正常形式,把专制政体作为否定的形式。专制政体既无法律又无规章,由单独一人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情领导一切。他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下人民受奴役、国家遭苦难、官场贪污受贿、法律废弛、严刑苛法等现象,认为专制政体的原则就是不断腐化。继他们之后,狄德罗、C.-A.爱尔维修、P.-H.D.霍尔巴赫等一批思想家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坚力量。他们用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批判宗教神学,揭露它同专制制度的联系。爱尔维修指出,宗教让人们把希望寄托于来世,只会有利于专制制度无限扩张权力。霍尔巴赫认为,宗教是奴役人民的,它用突如其来的恐怖使人民屈服于暴君和祭司的羁轭之下。狄德罗明确提出,上帝是没有的,科学的进步最终可能消灭宗教。卢梭对法国封建专制社会的批判更为全面深刻。他否认国王和贵族的特权,认为天主教神学严重摧残人的理智,预言危机和革命的时代即将来临。他在批判封建国家的社会政治不平等过程中,揭示了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即私有制的产生和财产的不平等占有,显示了比同时代思想家更敏锐的洞察力。在启蒙运动中,空想社会主义者J.梅利叶、摩莱里、G.B.de马布利等人,用理性全面批判了法国封建社会,主张宗教、专制制度乃至私有制都应在理性的法庭面前受到审判。    ② 平等学说在其理论体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法国启蒙学者一般都坚持人生而平等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伏尔泰认为自由、所有制和平等三个原则是最公正的社会秩序的基础,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都是平等的,主张废除等级特权,使普通人在法律面前不受蔑视。爱尔维修认为,人在社会上的不平等可以用教育加以纠正,使一切人归于平等和至善。但是他们认为在财产和政治权力方面人与人之间是不平等的,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必然分成富人和穷人两个阶级;没有一个社会所有的公民在财富和权利方面能够平等;富人之所以获得支配穷人的权力,是由于他们能给穷人以福利。孟德斯鸠仅仅在讲民主制和贵族制时谈到平等原则,而不涉及君主制。他认为在民主制下,人们在公民的身份上是平等的,但追求政治权力和财产的极端平等会使政体原则走向腐化。卢梭对资产阶级平等原则作了最充分的发挥。他主张人不分等级,没有人生来就一定能做帝王、贵族、显宦或富翁。在财产问题上,他主张人们应该做到财产尽可能地平等;他推崇小农和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既反对封建专制下的公开不平等,也反对大规模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可能造成的贫富差别。讲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他提出应该用权利的平等代替自然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在力量和才智上的不平等;每个公民都是主权者当中平等的自由的成员。空想社会主义者突破了资产阶级财产私有制的桎梏,认为自然状态是财产公有和人人平等的黄金时代,没有人享有多于他人的权利,私有制的产生造成了经济上、政治上的不平等和道德败坏,只有消灭私有制,才能达到社会的平等。    ③ 民主共和国的思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启蒙学者的政治主张彼此各异,伏尔泰相信开明君主制,以议会制约君主的权力。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立法权由贵族院和众议院共同行使,行政权归于国王,司法权由法院行使。百科全书派一般主张由代议机关牵制的君主立宪制。但爱尔维修反对君主制和贵族制,主张实施民主原则的共和政体。卢梭只承认民主共和制,即由人民直接行使主权、实行法治的政治。由于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偏重于社会结构,所以他们对政体问题的探讨相对薄弱,见解也相差甚远,菁芜并存。如摩莱里认为公有制社会可以实行民主制、贵族制或君主制中任何一种政体,而且只有家长才有权利出任国家元首,终身任职,并由这类人选轮流担任市长和省长。    影响  启蒙学者的政治思想,通过法国大革命对西方社会乃至世界广大区域的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中国旧民主主义时期,法国启蒙思想被介绍到中国。辛亥革命所追求的政治理想,五四运动对"德先生"、"赛先生"的赞颂都明显体现了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