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道教,Shinto
1)Shinto[英]['??nt??][美]['??nto]神道教
1.Analysis of Shinto and the Japanese Militarism;试析神道教与日本军国主义
2.Ancient Chinese emigrants to Japan had not only produced a great impact on Japan s society,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but had also poured new vitality into Shinto s growth and development.东渡日本的古代大陆移民 ,不仅对日本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也为日本神道教的成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英文短句/例句

1."Jinja: In the Shint religion, a place where a god is enshrined or to which it is summoned."神社:日本神道教祭神或参神的场所。
2.a believer in Shintoism.日本神道教的信仰者。
3.The elevation of reasoning and educating through religion: use of religion as a means of education in "Xingshi Yinyuan Zhun;理性张扬与神道教化——《醒世姻缘传》的神道设教
4.Shinto is the natural indigenous religion of Japan.日本之神道教是日本本土的自然教。
5.of or pertaining to the branch of Shinto recognized as the state religion of Japan.属于或关于日本国教神道教分支的。
6.Confucianism,Buddhism and Taoism(or Shintoism) were traditionally the principal religions in the East Asian society.儒教、佛教、道教(或神道教)是东亚社会的三大基本宗教。
7.Religeonization of Shendao under the Confucian ideas--On "Romance of Fate of Couple to Awaken Men" creation of religeon of Shendao;儒家理念统摄下的神道教化——论《醒世姻缘传》的神道设教
8.Last year four ministers visited the Shinto shrine on August 15.去年四名部长在8月15日前往神道教神社。
9.In Japan, Bushido has several ideological sources, such as Buddhism, Taoism and the doctrines of Confucius and Mencius.在日本 ,武士道有佛教、神道教、孔孟之道的儒家学说几个思想渊源。
10.relating to or characteristic of Shintoism.关于神道教的或具有其特征的。
11.the branch of Shinto recognized as the official state religion of Japan.日本被作为官方信仰的神道教的分枝。
12.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ythology and Daoism--from the angle of the influence of mythology on the the Daoist School神话与道教关系论——兼论神话与道家
13.Shinto gods, or kami, are worshipped at shrines .道教神,或叫纸神,在神祠被敬拜。
14.“God” and “Man” in Christian Hymn and Taoist Exhorting Poetry;基督教赞美诗与道教道诗中的“神”与“人”
15.The Influences of Taoist Culture on the Yuan Drama about Taoist Deities论道教文化对元代神仙道化剧的影响
16.The Cultural Feature of Taoist Culture and Operas of Making the Immortals Taotists道教文化与“神仙道化”剧的艺术特色
17.Religion: Shintoism and Buddhism are the major religions, with minority of Christians and Daoist, etc.宗 教:主要信奉神道和佛教,少数人信奉基督教和道教等。
18.True Spirit Position Diagram;道教神谱《真灵位业图》神仙演化过程考察
相关短句/例句

instructing people by a spirit-like way神道设教
3)Taoist spirit道教精神
1.And, the growth of this genre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influence of Taoist spirit.唐传奇中人鬼之恋题材的开发有一个从模仿六朝志怪到独立创造的过程;将志怪的荒诞审美情趣与传奇的细腻笔法相结合,突出人物形象的刻画,从而使唐代人鬼之恋小说具有了新的艺术品质;而这种小说艺术的成长,又与道教精神的影响分不开。
4)Taoism[英]['ta??z?m][美]['tau'?z?m]神仙道教
5)Taoist Immortal道教神灵
6)Shintoist[英]['?int?uist][美]['??nto?st]神道教徒
延伸阅读

神道教  日本的民族宗教。简称神道。从日本原始宗教发展而来,最初以自然精灵崇拜和祖先崇拜为主要内容。5~6世纪之际,吸收了中国儒家的伦理道德和佛教、道教的某些教义或思想,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宗教体系。大体分为神社神道、教派神道和民俗神道三大系统。信仰多神,号称有80万神、800万神或1500万神,特别崇拜作为太阳神的皇祖神──天照大神。称日本民族是"天孙民族",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后裔并且是其在人间的代表,皇统就是神统。祭祀的地方称神社或神宫,神职人员称为祠官、祠掌等。明治维新(1868)以前,佛教盛行,神道教处于依附地位,二者结合形成两部神道、天台神道等神道学说。德川幕府时期(1603~1867),一部分神道学者把崇拜天照大神的神道教义与中国宋代朱熹理学相结合,强调尊皇忠君,主张神道教独立;从而出现吉川惟足的吉川神道、山崎斋的垂加神道等学派。德川后期,由荷田春满倡导,中经贺茂真渊、本居宣长,至平田笃胤,逐渐形成复古神道;依据《古事记》、《日本书纪》等日本古代典籍阐述神道教义,反对神道教依附儒、佛,并利用部分儒佛学说和某些西方神学思想来解释神道教义,鼓吹以日本为中心,建立以神道教为统治思想的世界秩序。同时,在民间以传统的神道信仰为基础,吸收复古神道等神学理论,陆续形成若干神道信仰团体,后称为教派神道。明治维新后,为了巩固皇权,实行神佛分离,以神社神道作为国家神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据日本新的宗教法令规定其为民间宗教。    神社神道  神道教的主体。因以神社为主要祭祀场所和宗教活动中心而得名。又因重视对天地神祇和祖先神的祭祀,亦称祭祀神道。崇信皇祖神天照大神,主张神皇一体、祭政一致。明治维新以后居于国教地位,被称为国家神道。在行政和教育上与国家密切结合,进行敬神爱国、崇祖忠皇教育。全国有大小神社8万多个,其中重要的有祭祀天照大神的伊势神宫;祭祀明治天皇的明治神宫;供奉明治维新以后100多年来在侵略战争中死亡的官兵名册,其中包括被远东军事法庭处以绞刑的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等。    主要经典  ①《古事记》 3卷。元明天皇时太朝臣安万侣著于和铜5年(712)。上卷为"神代"(神世列代),记载开天辟地至神武天皇诞生,其中包括天地初开、国土生成、天照大神、天岩屋户(天上牢固的房子)、大国主命献让国土以及天孙降临等神话;中卷记载神武天皇到应神天皇;下卷记载仁德天皇到推古天皇的种种传说。②《日本书纪》。也称《日本纪》,30卷。元正天皇养老4年(720)命舍人亲王太安麻吕等撰。第1、2卷是神代,第3~30卷记载从神武天皇到持统天皇的历史传说和史实。    主要神祇  ①造化三神。《古事记》中记载天地形成后最早出现的天御中主神、高皇产灵神、神皇产灵神,此三神创造万物,并谓天御中主神,是天地初分时天上最高的元始神,与皇祖神天照大神受到特别尊崇。②伊奘诺尊(亦作伊邪那歧命)。日本神道教所说神世(神代)七代中最后一对配偶神中之男神,与女神伊奘册尊(亦作伊邪那美命)一起称为日本国土的生成神。谓此二神受天神之命造成大八洲(日本国土)、山川草木以及主宰万物的各种神灵,其中包括天照大神、月读命、素盏鸣尊等神。③国常立尊。天地开辟后最初出现的神,即神世七代的第一代神。《日本书纪》第1卷载称:"天地开辟生成之初,于时天地之中生一物,状如苇芽,便化为神,号国常立尊。"④大国主命。也作大国主神、国造大神,又名苇原丑男、八千戈神、大已贵命。为国土经营神。据《古事记》载,大国主神奉天神之命,与出云国的少彦名命共同经营国土,开垦田亩,兴修水利,开拓山林,发展畜牧,除灾医病。后把国土让给天孙琼琼杵命,而专司"幽界"之事。⑤天照大神。亦称天照大御神、天照大日孁贵、大日孁贵,伊势神宫称之为天照坐皇大御神;是太阳女神,日本天皇尊奉为祖先神。《日本书纪》称伊奘诺尊和伊奘册尊生出大八洲及山川草木后,"共议曰:吾已生大八洲国及山川草木,何不生天下之主欤?于是共生日神,号大日孁贵"。后派天孙琼琼杵尊下治"苇原中国"(日本),于是,天照大神后裔世世代代作为天皇统治日本。⑥琼琼杵命。亦作天津彦彦火琼琼杵尊,神道教谓其为天照大神之孙(天孙或皇孙),奉天照大神之命降世统治日本。《日本书纪》载,天照大神与高皇产灵神议,派琼琼杵命君临苇原中国。    神社和神宫  祭神的场所。原为各地农村共同举行农耕仪礼之所,称做神篱(周围植常青树,中间清净土地为祭神之所)或磐境(周围置以石头,以岩石充当神座),后来发展为建造屋舍、神殿,按时祭神。历来数目很多,据平安(794~1192)中期《延喜式神名帐》载称,当时国家承认的神社有2861个。明治末年有11万余个。根据1975年的统计,全国尚有神社8万余。    神宫是神社的一种,其地位一般比神社高,据平安中期《延喜式神名帐》载,当时允许称"宫"的神社有伊势国(今三重县)的皇大神宫、丰受大神宫,以及作为这两宫别宫的荒祭宫、泷原宫、伊佐奈岐宫、月读宫、高宫,还有下总国(在今茨城县)的香取神宫等,共11座。其中以伊势神宫最有影响。    学说和学派  9世纪初至明治维新以前,日本佛教极为盛行,神道教由于没有严密的教义体系和完备的组织,一时成为佛教的附庸。佛教把本地垂迹说应用到对神道教所奉之神的解释方面,谓佛或菩萨是本或本地,而日本神道教的诸神是佛或菩萨为应机说法而显现的化身(或分身),称为垂迹;有时也把日本诸神作为佛教的护法神。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先后形成两部神道和天台神道等。    ①两部神道。亦称两部调合(原文作习合)神道或真言神道。两部指佛教真言宗所说的金刚界、胎藏界,调合指佛教、神道教融合一体,如日本《罗山文集》卷六十九:"所谓两部习合神道,乃最澄、空海等之沙门,以佛法合于佛道,以胎藏、金刚两界合于阴阳,遂以为神佛本迹一体。"这种神道学说是以本地垂迹理论为指导,用真言宗"金胎(金刚界和胎藏界)不二"思想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认为世界万有的基本要素是金刚界(智、心、识)和胎藏界(理、色、地、水、火、风、空),而大日如来是统一金、胎两部的本体,一切皆为大日如来的化身。伊势神宫内宫所祀天照大神为胎藏界的大日如来;外宫所祀丰受大神为金刚界的大日如来。从镰仓到室町时期(约13~15世纪),教理逐渐系统化。主要文献有《丽气记》、《中臣祓两部钞》等。②天台神道。亦称日吉神道(因所奉山王在日吉神社)、山王一实神道。以天台宗空、假、中三谛圆融教义为基础而建立。认为释迦牟尼是一切神、一切存在的本体,也是日本天台宗大本山比睿山保护神山王的本体;山家(天台宗)的山字的竖三画即空、假、中三谛,横一画即一字,这是三谛即一之意;同样,山王的王字的横三画为三谛,竖一画为一,也是三谛即一。日本天台宗用这种学说来论证神佛同体之义。主要文献有《山家要略记》、《三宝住持集》等。    日本进入镰仓幕府时期(1192~1333)以后,确立了以封建领主经济为基础的武士统治体制。宗教界旧有的佛教宗派如天台宗、真言宗等日见衰微,而新成立的净土宗、真宗、日莲宗以及新从中国传入的临济宗、曹洞宗正在迅速传播,在神道界也出现了反对神道教依附佛教的神道学派,其中影响大的有:①伊势神道。14世纪由伊势神宫外宫祠官度会行忠、度会常昌等创立,故亦称外宫神道或度会神道。否认本地垂迹说,提出系统的以神道为主体,以儒、佛、道为从属的神道理论。认为宇宙的本原神是国常立尊,其创造万物的神妙作用称做天御中主神,二神共为一体。宇宙本原神具有五行之首的水德,而伊势外宫所奉的丰受大神是水神和食物神,与天御中主神也是同体;伊势内宫所奉的天照大神是日神,具有火德,与丰受大神互相依存;并强调神皇一体思想,认为"大日本者,神胤也。......神者君之内证,垂慈悲而同尘;君者神之外用,昭俭约而治国"。他们还注重封建道德的宣传。主要文献是《神道五部书》。②吉田神道。由室町时期文明年间(1469~1487)京都吉田神社的祠官吉田(祖姓卜部)兼俱创立,也称卜部神道、唯一神道(谓日本自古唯有神道,"纯一无杂")。反对"佛主神从"的神道学说,认为宇宙的根本神是太元尊神,《日本书纪》中称之为国常立尊,它是万物的本体;不是神为佛的化身,而是佛为神的化身;神道是安人心,防鬼神之道;人心有喜、怒、哀、乐、?⒍瘛⒂吒龌埽松碛猩⒊ぁ⒉ ⒗稀⑺牢逯只埽拐庑┗鼙硐终#陀ψ?"内外清净"的修行。自称所创神道是无本宗源神道、大日本国固有之神道。主要文献是《神道大意》、《唯一神道名法要集》。    江户时期(1603~1867),儒学从佛教中独立出来并得到迅速发展,一些神道学者吸收儒学的理论,特别是其中的朱熹理学,创立了神儒调合的神道学派,其中影响较大的有:①吉川神道。亦称理学神道。创立人吉川惟足先从伊势外宫祠官度会延佳学度会神道,又从吉田兼从学吉田神道,并吸收朱熹理学而建成。认为朱熹理学中的太极即日本的国常立尊。一切神即为太极的具体表现。把一般神社神道称为行法神道并予以批评,称自己的神道为治天下的神道,推崇儒家伦理,特别强调君臣之道,谓人伦之道以君臣之道为最高,以此忠道贯于夫妇、父子、兄弟、朋友之道,而"君臣之道,万古不易"。五行中土是万物之母,金是五行中最重要的,就人心讲它是义,是"敬之用";敬义一体,此为人伦道德的根本。主要文献有《神代大意讲谈》、《神道大意注》、《日本神道学则》、《神代卷惟足抄》等。②垂加神道。山崎斋创立。斋名嘉,字敬义,斋是号,幼曾出家为僧,后习朱子学,还俗为儒,晚年从度会延佳和吉川惟足学神道,把朱熹理学与神道教结合起来创立垂加神道。垂加两字取自吉川惟足所授垂加灵社之号,原出自度会神道的经典《倭姬命世纪》:"神垂以祈祷为先。冥加以正直为本"斋常以"神垂祈祷、冥加正直"为座右铭。其神道学说主张"道即大日孁贵之道,教则猿田彦神之教",猿田彦神即迎天孙下治人间之神;并以朱熹的理气说和五行说解释神世列代的神话,以阴阳五行配天神七代;鼓吹尊皇忠君,大义名分,宣传以日本为世界中心的神国思想。主要文献有《神代卷风叶集》、《中臣祓风水草》、《垂加草》等。    从江户时期元禄年间(1688~1703)到明治维新,由国学者荷田春满倡导,中经贺茂真渊、本居宣长至平田笃胤完成复古神道的学说体系,反对神道教依附于佛教或儒教,反对用儒佛思想解释日本古典和神道,主张依据日本经典《古事记》、《日本书纪》等来探明日本神道教的本义。认为宇宙万物的创造神是天御中主神,世界分为显(现世)、幽(死后世界)两界,现实世界由天照大神的子孙天皇统治,而死后的世界由大国主命统治。人死后要在幽界接受审判。根据生前的不同行为得到不同的结果;为善成神者将长生不死。认为伦理纲常中孝道最重要,广义的孝包括孝父母、敬神和忠于天皇。鼓吹日本民族是天照大神的后裔,当统治世界,其国体皇位尊严无上。其思想对明治维新王政复古有很大影响,也是近代神社神道的主要理论依据。主要文献有荷田春满的《创学校启》,本居宣长的《直毗灵》、《玉百首》、《百事记传》,平田笃胤的《古道大意》、《俗神道大意》等。    教派神道  江户末期和明治维新以后,在民间以传统的神道信仰为基础,吸收复古神道等神学理论,陆续形成若干神道信仰团体。其中影响较大的有13派,统称教派神道。这些教派虽然主要信奉神道教义,但各派各有教祖、独立的教义和比较严密的宗教组织;而一般又不以某一神社为活动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些教派中又陆续分离出许多新的神道团体。    神道大教  原称神道本局,1940年改称此名。明治维新后,曾设大教院,向全国派遣神道宣教使,传布神道教;后在要求信仰自由的社会舆论压力下,解散大教院。1875年一部分神道教神职人员联合组成神道事务局,以联络全国神社神宫并宣传神道教理。1876年黑住教、神道修成派脱离神道事务局而独立,1882年神道事务局脱离国家行政机构成为民间独立的一个教派,即神道本局。教义与一般神社神道略同。    黑住教  19世纪初黑住宗忠创立。明治维新后曾一度被并入神道事务局,不久独立。以黑住宗忠为教祖,以其所著《黑住教教书》为经典。认为天照大神不仅是国家的本原,皇室的祖先,而且是宇宙万有的"大元灵";人若体验到它的神德,就可达到神人合一境界,获得不生不死的伟大生命。天照大神通过"诚"显现出来,诚的本体,即天照大神的意志,也就是所说的天;因此,信天乐命,也就是尽诚。设七条神诫,要求信徒虔诚、谦顺、勤劳等。    神道修成派  也称神道信成派。明治初年新田邦先创立。以复古神道的理论为基本教义。认为人心为神灵所赐,本无邪恶;修道之要是勿使善心丢失。修身之根本是"修理固成",即各守本分,勤勉其业。为军士者精于武艺,为国尽忠;为农工商者尽力本业,行为端正。    出云大社教  明治初年千家尊福创立。以大国主命为主神,同时奉祀造化三神和天照大神等。认为造化神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虽殊,其本则一;以天皇为中心的政教合一体制符合神意;宣称应上报皇室国家,下尽臣民本分。    扶桑教  江户初期宍野半创立。奉室町和安土桃山时期(16世纪后半叶)的长谷川角行为教祖,教典是《神德经》和《神理大要》。奉天御中主神等三造化神为主神,同时奉祀天照大神等神。称神道即国法,其本质是祖宗建国精神的延长和体现。该派所说的神道实际指复古神道、古道或大道。    神习教  明治14年(1881)芳村正秉创立。奉祀天御中主神等三造化神,以芳村的《教义大要》等为经典。宣称复古神道为"大中至正的天地自然之道",它贯通天地上下、中外古今。传此道者应内修精神,外修教义,研究神之奥义,以感动天地。有十条教规,大意是敬神爱国,为君尽忠义,为亲务孝养,为人谦逊,勤于业务等。    御岳教  明治初期下山应助创立。以国常立尊、大己贵命、少彦名命三者为主神。主张"发扬三神之神德","宣明尊皇爱国之大义",小则使人尽天赋之性,各尽所能;大则辅翼国政,使国安宁。    神理教   明治初年佐野经彦创立。原属神道本局,后归御岳教统辖,1894年独立。奉祀天御中主神、天照大神诸神,以政府提出的《三条教令》为基本教则(即体敬神爱国之旨、明天理人道、奉戴皇上,遵守朝旨),宣传遵奉天然固有的理法,以此安心立命为宗旨,认为百难万病自心生,只要心正行直,百难自消,万病即愈;并提倡忠君孝亲的儒家纲常,大义名分等。还认为语言中有神灵存在,传授所谓"言灵学"。    金光教  江户末、明治初川手文治郎(亦称赤泽文治,后改称金光大神)创立。中国阴阳五行学说传入日本后,在民间兴起金神(五行之一金的精灵)崇拜,说金神掌兵戈、丧乱、水旱、瘟疫,按时沿不同方位游行天下,若人的行动触犯其方位,将受祟遭灾。川手因家人和牲畜连续丧亡,认为是金神作祟,对金神的信仰越来越深,后自称金神授其"生神金光大神"之号,从而创教。把一向被认为是凶神的金神改造为慈悲神,称之为金乃神或天地金乃神,并宣称是宇宙的本体神,人类的祖先;由于它的神德,万物得以生长化育。谓人们应当感谢神的恩德,信奉金光教。鼓吹敬神爱国,认为信、忠、孝三者共为一体。(见彩图)     禊教  江户末年井上正铁创立。日本神道教自古认为人有罪秽,可在河海水中洗濯干净,称之为"禊",广义的禊还包括祓,即向神祈祷悔罪,以消除身上的罪秽。因该教以传布禊祓之神教为本旨,故名。宣称通过至诚的禊祓修行,可与神同灵;并要信徒敬神尊皇,勤业报国。    大成教  明治初期平山省斋创立。奉祀天御中主神等天神地祇之外,还奉祀教祖平山省斋,尊之为素山彦弘道命。强调崇敬天皇,彰明纲常。修行方法是静坐调息,向神立誓,以达到"内外清静"。    实行教   明治初期柴田花守在扶桑教基础上创立。尊扶桑教教祖长谷川角行为教祖。主张"惟神之大道"(即复古神道)。反对"空理空论"、"虚文虚饰",注意"实行",要求信徒宣传神道教义,祭祀祈祷,遵守伦理道德,按时登富士山致祀,以祈祷国家安宁,宝祚无穷等。    天理教  江户末期中山美伎子创立。中山原是奈良县一地主家庭之主妇,后自称天理王明神(原称天轮王明神)而创教。把日本神道教信奉的国常立尊等十神统称为天理大神或天理王尊,作为主祀神。该教于1970年退出神道教派联合会,自成系统,成为日本新兴教派之一。    大本教  教祖出口直原是京都府的农妇,生活贫困,信奉金光教。52岁时,长女和三女精神错乱。她自称金神附身,写出《神谕》,宣称要靠金神之力改建"三千世界"。1897年脱离金光教而独立,在农民和市民中获得迅速发展。出口直死后,其婿出口王仁三郎掌握教权,大本教有更大发展。在教义方面吸收佛教的若干思想,并吸收某些民俗信仰。宣称现实世界已经没落,必须加以改建,理想的弥勒佛世界就会到来,并批判现实社会和西方文化。出口王仁三郎会"安魂"方术,对出口直的《神谕》作新的解释。谓金神即国常立尊,时机一到将再次出现,打倒恶神而建立真正的皇道。由于教派迅速发展,而教义中又包含否定现实社会的因素,引起当局疑惧,曾于1921年和1935年两次遭到镇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采用世界语和罗马字,提出人类爱善,万教同根的口号,积极向国外开展活动。1925年成立"人类爱善会",与亚洲、欧、美一些神灵团体合作,呼吁世界和平和人类相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改建,积极参加世界联邦运动和反核反战运动;对内主张维持和平宪法,反对军国主义复活。经典有出口直的《神谕》、出口王仁三郎的《灵界物语》等。    从大本教分立出来的新兴宗教团体有:①生长之家。教祖谷口雅春,出身农家,曾就学早稻田大学,中途退学。后信奉大本教,并任大本教杂志《神灵界》编辑,从1929年开始出版《生长之家》(后改称《生命的实相》)杂志,吸收佛教、神道教、基督教以及西方哲学思想,创立教义和教派。认为宇宙是无限流动的生命体,释迦牟尼佛就是这个生命,佛教传入欧洲形成康德和黑格尔哲学,它们与《古事记》的"纯日本哲学"是一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转而用国家神道解释教义,说大宇宙即天御中主神,千差万别的现象是天皇生命的显现,一切宗教,皆从天皇发源,宣称日本"皇军"是天皇创造宇宙的股肱,当永远存在;按照天照大神的旨意,日本当统治全世界。战后,吸收美国的心身医学,对教义进行修改。主张恢复帝国宪法,天皇当国家元首,国家经营靖国神社,反对堕胎等。1964年成立生长之家政治联合会。②世界救世教。教祖冈田茂吉,曾经营商业,信奉大本教,并任支部长。后认为大本教以杓子"灵能"医病的方术不灵验,采取压指疗法,并脱离大本教,另设大日本观音会(后称大日本健康协会),实施冈田式神灵压指疗法,进行传教医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药品和化肥短缺,冈田提出毒药论和自然农法,宣称病本身是身体内调整无秩序状态的净化作用,借助自身的抵抗力就会痊愈,无需服药;谓药有毒,服药对身体有害;人的手心含有灵波,用灵波不仅可把体内毒素排出,还能增加体力。还说化肥也有毒,用了会妨碍农作物生长,而借助灵波会促进农作物生长。战后改名日本观音教团,称灵波的本源是观音菩萨。1950年改组后称今名。冈田还提出建立没有病、贫、争的地上天国,为此在箱根设立美术馆,在热海设水晶殿和庭园作为这一设想的初步措施。1955年冈田死后,其妻继任第二代教祖,对教义有所改革,强调日常生活伦理规则,去掉毒药论和灵界说中明显荒诞的部分,并积极向国外传教。③自由教团。自称PL教团。PL是英语 Perfect Liberty的缩写,意为完全自由。也曾称人道德光教或人道教。创始者御木德一。他出身商人家庭,9岁时因家庭破产,入佛教黄檗宗寺院为僧,39岁还俗,后成为从属御岳教的德光教的信徒。御木在1924年自立人道德光教,后改称人道教团。认为唯一的神是天照大神,以天皇《教育敕语》为教典,要求信徒孝于父母,友于兄弟,夫妻和睦,勤于本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改称PL教团。第二代教主御木德近宣称神是使宇宙按一定秩序和法则运动的原动力,人是创造神之子,是神的一种表现。人遵循神的法则才能生存,一切不幸和疾病都是从脱离法则的"我"而生,舍弃"我"才能自由快乐;人生一切是自己的表现,而以自由意志进行创造性的生活;"人生是艺术"。在社会关系方面,注重长幼有序之道、男女之道等道德说教。    民俗神道  日本民间流行的一般神道信仰,如对土地神、屋神的信仰以及重视崇神祭祖的仪式和占卜、咒术、巫医等方术习俗等。实际上与神社神道无严格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