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与供给,Demand and supply
1)Demand and supply需求与供给
1.These changes have been led by the interaction of demand and supply in the market.这一转变既有需求变化的原因,也有供给增长的因素,是英语人才市场多年来的需求与供给相互作用的结果。
英文短句/例句

1.the seesaw of supply and demand需求与供给的拉锯状态
2.Model Analyses of Urban Traffic Demand and Its Supply Effects城市交通需求与供给效果的模型分析
3.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Studies on the Demand and Supply of Inland Water Transportation;内河航运需求与供给理论、方法研究
4.The Research Analysis of Demand and Supply for Providing for the Aged in the City;城市社区养老的需求与供给现状调查
5.Research on Demand and Supply of Old-Age Supporting Resource in China s Rural Area;中国农村养老资源的需求与供给研究
6.Research on Mechanism of Demand and Supply in the Freight Transport Market;货物运输市场需求与供给的机理研究
7.Demands and Supplies in Chinese Mobile Communication Market;中国移动通信终端市场的需求与供给
8.An Empirical Study about Supply and Demand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中国高等教育需求与供给的实证分析
9.Analysis on Elements of Sports Demand and Supply;我国体育市场需求与供给的要素分析
10.Lastly, we have aggregated these laws of demand and supply.最后,我们把需求与供给的定律综合起来。
11.Commodity output and its price are controlled by the supply and the demand.供给与需求决定商品的产量及其价格。
12.Research and Forecast on the Demand and Supply of Chinese Petroleum Import;我国石油进口需求、供给分析与预测
13.Predicament and Approaches of Iron Mine Supply and Demand in China;我国铁矿石供给与需求的困境和对策
14.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Public Education Expenditure in China:An Empirical Prediction;我国公共教育经费的供给与需求预测
15.Research on the Balance of the Demand and Supply of Sport Consumption;体育消费需求与消费供给均衡的研究
16.The Institutional Supply and Demand of the China s Stock Market;中国股票市场的制度供给与需求分析
17.On the Function of Supply and Demand in China’s Real Estate Market我国房地产市场供给与需求函数研究
18.Supply what is needed- Determine the“ contents of supply” according to the organ demand- quality.观需施与——依据器官需求,决定“供给什么”——质。
相关短句/例句

Demand and supply供给与需求
3)Supply and demand供给与需求
1.The Analysis on Production Function, Elasticity, Supply and Demand of Natural Rubber;天然橡胶生产函数、弹性及供给与需求分析
2.A Study on the Supply and Demand in Auditing Market;我国审计市场供给与需求研究
3.This paper predicts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cultivated land and analyzes the safeguard of the cultivated land and problems in the demand of cultivated land in the future,establishes the index system of safeguard evalu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and evaluates the safety state of cultivated land i.文章对浙江省耕地资源供给与需求进行了预测,根据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态势,对未来耕地安全保障程度和耕地需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4)parking demand and supply停车需求与供给
5)transportation supply and demand交通供给与需求
6)AD and AS总供给与总需求
1.This paper illustrates in great detai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D and AS of each development stage in the period of China s economy reformation and the macroeconomic-control policy that Chinese government takes.文章分析了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各个发展阶段的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及政府所采取的相应宏观调控政策,对各个时期宏观调控政策取得的效果作出了评价,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宏观调控体系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延伸阅读

需求与供给  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市场上的商品和劳务的需要。供给是指在一定时刻上和各种价格条件下,卖者能够和愿意向买者提供的处在市场上的商品和劳务。    需求  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条件下,需求同需要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的经济范畴。需要是指人们为了生存、发展和享受,所愿意得到的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劳务。对物质产品的需要,可分为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需要。对生活资料的需要还可分为对生存资料、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需要等。需要是指实际需要,而不管人们有没有对这些产品和劳务的购买力。    需求是指消费者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它是消费者所拥有的货币量决定的能够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能力。马克思说:"市场上出现的对商品的需要,即需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11页)。形成市场需求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消费者愿意购买和消费者有支付能力。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消费者有支付能力的市场需求由于受到他们所拥有的货币量的限制,经常小于他们的实际需要。    影响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因素主要有:①消费者货币收入的多少。需求一般随消费者货币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随消费者货币收入的减少而减少。在人们的货币收入增多时,所增加的收入中,用于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所占的比重将会减少,用于对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需求所占的比重将会增多。②所需要的商品价格的高低。需求对于一般商品说来与价格的高低成反比,即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增加。需求因价格变动而引起的相应的变动率,叫做需求弹性或需求的价格弹性,它反映需求量的变动对比价格变动来看的灵敏程度。不同性质的产品有不同的需求弹性。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较小,当它们的价格变动时,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不大。高级消费品的需求弹性较大,当它们的价格变动时,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也较大。③其他相关商品价格的高低。可以用作替代品的有关商品的价格降低了,会使购买力转移到那种商品上,从而将减少对原有商品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反之,可以用作替代品的有关商品的价格提高了,从而将提高对原有商品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④消费者的习惯和偏好。消费者的习惯和偏好的变化会引起需求的变化。⑤消费者对未来价格和收入的预测。预测的未来价格上涨和收入提高,将会增多现有的需求,预测的未来价格下降和收入减少,将会缩减现有的需求。⑥消费者人数的多少,将影响整个市场需求的大小。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工人的个人需要只有在保证为资本家提供更多的利润的限度内,才被认为是必需的。因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大大低于他们的实际需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成为国家和生产资料的主人,把社会生产与广大劳动人民的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满足全体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成为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有计划地提高全体人民的收入,从而使他们的需求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得到不断的提高。    供给  指卖者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能够和愿意向买者提供的商品量,包括处在市场上的商品和劳务以及能够及时地提供给市场的库存的商品。市场供给可分为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劳务的供给。在资本主义社会还有劳动力商品的供给。    供给的范围和水平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供给的商品总量及其构成由社会生产总量和总产品的物质构成决定。一切影响社会生产总量的因素也都影响供给量。但是,市场供给量不等于生产量,因为生产量中有一部分用于生产者自己消费,作为贮备或出口。供给量的一部分也可以是进口商品或动用贮备商品。    在市场上,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中,供给一般随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即当价格上涨时,供给量增加,当价格下降时,供给量减少。因价格变化而引起的供给的相应的变动率,叫做供给弹性。供给量不易变动的商品的供给弹性小,供给量易于增加或减少的商品的供给弹性大。一般说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商品增加供给比较容易,它的供给弹性较大;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商品增加供给涉及到增加设备等问题,比较不容易,它的供给弹性就较小。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大量过剩劳动力,劳动力商品的供给弹性很大。资本家可以源源不断地得到廉价劳动力商品的供给,剥削更多的剩余价值。    供给的性质取决于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为市场供给商品的目的是为了攫取利润。社会主义社会供给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劳动人民的需要。供给关系是一种交换关系,它是生产关系的组成部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论是一般商品和劳务的供给还是劳动力的供给,都反映着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无论是商品或劳务的供给,都反映着社会主义的互助合作关系。社会主义的供给是发展社会主义交换关系、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重要环节。    相互关系  商品的需求和商品的供给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的。需求引起供给,供给满足需求,而需求又引起新的供给。需求和供给是交换关系中的两个方面,既相联系,又相分离,并始终存在着矛盾,但是这种矛盾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具有不同的性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着需求和供给的对抗性的矛盾,它的根源在于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所有制之间的矛盾。生产能力的巨大增长同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就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之一。资本主义制度下供给和需求的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造成社会劳动的严重浪费。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社会生产是按照社会需要有计划地进行的,因而有可能做到供给与需求的规模和结构基本相适应。由于供给和需求总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在社会主义社会供给和需求也经常存在非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国家自觉的调节不断地加以解决。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只要处理得当,不但不会导致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而且会成为推动生产发展的重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