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空间20中的滚动接触产生的挤入效应,限制限位器主体30相对于引导部件100向楔形空间20的大间隙一侧相对移动,并利用辊40在楔形空间20中的滑动接触,允许限位器主体30相对于引导部件100向楔形空间20的小间隙一侧(R)的相对移动。
[0194]在扣合于引导部件100并限制限位器主体30相对移动时,从辊40向挤入楔形空间20时的倾斜面20作用有反作用力,限位器主体30中设置有用于支持(抵抗)来自辊40的反作用力的反作用力支持部。本例子中,如图1(B)所示,引导部件100的截面为六边形,侧面104,105将与构成楔形空间的侧面101相邻的侧面102,103隔开,则与侧面104,105相扣合的孔的内侧面304、305成为压力支持部。
[0195]另一方面,构成双向限位机构10的第二限位机构1R相对于引导部件100,与第一限位器1L的楔形空间20的方向互为反向,利用辊40在楔形空间20内的滚动接触产生的挤入效应,限制限位器主体30相对于引导部件100向楔形空间20的大间隙一侧(R)的的相对移动,并利用辊40在楔形空间20中的滑动接触,允许限位器主体30相对于引导部件100向楔形空间20的小间隙一侧(L)相对移动。由此,能够限制限位器主体30相对于引导部件100向引导部件100的延伸方向双向相对移动。第二限位机构1R的基本结构与第一限位机构1L相同,对于结构相同的部分添加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0196]在本例子中,第一限位机构1L和第二限位机构1R的楔形空间20配置于限位器主体30的中央部,且使间隙狭窄的一侧相互对置,楔形空间20的间隙大的一侧相互朝向反向方向,g卩,位于限位器主体30的端部侧。
[0197]而且,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作为释放单元的释放机构70,其强制使设置于第一限位机构1R和第二限位机构1L的楔形空间20、20中的辊40、40向楔形空间20的间隙变大的方向移动,而可使限位器主体30相对于引导部件100向楔形空间20、20的大间隙一侧的相对移动。
[0198]该释放机构70具有:按压部件71,其可在垂直于引导部件100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上从限位器主体30的外侧自由插拔;和向从限位器主体30拔出的方向对按压部件71加力的弹簧72,在按压部件71的内侧前端设置有与第一限位机构1R和第二限位机构1L的各辊保持部抵接/分离的压头73,在按压部件71的外侧端部设置有可用手指按压的按钮部74,在限位器本体30上设置有使连结压头73和按钮部74的连结销插入的销孔。
[0199]压头73,其前端变细而倾斜呈圆锥形,倾斜面可与第一限位机构1R和第二限位机构1L的各辊保持部80抵接/分离,通过抵抗弹簧72的弹力而压入按压部件71,可强制使辊保持部80向相互分开的方向移动,即,强制使设置于第一、第二限位机构10L、10R的楔形空间20、20的各辊40向楔形空间的间隙变大的方向移动,而可使限位器主体30相对于引导部件100向楔形空间20、20的大间隙侧移动,在本例子中是向引导部件100的延伸方向两侧相对移动。
[0200]上述结构的直线限位器1,在从引导部件100拆掉的状态下,如上所述,辊保持部80卡合于限位器主体30的导槽32内,而使辊40借助辊保持部80支持于限位器主体30。
[0201]在按下按压部件71的状态下,将限位器主体30的内周从引导部件100的端部移动到引导部件100的适当位置。在按下按压部件71的状态下,由于利用压头73使第一限位机构1L和第二限位机构1R的辊保持部80向相互分离的方向移动,因此第一、第二限位机构10L、10R的各辊40不挤入楔形空间20、20,而能够沿引导部件100表面滑动到规定位置。
[0202]在手离开按压部件71后,第一、第二限位机构10L、10R的各推压弹簧50、50对各辊保持部80、80向挤入楔形空间20、20的方向加力,将辊40、40推压至楔形空间20、20的引导部件100侧面和倾斜面21、21之间。
[0203]在该状态下,在使限位器主体30相对于引导部件100向引导部件100的延伸方向的任何方向移动时,第一、第二限位机构10L、1R的任意一方的辊40因滚动接触而挤入楔形空间20,从而限制限位器主体30的相对移动。
[0204]再次移动时,通过按压作为释放机构70的按压部件71,解除向楔形空间20的挤入,而可向任意方向自由移动。由于挤入的是辊40,容易解除。
[0205]作为上述直线限位器中所使用的滚动体,示例中表示了使用圆筒状的辊的情形,但是也可以用球形辊,在用圆形截面的轨道作为引导部件时,也可以用杯形的辊,对于滚动体的形状并没有限定。
[0206]在上述实例中,第一限位机构1L和第二限位机构1R设置于圆周方向相同位置,但也可以使第一限位机构1R和第二限位机构1R在圆周方向的位置不同。
[0207]在上述实例中,滚动体向限位器主体30的倾斜面21作用的反作用力,并利用与引导部件100的侧面相接触的限位器主体的内侧面支持(抵抗)该反作用力,但是也可以利用位于引导部件的相反侧的双向限位机构来支持另一方的双向限位机构的反作用力,这样可以将双向限位机构作为反作用力支持部。
[0208]第一限位机构1L和第二限位机构1R的楔形空间,配置于限位器主体30的中央部,且使间隙狭窄一侧相互对置,相反,也可以使楔形空间的间隙大的一侧相互对置,而配置于限位器主体的中央部。
[0209]在上述实例中,限制了向引导部件100的延伸方向双向的移动,但是可以仅利用单侧的单向限位机构,限制延伸方向的一方的移动。
【主权项】
1.一种辊,其是在导辊装置中使用的辊,该导辊装置具有: 第一引导部件,其具有圆弧状的引导面; 第二引导部件,其具有与所述第一引导部件的引导面对置、曲率半径大于所述第一引导部件的引导面,呈圆弧状的引导面; 所述辊,其以在轴向和圆周方向配置多个的状态,可自由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引导部件和所述第二引导部件的引导面之间;和辊保持部,其保持所述辊, 所述第一引导部件和所述第二引导部件借助所述辊,相对自由移动,其中, 所述辊的特征在于: 以辊中心轴线切断的截面形状包括: 相对于辊中心轴线以圆弧状向辊中心轴线侧呈凹形,与所述第一引导部件的引导面接触的中央凹面部;和 与所述中央凹面部的轴向端部侧连接,相对于辊中心轴线以圆弧状呈凸形,并与所述第二引导部件的引导面接触的端部凸面部, 设定与所述第一引导部件接触的所述中央凹面部在轴向中央位置处距辊中心轴线的半径,和与所述第二引导部件接触的所述端部凸面部在轴向中间位置处距辊中心轴线的半径相同。
2.一种导辊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引导部件,其具有圆弧状的引导面; 第二引导部件,其具有与所述第一引导部件的引导面对置、曲率半径大于所述第一引导部件的引导面,呈圆弧状的引导面; 所述辊,其以在轴向和圆周方向配置多个的状态,可自由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引导部件和所述第二引导部件的引导面之间;和辊保持部,其保持所述辊, 所述第一引导部件和所述第二引导部件借助所述辊,相对自由移动,其中, 所述辊以辊中心轴线切断的截面形状包括: 相对于辊中心轴线以圆弧状向辊中心轴线侧呈凹形,与所述第一引导部件的引导面接触的中央凹面部;和 与所述中央凹面部的轴向端部侧连接,相对于辊中心轴线以圆弧状呈凸形,并与所述第二引导部件的引导面接触的端部凸面部, 设定与所述第一引导部件接触的所述中央凹面部在轴向中央位置处距辊中心轴线的半径,和与所述第二引导部件接触的所述端部凸面部在轴向中间位置处距辊中心轴线的半径相同, 并且,所述辊被施加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辊装置,其特征在于, 令由通过所述辊中心轴线的平面切断中央凹面部后的圆弧形状为中央凹圆弧,则设定该中央凹圆弧到曲率中心的曲率半径略大于第一引导部件的引导面到曲率中心的曲率半径,并使所述中央凹圆弧的曲率中心离开第一引导部件的引导面的曲率中心规定距离,令两个端部凸面部由通过辊中心轴线的平面切断后的圆弧为两个端部凸圆弧,则该端部凸圆弧到曲率中心的曲率半径略小于所述第二引导部件的凹形的引导面到曲率中心的曲率半径, 所述端部凸圆弧的曲率中心,相对于通过第二引导部件的引导面的曲率中心且垂直于辊中心轴线的垂线偏移规定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导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辊保持部为圆筒状部件,所述辊可自由滚动地保持在设于所述辊保持部的保持孔中,由所述保持孔来保持各所述辊的外周面。
【专利摘要】提供一种直线限位器,其可利用简单的结构良好地使物体停止移动。其特征为具有:限位器主体,设置有与引导部件的表面之间形成向着引导部件的延伸方向的一方间隙逐渐变小的楔形空间的倾斜面,滚动体,其可自由滚动地设置于楔形空间,滚动体推压单元,其向挤入楔形空间的方向推压该滚动体,使滚动体与引导部件的表面和限位器主体的倾斜面压紧,和单向限位机构,其利用滚动体在楔形空间中的滚动接触产生的挤入效应,限制限位器主体相对于引导部件向楔形空间的大间隙一侧相对移动,并利用滚动体在楔形空间中的滑动接触,允许限位器主体相对于引导部件向楔形空间的小间隙一侧相对移动。
【IPC分类】F16C29-10
【公开号】CN104533944
【申请号】CN201410665688
【发明人】若生茂, 小宫吉一
【申请人】托克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0年12月28日
【公告号】CA2785680A1, CN102792037A, EP2520815A1, US8616343, US9016441, US9097303, US20130028546, US20140069748, US20140131145, WO2011081209A1