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乐主义,Gaullism
1)Gaullism[英]['ɡ?:liz?m][美]['ɡo,l?z?m, 'ɡ?-]戴高乐主义
1.Gaullism:Peaceful Pursuit for Natural Boundary;戴高乐主义:对天然疆界的和平追求
2.Gaullism s Practice and Influence;戴高乐主义的实践与影响
3.Compared with DE Gaullism, important parallels can be found in contents,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调整后的外交政策与戴高乐主义在内容、特点以及影响等方面有非常相似之处;同时两者又在一些具体情况上存在着明显区别。
英文短句/例句

1.Gaullism:Peaceful Pursuit for Natural Boundary;戴高乐主义:对天然疆界的和平追求
2.The internal dispute of the gaullist party over the European issue戴高乐主义政党在欧洲问题上的分化组合
3.I myself have become a Gaullist only little by little.我自己也只是一点一点地才成为一个戴高乐主义者的。
4.Compared with DE Gaullism, important parallels can be found in contents,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调整后的外交政策与戴高乐主义在内容、特点以及影响等方面有非常相似之处;
5.Nationalist Traditions of De Gaulle s Diplomacy;戴高乐外交思想与实践的民族主义传统
6.De Gaulle had abruptly vetoed it.戴高乐断然拒绝了。
7.General de gaulle was a great man of the time.戴高乐将军是一代伟人。
8.The Constitution Crisis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Republic--An Analysis of the Constitutional View Between Yuan Shi-kai and Charles de Gaulle;民国初年宪法危机——袁世凯与戴高乐宪法主张的对比分析
9.De Gaulle was anxious that France should disengage from military dependence on the United States.戴高乐急于使法国摆脱对美国的依赖。
10.De Gaulle remained dubious.戴高乐对此依然半信半疑。
11.On the Development of Britain s Policy towards Charles-de-Gaulle during Word War II;论二战时期英国对戴高乐政策的演变
12.A Brief Talk on the Throretical Meaning and Main Practical Ways of college Musical Activties;浅谈高校音乐活动的理论意义和主要实践途径
13.On the University Singing Education Under the Post-modern Education Philosophy;论后现代主义教育理念下的高校声乐教学
14.Research on Happy Teaching Based on Humanistic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基于人本主义教育学的高校快乐型教学探索
15.An Analysis of the Hedonism on Campus among Present College Students当前高校学生享乐主义思潮流行现象简析
16.David McLellan's View of Post-modernism and Marxism戴维·麦克莱伦论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
17.On David Lodge s Theory of "Post-modernist Fiction";戴维·洛奇的“后现代主义小说观”
18.On Disastrous Years and Influence of Surrealism;超现实主义与戴望舒《灾难的岁月》
相关短句/例句

A Dissertation on De Gaulle s Doctrine试论戴高乐主义
3)On Gaullism戴高乐主义论
4)De Gaulle戴高乐
1.A View on the Independent Diplomacy of the Fifth Republic of Fr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 Gaulle “National Ambition”;从戴高乐的“民族抱负”看第五共和国的独立外交
2.On De Gaulle s adjustment to his foreign policies regarding the Third World nations;戴高乐对第三世界国家外交政策的调整
3.An Analysis of De Gaulle s Diplomatic Policy of Maintaining Independence and Keeping the Initiative;试析戴高乐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5)Charles de Gaulle戴高乐
1.The Constitution Crisis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Republic——An Analysis of the Constitutional View Between Yuan Shi-kai and Charles de Gaulle;民国初年宪法危机——袁世凯与戴高乐宪法主张的对比分析
2.On Charles de Gaulle s Thoughts of the Balanced-diplomatic Strategy;戴高乐的平衡外交战略思想初探
3.The Reason for the Victory of the Resistance Movement Led by Charles de Gaulle;戴高乐领导抵抗运动胜利的原因
6)Charles-André-Marie Joseph de Gaulle (1890~1970)戴高乐,C.
延伸阅读

戴高乐,C.-A.-M.-J.  法国政治家、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1959~1969)。1890年11月22日生于里尔一教师家庭。1912年毕业于圣西尔军校。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16年在凡尔登战役中受伤被俘。1920~1921年任法国驻波兰军事代表团成员,回国后在圣西尔军校讲授军事史。1924年毕业于法国军事学院。1932~1937年在最高国防委员会秘书处工作。其间发表军事著作,反对消极防御战略,大力倡导坦克战,但这些主张未被当局采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任坦克旅旅长。1940年5月升为第4装甲师师长,在前线积极阻击德军。6月5日,擢升国防部副部长,从此由军界进入政界。6月18日在伦敦英国广播电台发表著名的"六·一八号召",呼吁法国人民在他领导下继续抗战。在伦敦他领导"自由法兰西"(1942年改称"战斗法兰西")运动,并逐渐建立起法国部队,引起国际上的重视。1941~1944年先后组织和领导法兰西民族委员会、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团结国内外抵抗力量,与盟国一起作战,为争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贡献。1944年 6月出任临时政府主席。由于在国家体制和宪法等问题上与 3个政党组成的左翼政府意见分歧,于1946年 1月主动辞职。1947年组织法兰西人民联盟,自任主席。1953年宣布退出政治活动,隐居乡间,从事著述。    1958年6月1日在法国陷入由阿尔及利亚殖民战争触发的严重政治危机的紧急时刻,出任第四共和国末任总理。12月21日当选总统。提出新宪法草案,主张削弱议会权力,降低总理和内阁作用,扩大总统权限。第五共和国宪法于9月通过,1959年1月正式付诸实施。自此法国从资产阶级议会制国家改变为半总统制国家。1965年戴高乐再度当选。任职期间结束了阿尔及利亚战争,1962年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接着完成整个法兰西帝国的非殖民化。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对大国控制,密切同联邦德国的关系,积极推动西欧联合,利用欧洲经济共同体为本国谋利,反对超国家欧洲,主张欧洲邦联制。坚持发展法国独立核力量,拒绝美国提出的多边核力量计划,抵制美苏签订的《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1966年法国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但仍保留为大西洋联盟的成员。1964年 1月27日法国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建立外交关系。戴高乐政府对内大力发展本国尖端技术和新兴工业,实现工农业现代化。1968年5月巴黎大学生上街游行,得到各界支持,酿成"五月风暴",戴高乐一度出走。1969年 4月由于在两项关于社会改革提案的公民投票中受挫,他宣布辞职,后专心撰写回忆录。1970年11月 9日在科龙贝双教堂村病逝。著有《建立一支职业军》(1934)、《法国和她的军队》(1938)、《战争回忆录》(1954~1959)、《希望回忆录》(1970)等。    参考书目   Jean Touchard, Le gaullisme 1940~1969, Seuil,Paris,1978.   Jean Lacouture,De Gaulle,Seuil Paris,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